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延續我在去年12月寫的文章,我們再開一篇文章來總結一下2023年發生了什麽,並展望一下2024年的未來。

延續我在去年12月寫的文章,我們再開一篇文章來總結一下2023年發生了什麽,並展望一下2024年的未來。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延續我在去年 12 月寫的文章,我們再開一篇文章來總結一下 2023 年發生了什麽,並展望一下 2024 年的未來。2023 年是一個從低開高走,二級市場不斷往上攀升的過程,但同時一級市場繼續冷清,給我的感覺是一級市場可能比 2022 年還要冷清。這可能來源於:

  1. 一級市場落後於二級市場半年左右,新的創業者還沒進場;
  2. 老的創業者不斷流逝(做 AI 去了);
  3. 新故事極度缺乏,目前市面上的故事大多都是老故事炒現飯。

整篇文章和去年一樣,分爲三個部分,主要講解今年看好的什麽被打臉了,明年看好什麽以及明年需要觀察什麽。

1. 今年看好的什麽被打臉了?

1.1 開發者工具-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相較於 2022 年同期,Crypto MAD 年減了 27%,但值得慶幸的是,相對於兩年前還是有 66% 的成長。受限於新開發者的減少以及舊項目的流失,今年開發者工具市場市場規模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另外,由於 AI 的一級市場在北美和中國市場實在是太好了,不少工程師選擇了加入 AI 掏金。

因此整體來看,今年的開發者工具市場規模出現了一定的下滑。這在 Alchemy 的一級半市場估值中有所體現——相對於 105 億美金的上輪估值,目前估值僅約 30 億美金。Consensys的 70 億美金估值,現在一級半也只有30億左右。但這個市場我們在 2024-2025 年還是有信心。

我們也看到了國內開發者工具數據的成長,例如 Chainbase 平台上去年的開發者人數爲 800,今年 12 月成長至 6,000。作爲開發者進入的最直接受益賽道,假如 24-25 年會是下一個牛市,那麽開發者工具賽道的增量在 24-25 年會非常顯著。而且我也相信,24-25 年會出現一系列的開發者工具的 MA 機會。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1.2 NFT-除了 PFP,它還可以是什麽?

傳統的 PFP 的故事已經很難讓大家買單了。下圖是 BAYC 的最近一兩年的價格走向。在 2022 年 YugaLabs 還推出了 APE+猴地的組合拳,讓市場 FOMO 一時。但今年的 NFT 市場非常冷清,大戶已經很難再來爲 NFT 支付幾萬幾十萬美金。此外 Azuki 也讓市場再寒心一波,今年推出的 AZuki Elemental 等也相當於直接複製貼上一鍵生成就開始印錢,很難感受到團隊的走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 NFT 市場還是有一些有趣的項目出現,例如小企鵝走 NFT+線下玩具的路線,確實獲得了北美市場的一致好評,讓我們看到了 PFP NFT的新路線。

可愛玩具誰不愛!《Pudgy Penguins》紅到進駐沃爾瑪,胖企鵝NFT出圈了?

雖然 NFT 今年處於熱度不斷下降的趨勢,但是我們也看到了 NFT 除了 PFP 以外的用途,例如實體+NFT 的商業價值(李甯、Adidas+猴子),品牌 Pass 卡(星巴克),歌劇、演唱會門票等。NFT 在明年後年可能會逐漸演變成傳統產業的一種「技術」。

2024 年 NFT 要捲土重來?專家:「這類型 NFT」可以提前佈局!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2. 明年看好什麽?

2.1 AI+Crypto——2B 還是 2C?

先擺一個有趣的觀點,假如 2024-2025 有牛市,我們將會看到一定量 2C 的遊戲、社交、C.AI、Chatbot 類 Web2 AI 項目走上 Web3 發幣的道路。這個觀點是來源於我們今年看到的不少 2C 的 AI 項目本身的同質化比較高,收入天花板相對不高,並且受限於現在算力成本逐漸高昂,利潤表很難打平,拿到了投資人的資金後,也要考慮退出的管道。

當收入、玩法、成長出現停滯後,其實發 Utility Token 增加玩法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點子,一方面發代幣拉盤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策略,其次也可以帶 Web2 的用戶進場(現在錢包和帳戶抽象的技術已經發展的不錯了),所以可能是一個 Web2、3 雙贏的方式。此外,這批 AI 2C 創業者也非常年輕,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也是有可能促成這一點的原因。

言歸正題,我把 Crypto+AI 簡單分成 2C 和 2B 兩類。2C 的類似 Myshell、NFprompt、Worldcoin 等,2B 的更多,例如 Modulus Labs、ChainML、EZKL、Questlab、Gensyn 等。2C 的 AI 産品不贅述,不管是遊戲還是 C.AI 類的産品在 Web2 都已經驗證了成功,在 Web3 中我們也看到了。

