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辯論將登場!川普、賀錦麗辯論時間為何?3看點一次掌握
美股因非農數據不佳及選舉不確定性下跌,標普大盤創一年半來最大跌幅。川普與賀錦麗辯論將焦點放在經濟政策上,可能引發激烈對抗。

由於上週五公佈的美國非農數據不佳,美股應聲下跌。標普大盤跌超 1.7%、全週跌超 4% 創一年半來最大單週跌幅。
除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隨著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其不確定性也使美股承壓。
台北時間本週三上午 9:00,總統候選人川普和賀錦麗將在費城展開 2024 年大選的第二次辯論,這也是賀錦麗接替拜登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後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之間的首次同台正面交鋒。
辯論如何進行?
民生證券總結稱,辯論規則上,當地時間 9 月 10 日晚上 9 點,川普和賀錦麗將進行 90 分鍾的電視直播辯論,現場不設觀眾,一方發言時,另一方麥克風將被靜音。
賀錦麗此前曾要求全程開啟麥克風(以暴露川普的性格缺點),9 月 5 日她同意了靜音規則。雙方或在 10 月將再次辯論,目前尚無具體安排。
辯論議題上,預計和 6 月 27 日川普和拜登的辯論類似,聚焦在國內經濟政策上,包括通膨、企業和個人稅收、住房、移民等問題。缺乏政策經驗的賀錦麗如何應對是一大看點。
市場最關心什麽?
據媒體預計,在週三的辯論中,賀錦麗和川普可能會在通膨、關稅、稅收等方面產生衝突。
川普的經濟政策以加徵關稅為中心,他呼籲對所有外國商品徵收 10% 至 20% 的關稅,並對所有外國製造的商品徵收基本關稅等,而賀錦麗則主張限制性關稅,繼續延續溫和貿易政策和技術產業的「小院高牆」。
有經濟學家分析指出,提高關稅的主張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弊大於利」,並將推高通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項分析顯示,川普關稅制度所帶來的物價上漲,將導致一個普通美國家庭每年的開銷增加 2,600 美元。
其次,稅收問題也是一大議題。兩黨都把減稅當作競選策略,但在企業加稅還是減稅上方向不同。
賀錦麗主張「Rewarding Work, Not Wealth」,將企業稅率從 21% 提升至 28%(川普 2017 年的立法從 35% 降至 21%)並提高最低稅率;川普的稅收減免政策更加直接和單一(全面延續公司和個人稅收優惠),並計劃對企業減稅。
此外,川普於 2017 年推出的減稅政策將於明年到期,因此下一任總統即將面臨是否要延續該政策的決定。
廣發證券還補充表示,在住房政策方面,賀錦麗的政策計劃更為激進,主張大規模增加供給的同時補貼需求,而川普對住房補貼方面的宣傳非常有限。
能源政策方面,賀錦麗希望通過加大新能源投資和補貼項目來提高清潔能源佔比;而川普聲稱如果他再次入主白宮,將考慮取消最高 7,500 美元的電動汽車聯邦稅收抵免。
總體而言,賀錦麗在國內經濟政策上較為激進,川普在海外經濟政策上較為激進。
「川普交易」VS「賀錦麗交易」
廣發證券指出,賀錦麗和川普雙方政策主張差異較大的部分(如企業稅政策、能源政策)對相關產業在不同情形下的影響差異,是金融市場區分「川普交易」和「賀錦麗交易」相對最明朗的部分。
具體到後續影響來看,二人的政策主張均會帶來通膨和赤字上行的風險,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川普的貿易政策可能利空非美資產。
對通膨的影響:賀錦麗的抗通膨政策較為全面,但存在現實操作問題,對住房市場的刺激尤其隱含通膨誘因;川普政策著力點較為集中,但在貿易、移民上的政策也會給通膨帶來不確定性。
對政府赤字的影響:賀錦麗和川普政策均指向較高的赤字率,前者的情形下相對更可控一些。
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兩人的政策主張對名義成長率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市場在總量定價上對於現實的聯準會政策相對更為敏感。從結構來看,賀錦麗的政策相對有利於新能源、房地產、大眾消費。
對非美資產的影響:貿易政策可能是一個關鍵區別,川普上台可能會短期帶來對貿易環境的擔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 原文作者:李笑寅,華爾街見聞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