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再質押是去中心化資源管理方式,提高獎勵、安全性,但也帶來減持風險,對主網路可能有衝擊。EigenLayer、Pendle Finance等協議為質押者提供更多選擇。需謹慎研究和風險評估。

再質押是去中心化資源管理方式,提高獎勵、安全性,但也帶來減持風險,對主網路可能有衝擊。EigenLayer、Pendle Finance等協議為質押者提供更多選擇。需謹慎研究和風險評估。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一、什麼是再質押?

再質押(Restaking)是一個日益流行的論述,側重於資本效率,使用者可以在主區塊鏈和其它協議上質押相同的Token,一次性保護多個網路。再質押為使用者提供額外的獎勵,以確保額外的協議,作為承擔增加的懲罰風險的交換條件。

重點摘要:

  • 再質押允許使用者在主區塊鏈和其它協議上質押相同的 Token,一次性保護所有這些網路。
  • 儘管這增加了被懲罰的風險,但再質押者因承擔更多風險而獲得更高的質押獎勵。
  • 再質押是 EigenLayer 首創的一種去中心化質押的資源管理方法。該產業的協議使用 Liquid Restaking Tokens(LRT),這是質押 Token 的一種靈活版本,以一種對質押者、其它網路和再質押協議本身有益的方式提取更多價值。
  • 再質押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論述,許多項目正在探索如何最好地利用再質押資源或發揮作為再質押資源提供者的作用。
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圖源:CoinGecko

區塊鏈安全架構大致分為兩類:工作證明(PoW)和權益證明(PoS)。在 PoS 網路的情況下,通過一種稱為質押的過程,資產被承諾給網路的安全基礎設施。質押者將其資產鎖定在網路上的驗證節點上,網路的安全水準取決於活躍驗證者的數量、總流通 Token 中被質押的百分比以及這些 Token 在活躍驗證者之間的分布方式。

為了提高這些質押 Token 的效用,通常處於休眠狀態的 Token,再質押協議應運而生,以利用這些 Token。其中最知名的例子是 EigenLayer,它允許協議利用以太坊的信任網路,而無需建立自己的驗證器集。

顧名思義,「再質押」意味著在初始質押之後再次對資產進行質押。再質押使得已經質押的資產可以在另一個質押方案或平台上進行再次質押,提高了已質押資產的效用,並為持有者提供了額外的獎勵(儘管增加了被懲罰的風險)。

以以太坊為例來看。由於驗證者的密度和已質押資產在這些驗證者之間的分布,以太坊網路是最安全的 PoS 網路之一。然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已質押的以太幣在以太坊上處於休眠狀態,這催生了流動性質押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出現,其中已質押的以太幣被轉化為可以在 DeFi 中使用的流動性質押衍生 Token。此外,與需要 32 枚以太幣的本地質押不同,流動性質押衍生性金融商品沒有最低質押要求,使較小的持有者能夠從質押獎勵中受益。

再質押將這一步進一步推向前。再質押協議使其它去中心化協議能夠利用在以太坊上質押的資產來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為此目的而承包的驗證者和資產將根據租賃協議或平台的驗證者激勵條款獲得獎勵。驗證者和提名者質押者可以從父級以太坊網路以及他們被再質押到的網路或協議中獲得多重獎勵。具體運作方式如後。


二、再質押的工作原理

再質押允許使用者在主網路和其它協議上同時質押相同的 Token,一次性確保所有這些網路的安全性。有不同類型的再質押選項:


1. EigenLayer 上的本地再質押

僅對操作以太坊驗證節點的使用者開放。本地再質押通過一組智能合約進行操作,指導在驗證節點下質押的資產的管理,以及再質押協議提供的加密經濟安全性。希望將其設置承包給再質押計劃的驗證者將需要下載並運行再質押模塊所需的附加節點軟體。完成此步驟後,驗證者同意 EigenLayer 的再質押條款,包括額外的減持條件。


