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敘事要起飛?EVM 生態「4 大再質押項目」值得關注!
金融 2024.01.10
流動性再質押(LRT)是一種以太坊外的再質押方式,提供更高的收益機會。不同項目如Babylon、LiNEAR、Picasso和Polygon也提供了多鏈質押,擴展加密貨幣生態。

再質押正在擴展到以太坊之外。
基於流動性質押衍生出的再質押(Re-Staking),對以太坊來說是維護了更多安全,對投資來說是要找更多收益。如今,該賽道逐漸從流動性質押代幣(LST)演化出了套娃版本——流動性再質押代幣(LRT)。
從原理上來說,LRT 實際上類似於一種再質押憑證。將以太幣通過流動性質押換出 LST,LST 就是一個證明「我確實質押了以太幣」的再質押憑證,將 LST 通過再質押換出一個新的再質押憑證,用於證明「我確實再質押了 LST」,但從始至終,原始資產只有以太幣本身。
簡單地說就是,質押以太幣得到 LST,第二次質押 LST 得到 LRT,不斷重復套娃,稱為再質押。你可以拿 LRT 去做更多的金融操作,例如再質押和借貸等,每多質押一次,就多了一層用流動性博取收益的機會。
近期,一些 LRT 概念相關的代幣們已經迎來了不錯的漲幅,除了不斷翻倍的 Restake Finance($RSTK)外,已發幣但低市值的項目還有如基於 EigenLayer 以 $rsETH 構建了的 LRT 解決方案 KelpDAO。
未發幣項目有如 Swell、ether.fi、Renzo、融資 550 萬美元的 Puffer Finance、主打多鏈 Restaking 的 exocore、甚至還有服務於 Staked 和 Restaked 資產的借貸平台 Ion Protocol 和 Astrid 等項目。
雖然,目前最常見的再質押方式就是將質押以太坊獲得的 LST 再質押進 EigenLayer 獲得 LRT,但其餘生態也在向再質押賽道進攻,如比特幣質押協議 Babylon、Solana 生態 Picasso 等。本文將梳理以太坊外的再質押項目。
1.Babylon
12 月 7 日,比特幣質押協議 Babylon 完成 1,800 萬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Hack VC 領投,Framework Ventures、ABCDE Capital、IOSG Ventures、Polygon Ventures 和 OKX Ventures 參投。
Babylon 將比特幣作為經濟安全代幣進行質押,用於使用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的區塊鏈。通常,權益證明鏈使用其本地代幣進行質押,例如以太坊網路使用以太幣進行安全性保障,這可能會損害在本地代幣不受歡迎的鏈上的安全性。Babylon 的權益證明服務將比特幣用於除了作為價值儲存之外的用途。
Babylon 於今年 1 月進入測試網,目前在其測試網上已整合了 39 條鏈,且即將推出可擴展的再質押(Scalable restaking)。

Babylon 是比特幣生態的頭部項目,也是比特幣最大的質押基礎設施。Babylon 起源於一篇關於比特幣安全性的研究論文,這是由聯合創辦人 David Tse、Fisher Yu 和 EigenLayer 的創辦人 Sreeram Kannan 以及其它合著者共同撰寫的原創科研成果。
Babylon 的比特幣質押協議採用遠程質押方法,通過密碼學、共識協議創新和優化使用比特幣腳本語言的方式克服了智能合約的缺失。Babylon 的質押協議可以允許比特幣持有者在無需跨鏈到 PoS 鏈的情況下,可信地質押比特幣,並為該鏈提供完整的可削減安全性保證,消除了對已質押比特幣進行跨鏈、封裝、託管的需求。
Babylon 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其比特幣時間戳協議。它將其它區塊鏈的事件時間戳到比特幣上,使這些事件能夠像比特幣交易一樣享受比特幣的時間戳。這有效地借用了比特幣作為時間戳伺服器的安全性。比特幣時間戳協議實現了快速權益解綁、可組合的信任、降低安全成本,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比特幣持有者的流動性。協議被設計成模塊化插件,可用於多種不同的 PoS 共識演算法之上,並提供了可構建重置協議的基礎。

作為比特幣生態項目,Babylon 將會拓展一個以比特幣為中心的生態世界,解鎖 2,100 萬枚比特幣的收益價值,把比特幣的安全性擴展保護更多的 PoS 去中心化世界。由於再質押,比特幣將不僅僅是硬通貨,而且將成為一種生產性資產。
目前,第一階段質押已經結束,感興趣的使用者可以繼續關注第二階段的更新。Babylon 希望在比特幣的「減半」前推出主網,主網的部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Babylon 測試網的安全審計結果。
