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是什麼?最完整的智能合約應用範例整理

智能合約是一種可以自動執行的區塊鏈合約,雙方協議內容先寫到電腦程式中,一旦滿足條件時就會自動執行,可以應用在金融、保險、供應鏈管理上。

icon
AI 文章總結
閱讀
智能合約是一種可以自動執行的區塊鏈合約,雙方協議內容先寫到電腦程式中,一旦滿足條件時就會自動執行,可以應用在金融、保險、供應鏈管理上。智能合約是什麼?最完整的智能合約應用範例整理

智能合約一詞其實由來已久,不過直到近年區塊鏈技術與環境成熟時,才讓智能合約的應用愈來愈廣泛。


智能合約是什麼?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s)是儲存在區塊鏈上的數位協議,當預定條件滿足時,會自動執行,這些合約的條款以程式碼形式編寫,透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網絡,確保執行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你可以理解為智能合約的使用者,會將智能合約內容自動儲存在區塊鏈上,一旦滿足特定條件後就會自動執行。

身為全球最知名的公共區塊鏈平台之一的以太坊指出,過去的傳統合約需要有可信賴的第三方來執行,智能合約便可以改變過去這類模式,讓交易可以更有效率,而且不需要中介單位。

智能合約由於具備自動執行的特性,因此可應用在許多領域,也可以視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的核心。也有人會把智能合約比擬為「數位的自動販賣機」,就好比平常在自動販賣機的購買經驗,挑選商品並投入足額金錢後,機器就會自動選出商品並完成購買流程。


智能合約圖解:快速理解智能合約的運作流程

智能合約遵循「如果...那麼...」的邏輯語句,當特定條件被滿足並經過驗證後,網絡中的節點會自動執行相應的操作。這種自動化流程消除了對中介機構的需求,提高了交易效率。

假設有一個智能合約,使用在自動化房地產交易:

  1. 賣家和買家在合約中設置條件:買家支付一定數額的加密貨幣,賣家轉讓房產所有權。
  2. 當買家付款後,智能合約會自動驗證付款狀況並在區塊鏈上記錄交易。
  3. 一旦付款確認,智能合約會自動把房產所有權轉移給買家,並通知相關利害關係人完成交易。

從整個交易過程中可以看出,智能合約如何透過程式碼自動執行,去除交易中的第三方中介,提高流程效率。

 

智能合約運作範例
圖源:《加密城市》製圖 智能合約運作範例

 

以概念上來看,智能合約最基本的應用就是涵蓋兩方交易、貨品買賣等,其他延伸應用則包含金融、供應鏈管理、房地產等領域​。


智能合約與傳統合約的差別為何?

智能合約與傳統合約之間有許多顯著的差異。首先,智能合約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位協議,它透過程式碼自動執行合約條款。傳統合約則是書面或口頭的法律文件,需要人類干預來確保其執行。

兩者之間的差異,加密導師幫大家整理如下:

智能合約與傳統合約的差別
圖源:《加密城市》製圖 智能合約與傳統合約的差別

 

比較項目智能合約傳統合約
技術架構基於區塊鏈技術,使用智能合約程式碼(如 Solidity)來執行交易以法律條款撰寫的合約文件,可能是書面或電子合約
執行方式自動執行,滿足條件後,區塊鏈節點會自動執行交易依賴第三方(律師、法院、公證人)來監督執行
透明度與篡改性完全透明,所有合約內容與交易記錄儲存在區塊鏈上,無法被篡改可能受人為操控,如偽造文件或合約變更
安全性加密技術保障,交易記錄無法竄改,且透過共識機制確保執行正確受法律規範,但仍可能受到違約風險、資料竄改或詐欺
執行速度即時執行,合約條件滿足後會自動進行,不需要人為介入需要人為審查與簽署,可能需要數天到數周才能執行
成本低成本,減少律師、公證人或其他第三方機構的費用高成本,涉及律師費、公證費、仲裁費等
適用場景適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供應鏈管理、數位資產交易等需要高度自動化的領域適用於需要人為判斷的合約,如複雜商業協議、法律訴訟等
靈活性與修改一旦部署無法修改,所有條款皆須提前設計完善可由雙方協商修改,但需簽訂修正協議

簡單來說,智能合約通過自動化、透明化和去中心化,提供了一種更高效、更安全的合約管理方式。相較之下,傳統合約依賴於人類的參與和監管,更易受時間和成本的限制。這些差異使得智能合約在許多產業中成為傳統合約的強大替代方案。


智能合約的運作特性

知名財經網站 Investopedia 就分析,智能合約的運作有以下幾種特性:


1. 合約條款程式化與自動化執行

從內容與條款,到什麼情況下會直接執行,智能合約都會將這些條件直接寫到程式中,因此主要是由程式碼定義出各種規範,例如「如果條件 A 成立,就會執行動作 B」,這些條件寫到程式碼後就無法更改​,而滿足條件時,智能合約也會自動執行後續程序,像是所有權轉移、付款等等。


2. 去中心化的執行環境

智能合約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運作,因此沒有單一的機構可以任意修改條件。區塊鏈上的每個節點都保存合約的副本,並參與驗證和執行​​。


3. 透明和不可任意篡改

智能合約執行細節和過程都會記錄在,以加密技術為基礎的區塊鏈上,這些記錄可以公開查詢,且一經記錄後就無法更改,因此確保合約執行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 節點共識機制

智能合約的執行依賴區塊鏈網絡中的節點共識機制。每當有新交易或操作時,網絡中的多個節點需要達成共識,確認操作的有效性,然後再記錄到區塊鏈上。


智能合約的優缺點是什麼?