2. 流動性再質押

這種形式的再質押利用流動性質押 Token(LST)。在這裡,質押者將其資產與驗證者進行質押,並獲得代表其在驗證者處質押的 Token。然後,質押者繼續在再質押協議上質押 LST。截至目前,EigenLayer 上的流動性再質押存款目前已暫停。

一旦 Token 被存入再質押協議,使用者可以探索可用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以重新質押其 Token。在 EigenLayer 上,這些 DApps 被稱為主動驗證服務(AVSs),並且可以通過再質押獲得安全基礎設施。

在它們的節點中,驗證者和提名者質押者將根據被驗證的額外協議數量而獲得額外的獎勵。據 EigenLayer 稱,可以使用此類服務的系統包括數據可用性層、新虛擬機、看門人網路、預言機網路、跨鏈、門限密碼方案和受信任的執行環境。然而,截至目前,這些服務尚不可用於再質押。


三、再質押的好處

再質押將合並的資源轉化為可以根據需要和由多元系統租用的「靈活資產」。這帶來了幾個好處,例如:

  1. 提高質押者的獎勵:在撰寫本文時,以太坊對獨立質押資產提供 3.6% 的收益,而 LST 提供 3.08% 到 4.06% 的範圍。一旦在再質押協議上進行再質押,使用者將能夠根據其再質押策略獲得額外的獎勵,因為他們確保了額外的協議。
  2. 為新協議和網路提供冷啟動安全性:新的主動驗證服務(AVS),如數據層和 Layer2 網路,在發展足夠的安全系統方面臨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在早期階段。再質押使這些協議能夠加強其安全性,因為它們可以訪問更大的驗證者集。再質押還以一種經濟高效的方式實現了這一點,因為新網路將更少擔心提供其安全系統的基礎設施。
  3. 根據協議需求促進可擴展安全性:通過再質押服務,協議可以實現彈性安全性,根據網路需求進行縮放。由於有一個為安全性提供租用服務的現成服務,協議可以在要求條件下通過與再質押協議中的驗證者簽訂合約來增加其安全性,隨後在網路返回正常狀態時縮小。再次強調,這是一種成本效益高的網路安全性擴展方法。


四、再質押的潛在風險

再質押是一個新穎的概念,通過複雜的底層技術運作,雖然它提供了一些已經討論過的好處,但也對母網路、租賃網路和質押者提出了一些風險。其中一些潛在風險包括:

  1. 減持(Slashing):再質押條款包括為了增加獎勵而設定的額外減持條件。根據協議設置的條款,減持可能導致驗證者質押的資產損失相當比例。選擇參與的質押者承諾遵守合約規則,如果其行為惡意,將受到減持懲罰。
  2. 收益風險:雖然 EigenLayer 的理念是使協議能夠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但再質押者是受到他們所質押資產的協議獎勵系統激勵的。這意味著再質押者可能會選擇具有最高收益的協議,以最大化他們的報酬率。還存在這樣的擔憂,即投資人將再質押視為一種快速、容易槓桿的金融產品,潛在地影響 Layer1。
  3. 對 Layer1 的影響: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強調了再質押的一個風險,即協議在重大損失事件中依賴以太坊的社會共識進行分叉或重新組織,從而引發關於 Layer1 的規範版本的衝突。作為解決方案,EigenLayer 創辦人 Sreeram Kannan 認為重用以太坊的驗證器集的應用程式不應該由 Layer1 的社會共識救助。


五、值得關注的再質押協議

再質押是一個不斷崛起的論述,持有者正在探索再質押機會以最大化收益。以下是一些再質押產業的協議:


1. EigenLayer:在以太坊上進行再質押

EigenLaye r通過設計一個仲介軟體,將質押的以太幣轉化為商品,供其它協議租用以保障它們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安全性,實現了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加密經濟安全。

質押者可以將其本地以太坊 Token 或流動性質押 Token(LST)託管給 EigenLayer,為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主動驗證服務(AVSs)提供額外的安全服務,並從其資產再質押到的協議中獲得額外獎勵。

