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幣事件延燒!台灣 VASP 公會籌備小組:ACE 現任負責人暫退籌備工作
台灣加密貨幣詐騙事件,前ACE交易所負責人潘奕彰涉案。台北檢方聲押禁見潘奕彰及高層,調查資金流向。類似傳銷幣詐騙案多,以社交媒體誘騙投資人。VASP公會籌備小組強調自律規範重要。

ACE 前負責人聲押禁見
昨晚震驚台灣的詐騙事件,引發許多網友紛紛詢問「ACE 王牌交易所」還能用嗎?是不是應該要先出金了?
據《聯合報》昨日(4 日)晚間報導,檢警揭露以潘奕彰為首的加密貨幣詐騙團伙,透過話術欺騙投資者並進行場外交易,非法獲取巨額現金。他們利用加密貨幣進行洗錢,令人驚訝的是,潘奕彰原是知名大三 ACE 交易所前負責人。因涉嫌違法金額超過億元,台北地檢署已於深夜對潘奕彰、林耿弘及康林公司高層實施聲押禁見,並拘留林若蕎等七人,追蹤資金流向。其他共犯則獲准以 3 至 20 萬元保釋。

傳銷幣詐騙不斷!透過致富故事,引投資人 FOMO
過去以林耿弘及林若蕎為首的「千蕎團隊」,就經常透過在社交媒體 Instagram、Facebook 等炫富、直銷販售名為「IBcoin」的虛擬貨幣非法吸金 2.5 億,但實際上這是來源不明、毫無流通價值,幣圈所謂的「傳銷幣」,該團隊相關人員也於去年(2023 年)3 月底一審被判刑。
除了 IBCoin 之外,過去台灣也出現許多類似的傳銷幣,諸如 5G 幣(QQQ)、PSD、海神幣(QAS)、UNI、蟲草幣(COR)、普洱茶磚幣、天選幣(CSO)、BNAT、NFTC、FITC 及本次事件的魔券幣(MOCT)都是透過相似手法進行傳銷。
這些傳銷團隊常以美女業務員在社群網絡上展示奢華生活,如遊艇派對、乘坐商務艙、駕駛超跑和展示大筆現金,虛假宣稱投資獲利豐厚,並留言誘惑「只缺你的一步膽議」、「3 年內輕鬆買車買房,有興趣就聯絡」。甚至公開在杜拜奢華度假,誘騙尋求快速致富的受害者。

這些團隊利用受害者對加密貨幣的無知,誇大其投資的傳銷幣與比特幣、以太幣等同,並以「擁有內幕資訊、專業團隊操作、即將上市、未來價格暴漲」等虛假承諾誘騙投資人投資,並要求簽署合約來完成銷售,將他們手中那些實際毫無價值、難以變現的傳銷幣轉賣給受害者。當受害者資金不足時,這些團隊還會鼓吹其辦理信貸。許多人背負債務後才驚覺上當,其中包括軍警人員。
當受害者驚覺受騙上當後,要求業務賠償,卻會遭業務反駁表示,合約已簽署,表示「商品已售出,銀貨兩訖」,並未強迫受害者購買,也因此許多受害者求助無門,只好透過組織社群維權。

台灣 VASP 公會籌備小組:ACE 現任負責人暫退籌備工作
VASP 公會籌備小組於 1 月 4 日因成員交易所上架幣種涉詐欺嫌疑而召開臨時會議。ACE 澄清,其在職員工均協助檢調以證人身份,且該公司負責人自 2023 年 12 月 14 日起更改為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王晨桓,目前仍在主管機關登記中。
VASP 公會籌備小組指出,自去年九月起,由王晨桓先生參與小組事務,非本案涉案者。ACE 現任負責人王晨桓因此事件影響公會運作,已自願暫退籌備工作,避免引起爭議。
籌備小組表示尊重司法程序及無罪推定原則,將靜待地檢署或法院的最終裁決。
VASP 公會籌備小組公告強調,金管會指導原則第四條要求業者建立妥善審查機制,本事件凸顯虛擬資產預售、初始交易所發行(IEO)及上下架審查的重要性。公會成立後將儘速討論自律規範,建立產業標準,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