2.LiNEAR
LiNEAR 是 Near Protocol 上的流動性質押協議。NEAR 主網於 2020 年 8 月上線,是一個分片的、權益證明的 Layer1。其設計的核心是分片概念,該過程將網路的基礎設施分成幾個部分,以便節點只需處理網路交易的一小部分。
LiNEAR 關鍵優勢在於能夠自動監控和調整驗證人委託,保證整體收益率有競爭力且穩定,目前年化率 8.35%,是 Near 中最高的。
對於 LiNEAR 的再質押玩法,涉及到 $NEAR、$LiNEAR 以及 $bLiNEAR 三種代幣。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充分參與 LiNEAR 的決策並影響其發展,LiNEAR 正在推出 LiNEAR 協議的治理代幣 $LNR。
使用者質押 $NEAR 即可獲得 $LiNEAR,可進一步用於 NEAR、Aurora 生態中的各種 DeFi 協議,顯著提高 $NEAR 質押者的資金效率。$bLiNEAR 是 LiNEAR 推出的流動性再質押衍生性金融商品代幣,使用者將 $NEAR 存入 $bLiNEAR 質押池後會收到 $bLiNEAR,代表使用者再質押了 $NEAR。
$bLiNEAR 可在任何 DeFi 協議中用於額外的金融活動,例如再質押借貸或提供流動性。$bLiNEAR 的一個顯著優勢是它可以快速兌換回 $NEAR,避免了典型的漫長的解綁和延遲的解押期。
而作為協議的治理代幣,使用者可以將 $LNR 存入保險基金,質押者收到 $sLNR 作為其基金市佔率的代表。$sLNR 持有者有權設定 $LiNEAR 和 $bLiNEAR 質押池的費率、管理授權策略並監督協議金庫,並能夠獲得協議協議收入的一部分,該收入隨著生態系的發展而增加。新的$LNR 代幣將定期引入保險基金,促進$bLiNEAR 相關的流動性並加強治理。
目前,LiNEAR 正在為現有 $LiNEAR 使用者和早期 $bLiNEAR 採用者準備 $LNR 空投活動。使用者能夠在特定日期之前鎖定 $NEAR,並在到期前享受 LiNEAR 協議的質押收入,到期後將自動收到 $bLiNEAR。到期前鎖定得越早,$LNR 空投金額就越大。
除了 LiNEAR 外,針對 Near Protocol 的再質押項目還有 Octopus Network。
12 月 17 日,Octopus Network 推出第一條 Cosmos SDK 應用鏈 Ottochain,意味著其創新提出的 NEAR Restaking 的共享安全服務和 NEAR-IBC 的跨鏈服務正在穩定運行,Octopus 2.0 主網正式上線。據悉,Octopus 2.0 新增了 NEAR Restaking 機制。
在 Octopus 2.0 中,$NEAR 持有者可將其代幣再質押給 Near 協議,或再質押給 Ottochain 以及更多的應用鏈。因此,除了獲得$NEAR 的質押獎勵外,還可以通過再質押獲得由 Ottochain 分配的 $OCT 額外獎勵。但與 LiNEAR 不同,將 $NEAR 再質押到 Octopus 無法提供 LRT,即質押的 $NEAR 無法進一步在 DeFi 中使用。
3.Picasso
Picasso Network 旨在支持多個 Layer1,主要促進 Polkadot、Kusama 和 Cosmos 等生態系間的跨生態系區塊鏈通訊(IBC),並擴展到其它網路如以太坊 和 Solana。但是,該項目目前瞄准了 Solana 生態上流動性再質押賽道的空白,試圖通過 IBC 能力讓 Solana 生態實現再質押。
Picasso 剛剛推出了 LST $DOT、$lsDOT 將用於再質押以確保安全。具體執行上,Picasso 正在推出一個 Restaking Vault 計劃,類似於 Solana 上的 EigenLayer。其實現的方式大致如下:
- 通過 Picasso 的 Solana<>IBC 連接,提供一個面向 Solana 的驗證器;
- 使用者可以將 Solana 流動性質押項目(如 Marinade、Jito、Orca、Blaze) 上的 mSOL、jSOL、Orca LP、bSOL 等 LST 代幣再質押到驗證器中;
- 在保護網路安全的同時,賺取再質押收益。
一個潛在的機會點是,Solana 的流動性質押率不及以太幣,數據顯示大概仍有 8% 左右的 $SOL 未被質押,這在利好流動性質押的同時,也利好流動性再質押。
鑒於 Solana 的流動性質押項目之前迎來過普漲,以太坊的再質押敘事如果抬頭,市場資金或許也會同樣再一次外溢到 Solana 的相同敘事上。
4.Layerless
Layerless 是由 EigenLayer 和 LayerZero 支持的 Omnichain Liquid Restake 協議。在理解 Layerless 之前,先簡單介紹下 Omnichain 的資產。
Omnichain 是基於 LayerZero 構建的多鏈應用,能夠將底層的多鏈架構與應用層的統一產品分離開來,使得終端使用者可以不再考慮複雜的不同公鏈間的差異,只需將整個區塊鏈生態視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在 Omnichain 生態中,使用者持有的資產將更加統一、更加安全,同時也將具有對區塊鏈產品極為重要的可組合性。
