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打不停!川普根本「放羊的小孩」?市場厭倦美國政策了嗎?
金融 2025.03.13
市場已進入政策驅動型階段,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加密貨幣市場影響逐漸減弱,ETF流動性成為重要指標。

與許多 OG 聊天的時候,都在感嘆 24/25 年的市場變化捉摸不定,好多老兵都賺不到錢。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觀點,就是 17/18 年是「社群驅動型市場」,就是新的資產發行範式創造了財富效應;20/21 年是「技術驅動型市場」,就是新的資產玩法(DeFi/NFT)創造了財富效應;24/25 年是「政策驅動型市場」(也有人說這是「政策牛」,哈哈哈),就是市場變化取決於政策的變化。
本文主要集中在近期的政策驅動型事件,或者說,是政策性的公開資訊對幣價的影響(主要探討幅度),至於川普和他夫人發的 meme 就不算在此類內。
在此之前,有個很重要的假設就是,人們對「連續」長時間出現的信號是會麻木的(原因包括被各種策略所磨平/監控,人們的感知變得遲鈍等等)。就比如你每天都能面朝大海,久而久之,你看到大海的興奮程度就會降低,甚至習以為常(經濟學上就是邊界效益遞減)。
從 2024 年的 ETF 通過之後,除了傳統的交易所的資金費率、借貸利率、波動率、K 線等技術指標之外,市場將 ETF 的隔天淨流入/流出的數據作為今天價格走勢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如果將 ETF 的淨流入/流出數據看成是公開資訊的話,那麼市場上是怎麼看待這些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否會顯著影響價格呢?
以以太幣為例,以太幣的價格與 ETF 的流入/流出就呈正相關性(前一天淨流入,那麼隔天價格升高的機率大一些,反之亦然)。

比特幣的價格走勢與 ETF 的淨流入/流出也的相關性就沒那麼明顯,尤其是在 11 月份川普勝選之後,這部分的走勢預測相關性逐漸走弱。

有鑒於數據比較直觀和兼顧可讀性,本文就不展示回歸分析。整體而言,市場對於公開市場資訊(指的是這種直觀的市場資訊)的靈敏度會逐步降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資訊是無效的。
下面匯總了川普最近針對關稅的幾次發言(貼文):
- 2025 年 2 月 1 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並對加拿大能源進口徵收較低的 10% 關稅,關稅將於 2025 年 2 月 4 日生效。
- 2025 年 2 月 13 日:川普宣佈對所有外國鋼鐵和鋁製品徵收 25% 的關稅,計劃於 2025 年 3 月 12 日開始實施。自 2025 年 4 月 2 日起對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
- 2025 年 3 月 4 日:川普此前宣佈的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 12:01 正式生效。
- 2025 年 3 月 7 日:川普宣佈將對加拿大乳製品和木材徵收新關稅,預計於 2025 年 3 月 11 日開始實施。(這一天也是白宮加密峰會。)
- 2025 年 3 月 11 日:川普宣佈將對加拿大的鋼材和鋁材多加徵 25% 的關稅(到 50%),預計於 3 月 12 日生效。此外,川普也要求加拿大撤銷對美國乳製品的關稅。
直接上數據:

備註:有一種觀點認為,3 月 7 日的下跌可能還跟市場對「比特幣儲備」的預期過高有關。
古話有雲:「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結合比特幣和以太幣在這幾個時間點的漲跌幅情況。從數據看來,第一次(2 月 1 日)和第三次(3 月 4 日)的關稅話題的反應最大,第二次(2 月 13 日)和第四次(3 月 7 日)的反應較小,第五次(3 月 11 日)甚至已經還有所漲幅。但是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已經對於川普的「關稅伎倆」脫敏了?
結合 ETF 的流入/流出情況分析:

早在 3 月 1 日前比特幣ETF 就已經大規模流出,推測是為了避險或者是離場,所以看衰市場,或者抗拒關稅波動的交易員已經陸續離開了,這可能可以解釋現存的 ETF holder 更不容易受到關稅議題的影響。畢竟要撤的人都已經走了。
再來就是 3 月 4 日和 7 日的分析。3 月 4 日的關稅徵收雖然是在市場預期之內的(川普在 2 月就說過 3 月初會有一輪關稅制裁),但是受日本央行升息影響,市場的反應更加激烈,尤其是比特幣的走勢更是比 2 月 1 日的波動更大。3 月 7 日的關稅言論固然也有影響,但是當日同時也是比特幣峰會 + 戰略儲備消息落地的消息之日,市場的預期 > 實際落地的政策。
就如住在河邊的人會忽略水聲一樣,人們對連續長時間的資訊會感到麻木和無感。但是川普的關稅議題尚未達到連續長時間的閥值,3 月 11 日的反應可能是「脫敏」的表象,但是更深層的原因更可能是因為避險的資金已經撤離,剩下在場內的都是已經把「關稅」price in 的交易員。
市場哪有麻木和脫敏,都是精心計算的風險。
所以你還在乎川普說了什麼嗎?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PANews》
- 原文作者:Agintender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