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管定AI!新監管原則8月出爐,AIX金融竟有6大風險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要特別重視 AI 對金融產生另一新型態的破壞,今年 8 月將端出金融科技發展方案 2.0,訂定出大原則讓金融業者依循。究竟 AI X 金融會有何風險?其實央行早就示警過。

金管會擬端出「金融科技發展方案 2.0」,將 AI 納管
自 OpenAI 推出ChatGPT之後,聊天機器人 AI 的應用又更上一層樓,但也冒出了跟隱私、金融方面的風險。而台灣金管會近日也表示,今年 8 月將公布新版的金融科技發展方案,會把金融業使用 AI 的情況納管。
據《工商時報》報導,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週三(19 日)出席立法院時指出,要特別重視 AI 對金融產生另一種新型態的破壞,銀行可能會因為罪犯利用 AI 技術而受騙,譬如:AI 模仿聲音、臉部辨識。
黃天牧還透露,今年 3 月底已先了解國內銀行使用新 AI 技術的情況,目前並沒有銀行使用 ChatGPT,但有銀行運用 AI 技術行銷或推出智能客服。而 8 月端出的金融科技發展方案 2.0 版本,會傾向訂出大原則讓業者依循。當業者使用 AI 技術時要先自律,確定掌握程度、風險承受度以及擔責方。如有必要,金管會才會發函限制。
AIX金融究竟有何風險?央行曾提6點!
其實早在 2020 年,台灣央行就在 Facebook 粉專上提出 6 個潛在風險:道德問題、隱私保護問題、市場波動性提高、市場價格操縱、集中委外風險以及黑箱決策。央行認為,若 AI 技術廣泛運用於金融業,當市場出現壓力時,可能會出現大量同向交易,進而影響金融穩定。該文也引用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說法,稱若 AI 有一天佔領世界,人類會淪為被它掌控的「家貓」。
此外,央行曾提到的隱私保護問題,也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加密城市》此前報導,今年 3 月底 OpenAI 曾透露系統有漏洞,部分用戶可查看其他人與 ChatGPT 的聊天內容標題,且可能讓 1.2% 的 ChatGPT Plus 付費訂閱用戶的個資被洩漏。雖然 OpenAI 後來已把漏洞修好,但義大利、英國、愛爾蘭與加拿大政府可不敢掉以輕心,都正在關注 ChatGPT 可能引發的多重風險。
義大利封鎖 ChatGPT!加拿大也調查它,OpenAI 做錯了什麼?
面對 AI 的潛在風險,台灣政治大學教授謝明華也曾撰文表示,隨著技術逐漸成熟,雖然各方都希望 AI 能翻轉金融領域的運作結構,但應用面、技術面的數據、程式碼與模型安全的問題,也是必須謹慎面對的議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