智能合約作為一種去中心化、自動執行的協議,在許多領域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和實用性。然而,像任何新興技術一樣,智能合約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問題。

加密城市接著整理,智能合約的主要優點和缺點:


智能合約的優點

  • 透明度:智能合約運作在區塊鏈上,相關交易細節都會公開記錄,提供任何人查詢,這類特性有助於增加雙方間的信任。
  • 成本效益:智能合約不需要交易的中介單位像是銀行、律師或公證人的需求,因此有望減少交易成本。
  • 速度:因為智能合約在達成條件時就會自動執行,時間上非常即時,可加快作業流程。
  • 安全性:區塊鏈的加密算法讓智能合約非常難以被篡改,從而提高了合作與相關細節的安全性。
  • 自動化:智能合約在達到預定條件時就會自動執行,減少人為錯誤並提高效率​。


智能合約的缺點

  1. 技術複雜:打造智能合約需要專業的程式碼知識,這對於缺乏相關技術者來說也會是一個挑戰門檻。
  2. 擴展性問題:部分區塊鏈平台可能在擴展性上存有問題,這可能導致交易高峰期間的交易速度變慢與成本上升​。
  3. 法律認可:智能合約目前尚未被所有法律體系認可,因此如果有法律糾紛,可能產生不確定性​。
  4. 不可逆性:一旦部署,智能合約便無法更改,且交易不可逆,這意味著如果程式碼出現錯誤或漏洞,可能會產生永久性後果。
  5. 功能限制:智能合約會受到區塊鏈運作能力的限制,可能不適用在複雜或者多階段的合約​ 。


智能合約怎麼來的?智能合約的歷史與發展

智能合約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 1990 年代,被視為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改變過去傳統合約的概念。致力於區塊鏈應用發展的Pontem不僅指出智能合約就是透過自動執行方式來執行相關條件,也進一步整理智能合約的演進歷史


智能合約的起源

智能合約的概念最早並非起源於區塊鏈,而是由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尼克・薩博(Nick Szabo)在 1994 年提出概念。他在論文中描述「智能合約」為一種數位協議,利用數學演算法,在滿足特定條件時就會自動執行後續交易,不過,當時因為缺乏技術環境,智能合約概念並未引起廣泛討論。


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出現

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 2008 年推出比特幣,這是第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本身雖然並不支持智能合約,但底層的區塊鏈技術為智能合約的實現奠定基礎​。


以太坊和智能合約的實現

智能合約的重大技術突破,主要跟 2015 年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創建以太坊有關,提供了支持智能合約運作的去中心化平台。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允許開發者編寫並部署自動執行的程式碼,程式碼在滿足特定條件時,就會會自動執行交易​。

智能合約雖然具備許多優勢,但因為是奠基在程式碼上,同樣面臨一些挑戰,像是程式碼如果出現漏洞以及法律監管不明確等風險。不過,隨著技術蓬勃發展以及法規陸續完善,智能合約未來也有望應用在更多領域。


智能合約應用範例:如何改變各大產業?

智能合約透過自動執行、去中心化、透明的特性,已在多個產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其無需中介、降低成本、高度自動化的特性,使其廣泛應用於金融、供應鏈、房地產、醫療保健、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治理等領域


1. 金融服務與 DeFi(去中心化金融

  • 去中心化借貸

在傳統銀行借貸體系中,借款人必須提交資產證明,經由銀行審核後,才能獲得貸款。但在 DeFi 平台,如 Aave、Compound、MakerDAO,用戶可以透過智能合約將加密貨幣抵押在平台上,立即獲得貸款,無需銀行審核。當用戶償還貸款後,智能合約會自動解除抵押。

應用案例:Aave提供無需信用審查的去中心化借貸,允許用戶存入資產並賺取利息;MakerDAO則是允許用戶抵押 ETH 來生成 DAI 穩定幣,作為去中心化貸款。

  •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傳統交易所(如 Binance、Coinbase)由中心化機構管理,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如 Uniswap、SushiSwap 透過智能合約來實現點對點交易。用戶可以直接在 DEX 上交換資產,無需透過第三方託管資金。

應用案例:有Uniswap基於自動做市商(AMM)機制,透過智能合約撮合交易,提高市場流動性。SushiSwap則是讓用戶可將資產存入智能合約,提供流動性以獲取交易費收益。

