為加強虛擬通貨監管,台灣金管會正進行專法報告研究,預計月底送交金管會。虛擬通貨公會也在制定自律規範,可能於 9月底公布,規範包括與檢警調聯防機制,違規者可處 50 萬台幣違約金。
金管會漸進式監管,虛擬通貨專法逐步成形
行政院已指定金管會為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的虛擬資產主管機關,並採用漸進式監理模式。金管會於 2023 年第三季發布了指導原則,並督促業界於今年 6 月正式成立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 (VASP 公會)。目前,金管會正協助業界制定自律規範,並計畫最終朝向制定專法的方向前進。
自律規範重點:防詐、反洗錢、保護消費者
虛擬通貨公會的自律規範將鎖定防制洗錢、打擊詐騙、消費者保護及強化業者自身管理等四大重點,預計本月底完成規範草案並送交金管會核備,最快於今年第四季正式上路。這些規範旨在符合金管會對於阻詐、反洗錢及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要求。
為了加強消費者保護,規範將對業者在契約訂定、資訊揭露及廣告招攬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並要求制定消費爭議申訴處理程序。為了強化業者管理,規範亦要求業者建立資安措施、冷熱錢包私鑰管理制度,並將商品上下架審查納入內控機制。同時,規範也明定客戶資產與平台資產需分離保管,以配合洗錢防制法的相關要求。
VASP 業者納入檢警調聯防機制
為了防止虛擬通貨被詐騙集團利用,公會的自律規範也將納入檢警調聯防機制,並配合《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打詐專法)的要求。未來,虛擬通貨業者將與檢警調保持雙向溝通,若業者發現可疑詐騙行為,可主動提供情資;反之,檢警調若需業者協助調查,業者亦需配合。
違反自律規範最高罰 50 萬台幣
根據公會目前的研議,若業者違反自律規範,將面臨新台幣 5 萬元至 50 萬台幣不等的違約金。此外,公會還可能要求業者注意改善、糾正、警告、限期改善,甚至對從業人員進行適當處分,如停權或撤銷會員資格等。
專法報告本月底送交金管會,最快 2025 年成法
除了虛擬通貨公會自律規範預計於 9 月底完成外,金管會也將於 9 月底收到委外研究的專法報告,並計劃於年底前提出專法草案。該草案將依程序進行法規預告及公聽會,廣泛蒐集各界意見,並於 2025 年 6 月前報至行政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鏈新聞》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