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也要推數位錢包!數發部「Digital Wallet」計畫結合多證件,怎麼保護用戶隱私?
數位發展部計劃推出整合多功能的 Digital Wallet,旨在提升便民服務及數位化程度,並遵循個資最小化原則保障使用者隱私。

數發部推進 Digital Wallet,期望結合多證件功能
數位發展部計劃於明年推出一款集結多功能的 Digital Wallet,旨在整合自然人憑證、駕照和健保卡等證件。此舉的目的主要在追隨全球「Digital Wallet」的發展趨勢,提升便民服務的數位化程度。
Digital Wallet 計劃預定於今年底推出測試版,以進行概念驗證,並計劃於明年推出更為成熟的版本。目前,數位發展部正與內政部合作,推動行動自然人憑證功能的整合。

維持「個資最小化」原則
據《iThome》報導,Digital Wallet 在設計上將延續過往政府單位政策,嚴格遵循資訊最小揭露原則。
這意味著,服務業者僅在獲得使用者授權的情況下,方能訪問特定資料。例如,在申辦電信門號時,使用者無需提供實體證件,而是透過 Digital Wallet 授權特定資料的存取。這一措施旨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時,保障使用者的隱私與安全。

數位身份的全球趨勢
在全球範圍內,數位身份和 Digital Wallet正逐漸成為趨勢。像是 Google 和 Apple 都在美國推出了 Digital Wallet,並與州政府合作,使之能整合使用者的駕照和身份證等證件。

歐盟也於 2023 年 11 月達成「歐盟數位身分錢包」的政治協議,旨在推動公共服務的數位化。這項計劃奠基於 eIDAS 法規,將提供歐盟公民一個安全且保護個人資料的線上身份方案,同時將促進服務業遵守相關規。
泰國政府去年也表達了推行「國家級的數位貨幣錢包」的意向,並計畫為 16 歲及以上的公民發放加密貨幣,以刺激使用量。不同於台灣以身份驗證為主的 Digital Wallet,泰國的數位貨幣錢包更偏重於經濟刺激和貨幣政策的一環。
台灣期望透過自主開發,完成數位化發展
整體而言,台灣的 Digital Wallet 計畫不僅是走在科技發展的前沿,也是對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和民眾生活便利性的重要一步。
台灣選擇自主開發這一方式,也顯示出其對於數位技術自主性的重視;同時,透過數位化的方式,台灣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也為公民提供了一個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務平台。
延伸閱讀
台灣數位部 Web3 服務開跑!正招標 DID 系統,公民數位皮夾不遠了?
數位部推DID數位皮夾!中華電信得標,華碩、台哥大、幣託全落榜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