  • 去中心化保險

傳統保險公司可能因流程冗長、理賠審核不透明而影響使用者體驗。智能合約能夠根據條件自動執行保險理賠,減少審核時間,提高效率。

應用案例:Nexus Mutual讓用戶可參與風險池,當特定事件(如智能合約攻擊)發生時,智能合約會自動執行賠付。


2. 供應鏈管理

  • 自動化付款與物流追蹤

傳統供應鏈中,供應商、物流公司、零售商需要透過銀行、支付網關和紙本合約來確保貨物流動與付款,流程冗長且易受詐騙影響。透過智能合約,可實現自動支付、物流追蹤與驗證,確保每個交易環節的真實性。

應用案例如IBM Food Trust:使用智能合約來追蹤食品供應鏈,確保食品從農場到超市的可追溯性。區塊鏈供應鏈平台VeChain,使用智能合約驗證產品真偽,防止假貨流入市場。

  • 智慧物流管理

物流公司可透過智能合約確保貨物送達時自動觸發支付,減少交易糾紛。例如,當智能合約偵測到貨物已抵達指定地點,並經 IoT 物聯網設備驗證,智能合約即可自動釋放付款

FedEx 正在研究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以提升物流數據透明度並減少延遲支付問題。


3. 房地產與不動產交易

  • 無需中介的房產交易

房地產交易通常涉及房仲、銀行、律師等中介,導致成本增加與交易時間延長。透過智能合約,房產轉讓可以自動執行,降低交易風險,提高透明度。例如,當買方支付資金後,智能合約會自動將房產所有權轉移至買家。

基於區塊鏈的房地產交易平台Propy,透過智能合約處理房屋買賣,確保交易透明度。

  • 智能租賃合約

租賃合約可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例如:

  1. 當租客支付租金後,智能合約自動向房東轉帳。
  2. 若租客違約,智能合約可自動扣除押金。
  3. 當租期結束,若無糾紛,系統自動退還押金。


4. 醫療與健康記錄管理

  • 病歷與醫療數據上鏈

目前,醫療機構間的病歷記錄分散,導致病人換醫院時無法快速獲取病史。智能合約可將醫療記錄上鏈,並允許患者授權特定醫療機構存取,確保數據隱私與完整性

應用案例如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健康紀錄平台MedRec,透過智能合約管理病人數據。

  • 智慧健康保險

透過智能合約,保險公司可根據患者的健康數據自動計算保費,或根據醫療機構提供的數據自動執行賠付。

像是Lemonade Insurance的智能合約保險,根據條件自動處理理賠。


5. 知識產權保護與版權管理

  • 智慧版權交易

智能合約可用於自動化版權管理,確保創作者獲得公平報酬。例如,當音樂作品在串流平台播放時,智能合約可自動分配收益給創作者。

基於區塊鏈的音樂平台Audius,就允許音樂創作者透過智能合約獲取版稅。

NFT(非同質化代幣)允許數位藝術品、遊戲資產、虛擬土地等資產確保唯一性,透過智能合約確保交易透明。

OpenSea是全球最大的 NFT 市場,透過智能合約確保 NFT 交易安全。


6. 投票與政府治理

  • 去中心化電子投票

傳統投票系統容易遭受舞弊與黑箱作業,智能合約可確保選票不可篡改,並自動計算結果,提高選舉的透明度與效率。

投票系統Follow My Vote,確保投票結果透明且無法偽造。

許多區塊鏈專案透過 DAO 來管理社群決策,持有治理代幣的用戶可以透過智能合約投票,影響項目發展。

MakerDAO社群可透過智能合約投票來調整 DAI 穩定幣的機制與利率。


智能合約詐騙要注意

隨著智能合約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不法分子也開始利用這一新興技術進行詐騙活動。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自動執行特性雖然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加密城市接著列出近期,關於智能合約詐騙的相關新聞:

智能合約常見問題解答

什麼是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一套自動執行的程式,會把協議條款內容直接寫到程式碼中。這些合約儲存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讓雙方在不需要中介單位(如律師)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交易。

智能合約如何工作?

智能合約的運作方式,主要是一開使就把協議條件嵌入程式碼,一旦符合預定條件時,智能合約就會自動執行相應的合約內容,不需要人為再去操作或干預​​。

智能合約有哪些應用?

智能合約可以應用在許多領域,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借貸、保險以及供應鏈管理等。

使用智能合約的優點是什麼?

・效率提高: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減少人為操作,也節省所需的時間成本。 ・安全性增強:由於區塊鏈的加密性和防篡改特性,增加智能合約的安全性。 ・透明性和信任度:交易都會記錄在區塊鏈上,參與方都可以查看相關內容,有助於增加彼此的信任度。

智能合約面臨哪些挑戰?

智能合約在許多國家司法體系的認定仍不明確,加上如果有違約狀況仍可能需要實體處理,因此可能造成法律執行上的不確定性。 同時,智能合約內容如果有程式碼錯誤或是資安漏洞,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後續如何賠償等也可能產生疑義。

智能合約是否需要支付費用?

在許多區塊鏈平台如以太坊上,執行智能合約需要支付 Gas 費用,這些費用主要是支付給處理交易的礦工。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智能合約是什麼?最完整的智能合約應用範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