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能買台北房!專家:買房6大職業驚見「幣圈人」,是你嗎?
台北房價高漲,但專家聲稱近期年輕人買房比例增加,尤其來自幣圈、自媒體與科技業。少數屋主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但交易仍存風險。專家比較買房與租房的財務差異,強調資產累積的重要性。

台灣年輕人買不起房?專家:業者透露買台北房比例變多
台灣房價長期上漲,處於發展中心的台北房價更是相當高昂。在薪水成長緩慢的狀況下,年輕人要買房被認為是難上加難。對於每坪房價動輒上百萬元的台北市,當建案傳出順銷時,總是讓人好奇客源從何而來。
《聯合新聞網》報導則指出,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顯示,目前台北市新建案平均成交價已突破每坪 120 萬。過去一般認為,能買得起台北市房子的人,不是 50 歲以上成功人士,就是富二代、靠爸族,但根據代銷反映,實際情況已有所改變。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近期透露,前陣子有幾位業者反映,最近一年多來,台北市靠自己買房的年輕人比例快速變多,部分案子成交占比可達 20% 至 40% 不等。
年輕買台北房者的6大職業有哪些?
根據何世昌的說法,這些自力買房的年輕人,大多不到四十歲,主要從事 6 種職業工作,包括少年股神、自媒體人士、虛擬幣圈(加密貨幣圈)、自行創業、科技業、做網購等,但傳統產業人士很少,「時代在變,致富的管道也在變。」
何世昌指出,雖然新聞上常看到報導年輕世代「躺平」、「精緻窮」等現象,但確實有不少年輕人力拚向上,只是他們並不走上一輩走過的尋常路。

幣圈人不只買房還賣房!台灣比特幣賣房案例
《加密城市》此前報導,2024 年有一間中壢 56.61 坪 2 樓雙戶房求售,標題還特別註明「接受比特幣支付」。
該屋齡 29 年的房屋開價新台幣 1,080 萬元,以當時1 $BTC=165 萬台幣來計算,約需 6.5 顆比特幣就能入手。
孟姓屋主對《加密城市》表示,之所以會接受加密貨幣支付,是因為本身就對區塊鏈領域有所涉獵。他認為透過增加比特幣支付選項,可能吸引一些「不缺幣」的幣圈大戶投資者,將比特幣配置到實體不動產上。
對此,陳建佑律師表示,比特幣在台灣法律上屬於「虛擬通貨」,是一種商品,只要買賣雙方同意,便可以透過以物易物的形式來交易房屋。
不過,由於目前台灣並沒有第三方機構提供把加密貨幣加入房屋交易履約保證的服務,因此除非一次付完款項,並且同時約在地政事務所辦妥移轉登記,否則交易過程中仍有風險。
延伸閱讀:
6.5顆比特幣就能買房!中壢56坪房求售,幫你問屋主在想什麼?
買房還是租房好?《蘋果仁》創辦人分享看法
雖然能買台北房的年輕人包含幣圈人,但對於收益普通、身份平凡的其他投資人來說,這輩子到底該買房還租房?專家有些看法。
《蘋果仁》創辦人呂哲宇(Joey Lu)此前分析買房與租房的差異。他假設一位每月有4萬元現金流、自備款 200 萬的民眾(以 20 年期、年利率 2% 計算,貸款能力為 800萬),可以買得起 1,000 萬的房子。
根據呂哲宇的試算,以房價長期上漲的前提來看,如果十年後房價上漲 50%,該房屋價值將達 1,500 萬元。扣除尚未還清的貸款 400 萬元,屋主賣掉房子後可獲得 1,100 萬元現金。
相較之下,如果選擇租房,每月繳交 16,000 元房租(以租金報酬率 2% 計算),剩餘資金以年化報酬率 5% 投資,十年後總資產約為 700 萬元,比買房少了 400 萬元。
不過呂哲宇也提醒,上述試算忽略了買賣房屋的相關成本,以及房價上漲後帶動的租金上漲,且過去的表現也不代表未來績效,建議民眾可依據個人情況調整數據重新試算。

不過,如果選擇一輩子租房,即使老年時可能會被房東趕走,但不一定只能流落街頭。呂哲宇指出,收費昂貴的養生村、買地上權或使用權建案都是解決方案,但前提時年輕時要盡可能累積資產,以應對老年的現金支出。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