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史新頁!馬斯克「星艦火箭」今晚重射,狗狗幣或成火星貨幣?
馬斯克創辦的 SpaceX,原訂 17 日進行「星艦」(Starship)發射計畫,因加壓閥問題緊急喊卡,移至 20 日晚間再度試射,屆時 SpaceX 也會在官方的 Youtube 頻道同步直播。

馬斯克「星艦」 17 日試飛任務延期
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於 2002 年創辦的航太公司 SpaceX,原訂於本週一(4 月 17 日)執行航太史上最大級的火箭與太空船系統「星艦」(Starship)的首次試飛任務。
但在發射過程中,由於第一級增壓系統(一個名為 Super Heavy 的巨大助推器)出現問題且無法排除故障,只好在倒數 40 秒時停止發射。對此馬斯克在推特發文表示,有一個加壓閥發生凍結,只要它無法立刻動作,就無法發射。
他強調「今天學到很多」,SpaceX 也在新聞稿中說明,所謂成功與否,是取決於在每一次任務出現狀況的時候,能夠從中學習到多少。最終星艦的首次試飛任務,僅以濕式演練(WDR,Wet Dress Rehearsal):注入推進劑、完成倒數、排空推進劑確認安全的方式結束。
「星艦」將在 20 日重新試飛
昨日, SpaceX 也在官方網站 宣布了重新試飛的時間,預定將於台灣時間今日(20 日)晚間 9 點 28 分,進行第二次試飛,預定於德州波卡契卡的 SpaceX 太空站發射,窗口將開啟 62 分鐘,並在上午 10 點 30 分左右關閉,屆時星艦會在海拔 234 公里高空,繞行地球近一圈,隨後重返大氣層,落入夏威夷外海 225 公里處。

這艘由 SpaceX 花了十多年研發出的「星艦」高達 120 公尺,由裝有 33 具引擎的巨型火箭「Super Heavy」,以及裝載於頭部的「星艦」本體組成,在先前的不同階段測試中,大多都以失敗收場,為此馬斯克也在本次試飛任務前打下預防針,預估首飛的成功率僅有 50%。

對航太產業而言,火箭的研發一直到正式執行載人、載貨任務之前,在多次的試射中不斷失敗是常有的事,而在本次試飛中,決定成敗的幾個關鍵時間點如下:
- 00:00:55:Max Q(火箭將承受最大的壓力)
- 00:02:49:助推器主發動機切斷
- 00:02:52:星艦與超重型運載火箭分離
- 00:02:57:星艦點火
- 00:03:11:超重型運載火箭回收點火開始
- 00:04:06:超重型運載火箭回收點火關閉
- 00:07:32:超重型運載火箭音速飛行
- 00:07:40:超重型運載火箭著陸火箭點火開始
- 00:08:03:超重型運載火箭著陸火箭點火關閉
- 00:09:20:星艦關閉引擎
- 01:17:21:星艦進入大氣層
- 01:28:43:星際音速飛行
- 01:30:00:星艦墜海
屆時 SpaceX 也會在官方的 Youtube 頻道以無人機、艦上掛載攝影機等角度,同步播放本次試飛任務。
加密貨幣或成火星移民的主要流通貨幣
有趣的是,一旦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成功,火星上最重要的主要流通貨幣或許不是美元、不是歐元,而是加密貨幣。
之所以這麼說,還得將時間倒回到 2020 年。當時的馬斯克曾在媒體採訪中發出豪言,發誓會在 2026 年以前,將第 1 批人類送上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一座自給自足的城市,改善火星的生活環境。
有鑒於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亂象,許多專家學者都針對火星上的法律該如何規範,經濟該如何發展,以及具體的交易媒介,展開熱烈的討論。
其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AI)的研究員佛里曼(Lex Fridman),就曾在推特上預測火星經濟的交易媒介,將依賴「加密貨幣」,對此有人留言猜測,馬斯克會把他最愛的迷因幣——狗狗幣(Dogecoin)帶上火星,成為火星上使用的加密貨幣,還有人建議馬斯克自己創造一個火星幣(Marscoin)。
讓人驚奇的是,對於這些建議,馬斯克真的在推文中回覆了,甚至給出了「Yes」這樣肯定的答案。
為此,專家也分析了加密貨幣在星際移民上的具體作用。在專家的想像中,火星上的居民會使用專屬的個人裝置和虛擬帳戶,透過點對點技術進行交易和傳輸資訊,這樣一來不論是在前往火星的長途旅行中,或是在火星上,都能夠快速且便利的使用,而現今最接近專家理想的貨幣,就只有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

此外,根據 SpaceX 星鏈計畫釋出的相關條款,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畫,係將火星定義成一顆「自由星球」,強調任何地球上的政府或主權、法規等,都沒有權利或權限可以管理火星居民,這意味著地球上現有的貨幣體制,在火星上也完全不適用,這也讓加密貨幣將成為未來星際移民專屬貨幣的論點,變得更有公信力。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