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千億鎂!這筆錢能變成保護費嗎?專家怎麼看?
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 1,000 億美元於美國建廠,總投資達 1,650 億美元。川普支持美國製造晶片,威脅提高進口關稅。台積電在美國的擴張關乎經濟、國安與台美關係,未來影響仍待觀察。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建設半導體製造廠
今天跟台灣密切相關的大事件,莫過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跟美國總統川普的會面,台積電宣布將加碼投資 1,000 億美元擴廠。
台積電計劃在美國再建造 3 座半導體製造廠,這項投資將大幅擴展台積電在美國的生產能力。
加上先前宣布的投資計畫,台積電在美國的總投資金額將達到約 1,650 億美元,預估未來四年內能創造約 40,000 個相關工作機會。
川普政府與半導體法案角力,關稅威脅成投資推手
川普政府在半導體政策上,採取不同於前任拜登政府的策略。
拜登政府於 2022 年通過《晶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供 527 億美元的補貼用於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研究,並在前年最終確定為台積電提供66億美元的政府補貼。
拜登政府在新冠疫情後積極推動這些政策,因為海外晶片廠關閉導致汽車組裝線停工等連鎖反應,並助長了通貨膨脹。
然而,川普曾批評這項法案,並採取不同的方法,威脅對進口晶片徵收高額關稅,以推動晶片製造回到美國。
在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強調:
「如果他們在台灣製造的晶片再運送過來,將被課徵 25% 或 30% 或 50% 或任何可能的關稅,而且只會更高,如果在美國生產就不用繳關稅。」

此外,美國商務部負責實施晶片法案的 40 名員工都已被被裁員,這是川普政府大規模削減聯邦工作人員行動的一部分。
川普表示,全球最強大的 AI 晶片將在美國製造,將佔台積電生產晶片很大一部分,還宣稱台積電的投資以及其他正在進行的計畫,可能讓美國的晶片製造市占率提高到 40%。
台積電成美國經濟與國安支柱,半導體戰爭白熱化
身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在美國科技產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台積電的晶片為無數科技產品提供動力,從 iPhone 和 AI 系統到汽車和醫療設備都有其參與。
台積電將更多生產轉移到美國土地,或許將解決重大供應鏈風險。輝達在台積電宣布此消息後表示,台積電的新晶圓廠將成為美國新技術供應鏈的基礎支柱。

投資能否成為台灣安全保障?川普態度模糊
在中國加大對台灣的主權宣示力道的情況下,台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引發了晶片市場是否過度依賴台灣的擔憂,而台積電加大在美國的投資,也引發了關於台灣安全問題的討論。
在白宮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如果中國決定侵略台灣,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是否能最大程度減少對美國晶片供應的衝擊,川普模糊應對:
「我不能說會減少衝擊,這將是災難性事件,但至少台積電的投資能讓美國在這項非常重要的業務中占有一席之地,美國將佔很大一部分,因此台灣如果發生什麼事情,產生的影響會非常大。」
許多網友也將台積電的大筆投資解釋成「保護費」,以確保美國不會像對待其他前盟友一樣,在鄰居入侵時轉身而去。
據《時代雜誌》報導,外交政策分析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直言,台灣正在採取支持和推進川普總統優先事項的方式,而台積電的投資將有助於保持美台關係的穩固。
然而,自上任美國總統以來,川普尚未明確表示對台灣安全的立場,而且他曾表示台灣應該為美國的軍事防禦支援來付費。在川普模糊的態度下,也讓台灣、中國、美國三方勢力的關係增添更大的不確定性。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