Omnichain 上的資產根據 Token 是否同質化,可以分為 Omnichain Fungible Token(OFT)與 Omnichain Non-Fungible Token(ONFT)兩類。
Layerless 正在創建 Omnichain 再質押代幣(ORT)。當使用者將 LST(例如 stETH、cbETH 或 rETH)存入 EigenLayer 時,會收到一個 ORT(Omnichain Restaked Token),它代表您的 EigenLayer 市佔率,使其具有流動性、可組合性並可在 DeFi 協議中使用。
Layerless 使用 LayerZero OFT(Omnichain Fungible Token)標準使這些 ORT 代幣可以在許多鏈上使用。在以太坊之外可以找到很多 EigenLayer 再質押代幣的應用,如 Layer2 Arbitrum、Optimism、Base、Metis、zkSync、Linea 等。
目前,Layerless 計劃在第一季度推出測試網。
「神聖再質押」
在 Polygon 2.0 中,$POL 被質押在質押中心,可以再質押 $POL 以驗證網路上任意數量的鏈,這種方法被稱為「神聖(enshrined)再質押」。$POL 本身可以用於質押任意數量的鏈並參與任意數量的角色。這可以讓質押者以相同的質押資本獲得更高的報酬率。
$POL 是 $MATIC 的大規模技術升級,從協議的角度來看,$POL 只能替代 $MATIC。最初,Polygon 創辦人和研究人員為了改善 Polygon 的基礎設施並將其轉變為網路的價值層,引入了重新設計的 Polygon 協議架構,其中就包括了新代幣 $POL。
$POL 被描述為新一代代幣。簡單地說,比特幣是第一代代幣,儘管它對比特幣協議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是一種非生產性資產,既不賦予其持有者在協議中的任何作用,也不給予其履行這種作用的激勵。以太幣對此進行了改進,建立了第二代原生協議資產——生產性代幣。
生產性代幣使其持有者能夠成為各自協議中的驗證者,執行有用的工作並因此獲得獎勵。Polygon 的 $POL 在這個方向上邁出了下一步,推出了第三代原生資產——超生產力代幣。與生產性代幣類似,$POL 使其持有者能夠成為驗證者並獲得獎勵,但有兩個改進:驗證者可以驗證多個鏈,每個鏈都可以為驗證者提供多種角色(以及相應的獎勵)。
$POL 提供多鏈質押的好處,而不會增加再質押的風險。通過 Polygon 2.0 提案,Polygon 生態系將從單鏈擴展到可以輕鬆互操作並共享流動性的 Layer2 生態系
例如,Polygon POS 將成為 Polygon zk 支持的 Layer2 網路中的 Layer2。驗證器可以保護集線器的安全,運行證明器來生成證明,並作為排序器批量處理交易。驗證者可以扮演的角色數量和可驗證的鏈數量的增加需要新的代幣設計來為網路提供動力。
$POL 的效用圍繞驗證者展開,其目標是協調和激勵他們執行有用的工作。驗證者需要質押 $POL 才能加入驗證者集。一旦驗證者質押 POL,他們就會進入驗證者池並有資格訂閱以驗證任何 Polygon 鏈。作為執行這項有用工作的報酬率,驗證者可以建立至少三個激勵流:
- 協議獎勵:質押協議持續發出預定義數量的 $POL,並將其分發給所有活躍驗證者作為基礎協議獎勵。這些獎勵將取代 Polygon 驗證者目前收到的 $MATIC 協議獎勵。
- 交易費用:如上所述,驗證者可以驗證任意數量的鏈,並且他們通常從所有這些鏈中收取交易費用。
- 額外獎勵:為了吸引更多驗證者,一些 Polygon 鏈可以選擇引入額外獎勵。這些獎勵可以是任何代幣,包括但不限於 $POL、穩定幣或這些 Polygon 鏈的原生代幣。
說到驗證者激勵,需要注意的是,Polygon 中的驗證概念比通常的狹義定義更廣泛。這進一步提高了驗證者角色的價值主張——除了驗證多個鏈之外,驗證者還可以在單個鏈上執行多個角色。這些角色包括:
- 狹義驗證,即接受交易和生成區塊;
- 生成零知識證明;
- 參與 DAC(數據可用性委員會)以及任何 Polygon 鏈上的任何其它有用工作。

據官方介紹,從 $MATIC 升級到 $POL 需要將 $MATIC 發送到升級智能合約,該合約將自動返回等量的 $POL。代幣持有者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升級,例如 4 年或更長。如果社群達成共識支持該提案,遷移可能會在幾個月內開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律動 Blockbeats》
- 原文作者:Luccy, Blockbeats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