Myshell 類似的語音機器人社群正在蓬勃發展。因爲 Crypto+AI 還是早期,因此目前還是以 2B 爲主,例如服務項目方,給他們做鏈上 Agent;服務項目方和公司,來做 ZKML 驗證;服務 LLM、Text to Video 模型或者是 AI related 的公司,眾包做數據標註等等。

2B 的 AI 公司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尤其是數據和算力側,都是平台型業務-上遊是算力、數據標註的需求方(例如各種模型公司),中游是算力、數據標註的分發平台,下遊是各種大中小 C。區塊鏈透過獎勵機制將下遊的長尾散戶調度起來,但目前看下來,數據標註的調度更容易實現,團隊也 BD 到眾多大模型公司的標註單子。算力的調度很難,尤其是涉及大範圍的異構 GPU 調度。

我們在 2B 的眾多方向都看到了項目的茁壯成長,也期待各位 AI+Crypto 在明年業務和發幣的表現。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2.2 監管合規-機構進場了

監管合規是個永恆的主題,其實今年年底漲幅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大家對於貝萊德比特幣 ETF 的通過 Pricein,最近一個多月的漲幅就已經很好的證明了——「光是想像傳統資金能有一部分進場,就能有很大的成長」。

23 年初穩定幣市值 1,500 億美金,23 年 9 月是穩定幣近一、兩年最少的時候,市值 1,324 億美金,市場流出了近 180 億美金。但比特幣從 17,000 美金漲到了 26,000 美金,這意味著主流資金撤退,市場上的流動性從山寨土狗吸血到了比特幣。但在今年 9-12 月,穩定幣在 3 個月只流入了 40 億美金,比特幣就從 26,000 漲到了 44,000。

我們假設傳統資金進場的不多(畢竟傳統資金都覺得區塊鏈要騙局了,一級市場都沒怎麽投資了),那麽這部分錢就可能是幣圈老人+知道 ETF 的傳統資金老鼠倉拉盤。那麽比特幣 ETF 一旦通過,市場一年兩年再流入主流機構的 100 億美金 200 億美金,那麽 Crypto 能漲到多少?這裡的分析等到 2024 年年終總結再複盤。

有幾個主題我認爲是很好的監管合規相關:

  1. 穩定幣
  2. 交易所(OnChain、OffChain,especially for Perpetual)
  3. 資管。這部分不再贅述。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2.3 DePIN-如何用 Crypto 做分發?

最近看了很多有趣的項目,其中要屬 DePIN 最有趣。可以總結爲,XX+Crypto。XX 是主營業務,Crypto 是分發手段。例如 Helium 的主營業務是 WiFi,Crypto、Token 是分發手段;Hivemapper 的主營業務是用戶拿地圖數據餵給需要數據的供應商,但是利用 Crypto 來做分發;Questlab 的主營業務是幫助有數據需求的 AI 公司做數據標註,只不過是用 Crypto 來分發。爲什麽要用 Crypto 做分發?我認爲這和交易、炒幣的邏輯一樣,與其直接告訴用戶一年能賺 100 塊,不如給用戶一個覺得能賺錢的希望。而且用 Token 做結算手段能比現金更方便,尤其是在更廣泛的用戶的跨國結算上。

要做好一個 DePIN 項目,我分爲靈魂三大問。

第一大問是,上遊的真實需求有什麽問題?例如在 Helium 和 Helium mobile 中真實需求就是通訊數據很貴,而且訊號不好,鋪好 4G、5G 基地台要花很多錢,老美沒有一個中心化的大公司能做類似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去中心化的鋪開;數據標註是 AI 公司的真實需求,需要有人來幫忙解決數據標註的問題;渲染是真實的需求,所以需要閒置的 GPU 來做離線渲染;推理和訓練也是真實的 AI 需求,因此需要閒置算力爲 AI 公司服務。

第二大問是,如何接觸並且讓這些碎片化的資源能夠 Syndicate 起來,接到 DePIN 平台,來爲 B 端服務。快速地推 C 端在之前其實是很難得問題,在傳統的 Web2 生意中,例如電商,社區團購,打車等,本質都是燒 VC 的錢去做增長地推。但在 Web3 中,就變成了龐氏來做增長地推,社區靠龐氏(其實就是燒後面的人的錢)來替代燒 VC 的錢來做增長,這已經在 Axie、YGG、STEPN、Helium 等眾多案例中已經是成熟的模式。

此外,對於接觸下遊來說,越是簡單的産品,越容易接觸,例如在網上打遊戲 GameFi,跑步 STEPN,數據標註,裝個智能插座等都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如果要把一個原本人生沒有的東西來做推廣,例如在家裡裝個信號盒,就會相對難一些。

對於如何 Syndicate 下遊來對接上遊需求,有的是相對簡單用調度學的方式解決,比如離線渲染,數據標註,帶寬爬蟲等;但有一些複雜的上遊需求,比如異構 GPU 的調度推理、訓練等,就是很難實現的。

第三大問是,這是一個 Local 還是 Global 的生意?這方面就不多解釋了,Global 的生意觸達 B 和 C 的手段會更快,Local 的生意觸達會更慢,這就反映在最後能有多少用戶和多少需求,以及最後項目能做到多大。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3.明年觀察什麽?

