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介入台灣大選?立委警告恐有「加密貨幣賄選」,金管會要怎麼防?
2024 台灣總統大選將在將在明年 1 月舉行,許多候選人正積極造勢。然而,有台灣立委指出,加密貨幣可能成為中國介入大選的新招。

中國靠加密貨幣介入台灣大選?立委援引報導示警
2024 台灣總統大選將在將在明年 1 月舉行,許多候選人正積極造勢。然而,有台灣立委指出,加密貨幣可能成為中國介入大選的新招。
昨日(6 日),立委林楚茵在質詢金管會時,援引台媒《鏡新聞》報導稱,中國是否推出了介入台灣大選的新招,透過加密貨幣來當成賄選工具,並好奇若有大量加密貨幣匯入帳戶時,相關業者要如何進行防洗錢通報。
該報導指出,為防範中國介入大選,台灣刑事局正針對加密貨幣買票、透過 NFT 期貨合約賄選,以及境外勢力透過加密貨幣匯款至台灣等 3 種買票方式,規劃研究因應方案。

2024 台灣總統大選將在明年 1 月舉行
立委憂加密貨幣成洗防漏洞,金管會:VASP 須簽洗錢防制聲明
立委林楚茵在質詢中詢問: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虛擬平台目前有一個指導原則,包括內部控制及機構的備查。金管會目前跟金融機構之間,如果出現大量加密貨幣進入帳戶之中,會有通報的機制嗎?」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回應:
「目前銀行端應該沒有加密貨幣的通報機制,因為傳統銀行體系對加密貨幣沒有特別介入,現在只有(加密貨幣)平台接受投資人下單投資。」

立委進一步指出,在洗錢防制法的框架下,異常的大額法定貨幣進出銀行帳戶時,擁有通報機制。但她質疑,如果是異常的大額加密貨幣進出平台,是否會因為加密貨幣沒有變現成法幣,變成通報方面的漏洞,並認為媒體的質疑可能發生,但卻無法監理。
金管會回應,要在台灣成為合法的加密貨幣平台,必須簽下洗錢防制聲明書,目前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都適用大額通報與可疑通報機制。可疑交易並沒有金額限制,即使是錢包間的資金轉移,若出現可疑交易,VASP 都必須通報。
但立委表示,洗錢防制法明文規定,大額資金的基準為 50 萬新台幣,若超過就必須申報或列表呈現,但加密貨幣卻沒有明確規定金額,平台業者似乎是用「自律」的方式來處理洗防,「看起來好像有在管理,但它依舊是個漏洞。」
她建議,即使距離大選只剩不到 40 天,但在媒體質疑及加密貨幣可能成為賄選工具的風險下,金管會應該要清楚地列出標準與指導原則。
工商時報:金管會承諾 2 個月內提強化報告
據《工商時報》報導,面對立委的質疑,黃天牧主委已承諾,會針對加密貨幣交易形式制定防洗錢於大額通報標準,並預計在 2 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
不過,即使是完成洗錢防制聲明的台灣業者,仍可能有涉案疑慮。《加密城市》此前報導,曾完成聲明的交易所幣竟(BITGIN),其營運長張于庭竟捲入 88 會館洗錢風波,而幣竟強調營運正常,但已自主暫停台灣 VASP 公會籌備小組的活動。
不過,VASP 公會籌備小組總顧問蔡玉玲表示,由於該案仍在偵查階段,在判決確定前,幣竟仍屬於完成聲明的業者,不應被剝奪相關權利。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