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圖源:CoinGecko

來自收益協議和驗證者的流動性質押 Token(LSTs),如 Ankr(ankrETH)、BN(wbETH)、Origin(oETH)、Lido(stETH)和 Coinbase(cbETH),可以在 Eigenlayer 的 Liquid Restaking 下進行再質押。選擇參與再質押計劃的驗證者同意 Eigenlayer 的條款,包括對違約的驗證者的額外減持條件。根據 Eigenlayer 的數據,在撰寫本文時,有超過 60 萬個本地和 LST 以太幣被質押到 Eigenlayer 的再質押協議中。

截至目前,EigenLayer 上尚未構建任何供再質押者保障的服務,因此再質押者目前獲得的是再質押積分。


2. Pendle Finance:向流動性提供者分發再質押收益

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圖源:CoinGecko

Pendle Finance 是一個專注於向流動性提供者分發再質押收益的平台。這意味著為平台提供流動性的個人可以獲得相應的再質押獎勵。該概念涉及允許使用者在平臺上對其 Token 進行再質押,而平臺則利用這些再質押的資產在各種協議上進行再質押。

流動性提供者通過向平台提供資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報酬率,他們將獲得由 Pendle Finance 生成的再質押獎勵的一部分。這種方法旨在激勵使用者為平臺提供流動性,從而提高整個生態系統的流動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Pendle Finance 是 DeFi 產業採用向流動性提供者分發再質押收益模式的平台之一,為使用者通過參與平台賺取獎勵提供了額外的途徑。


3. Renzo Protocol:EigenLayer 的策略管理器

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圖源:CoinGecko

Renzo 是 EigenLayer 的策略管理器,該協議幫助使用者管理他們在 EigenLayer 上的再質押策略。由於每個主動驗證服務(AVS)提供不同的獎勵和減持風險,隨著更多的 AVS 加入網路,使用者管理其再質押策略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Renzo 的 ezETH 是代表使用者再質押位置的流動性再質押 Token,使用者可以存入流動性質押 Token(stETH、rETH、cbETH)以換取 ezETH。通過將其流動性質押 Token 存入 Renzo,使用者可以規避 EigenLayer 上的流動性再質押限制,並獲得 EigenLayer 再質押積分。


4. Picasso:在 Solana 上進行再質押

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
圖源:CoinGecko

Picasso 聲稱將再質押引入 Solana 區塊鏈。截至目前,由於 EigenLayer,再質押協議僅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可用,然而,Picasso 希望在 Solana 網路上部署類似的解決方案。該再質押協議將為 Trustless 的 IBC 連接提供動力,因為驗證者將利用這一加密經濟安全性來支持可互通性協議。

據該項目稱,它將採用類似 Eigenlayer 目前使用的流動性再質押的方法。根據 Picasso 的說法,像 Marinade Staked Solana(mSOL)和 jitoSOL 這樣的 LST Token 將被再質押合約接受,除了本地 SolanaToken 和網路上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如ORCA)的 LP Token。質押者可以通過 Trustless 提供的門戶將其資產託管到協議中,並根據 IBC 互通性協議規定的獎勵規格獲得額外的收益。


六、總結

再質押的目標很簡單:為質押者和其它協議提供更多價值,包括再質押資源提供者本身。在有這樣的技術之前,質押的資產被鎖定並致力於單一協議中的單一目標。再質押改變了這一狀況,實際上是一種資本高效的資源管理技術。質押者通過單一質押提供更多服務,並因此獲得更多獎勵,因為再質押協議將質押的資產轉化為可以用於其它有益企業的靈活資產。對於 PoS 質押的資產,再質押通過將 PoS 安全層變成一種「商品」,追求跨多個協議的改進安全性。這是指其它協議和網路可以借用這一設施來發展或加強它們的安全性。隨著這個理念的不斷完善,我們可能會看到通過再質押協議獲得更多激動人心的質押資產應用。

話雖如此,理解任何再質押協議的機制以及這些基本原理對質押者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質押者還應該明白這個概念仍處於早期階段,論述仍在發展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並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再質押是什麼?運作原理、潛在風險介紹,「4 大項目」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