3.1 GameFi、SocialFi?

首先要理解 Crypto 和 Yoken 市值,是一個很好的情緒放大器,也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行銷工具。

在 2022、2023 年我們看到了東西方都有很棒的團隊在下場做遊戲,例如東方有 Funplus、Xterio、Matr1x 等,西方也有 Big Time。再加上 12 月 22 日突發的網路遊戲意見稿,我相信這會(強迫)幫助東方的遊戲創業者出海。對於 Web3 Game 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多。我們很期待在 2024 年能否再次看到 Axie、STEPN 類的東方現象級別的遊戲産品。

我們之前討論過,社交産品可能不適宜做 Web3,因為爲社交網路在 Web2 已經非常固化,大家不需要重塑社交關系。但今年 Friend.tech給出了非常好的玩法,交易朋友的 Key,其實和 IEO 發銘文發資産沒什麽區別(都是盤子)。在 Web3 社交這塊我們還是持相對保守的態度。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3.2 Layer2-內憂外患

2022 年的 Infra 主題敘事就是 Modular blockchain,大家看好 Execution、Consensys、Settlement 和 DA 的可組合型。而且在 2020-2022 年,Layer2 的技術壁壘確實很高,所以Arbitrum、Optimism 以及幾大 ZK 項目的估值非常高。還記得 2021 年在分析 Layer2 時,我們覺得參考 Layer1 的發展,生態的先發優勢非常重要,因此會在 3-5 年先看好 OP Layer2,但後面由於技術迭代未來幾年還是看好 ZK Layer2。

但是技術的迭代似乎遠遠超出我們預期,OP Stack 可以一鍵發 OP Layer2;現在的 Rollup as a service 公司甚至能一鍵發 ZK Layer2,可組合性非常高,因此 Layer2 開發壁壘目前很低。22 年還只能說出 4 個 ZK Layer2,現在 23 年市場上至少有 10 多家 ZK Layer2,還有至少 5 家以上的 RaaS 公司,Layer2 的廝殺在 2024 年將會非常慘烈。甚至 Blur、Blast 還告訴 VC 以及散戶,NFT 市場不僅可以吸血鬼攻擊 OpenSea,還能攻擊其他 Layer2。

另外,現在還能存活的 EVM Competitor 都有一技之長,例如 Tron 做支付,BSC 做遊戲,Solana 有 DePIN。未來 Layer2 如何在內部廝殺中勝出,也如何在外部和 EVM Competitor 競爭,將會是非常非常殘酷的戰役。可能不弱於百團大戰,電商大戰,大模型大戰。

現在不再是 2020、2021 年,公鏈的技術壁壘已經低了許多。2024 年不再是公鏈主宰的環境,頭部 DApp 可以隨便挑頭部公鏈,但是頭部公鏈很難選擇頭部 DApp(除非砸錢)。目前公鏈驗證的生態路徑是:發揮自己的特長,走別人從來沒走過的路,不能複製貼上,只有發揮特長才能差異化競爭勝出。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3.3 比特幣生態-是價值回歸,還是泡沫?

首先我非常認可新加坡某位前輩的觀點:比特幣資金 1% 的溢出,都會造成一個巨大的生態,並且由於比特幣網絡卡頓,導致資金溢出的速度和效應會更大。

2023 年我們看到比特幣生態的狂歡,比特幣生態一年確實也走過了以太坊生態四年的老路。但是是否真的能做出獨特的生態,而不是復刻以太坊的老路(DeFi 三件套 + 預言機 + 發 Meme)?對於機構還需要觀察,對於個人可梭。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
 

今年市場主打一個觸底反彈,在今年 9 月 Token2049 結束的時候,我都感覺行業快完了,尤其是投完了一遍 AI+Crypto 後,都很難看到有意義的新故事了。但 10 月以後市場回暖,以漲服人又給大家帶回來了信心。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市場已經在 2022-2023 發生了太多的迭代,DeFi 市場中 DEX 從現貨逐漸過渡到了衍生品,並且機構越來越接受DeFi;遊戲市場中 Web2 大廠下海的開發者已經基本研發完畢,2024 年將開始發行;Layer2 已經攻克了很多技術難度,我們已經可以一鍵發 OP 和 ZK Layer2;AI+Crypto 也有很多市場可以來做,例如數據,算力;社交也出現了 Friend.tech;比特幣生態也有不少的開發者湧入;Solana 涅槃再生,DePIN 發展迅速。

2024 可能會比 2020、2021 的多頭市場更精彩。明年的文章再繼續更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2024 幣圈怎麼走?比特幣生態會變泡沫?研究員:最看好「3 大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