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AI 基本法」草案出爐!國科會 7 大原則有哪些?一次整理推動重點
AI 2024.07.18
台灣政府推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涵蓋永續發展、人類自主等 7 大原則和創新合作、風險管理等 4 大重點,結合美國和歐盟特色。

為了建構台灣 AI 技術研發與應用環境,台灣政府由國科會領頭研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邀請公協會、業界領袖、大專院校校長與各部會招開多次會議溝通,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
本草案共有 7 大基本原則、4 大推動重點。
7 大原則包含:永續發展、人類自主、隱私保護、資安與安全、透明可解釋、公平不歧視及問責。
4 大推動重點則是:創新合作及人才培育、風險管理及應用負責、權益保障及資料利用、法規調適及業務檢視。
草案囊括美國創新、歐盟保護 2 大特色
上述「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自 7 月 15 日起 60 天內,政府將會蒐集各界意見,以完備內容。
而國發會表示,AI 技術快速發展,為了整體產業與社會活動帶來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台灣政府必須發展「關鍵競爭優勢」。
其他國家也都積極建立 AI 的治理方針與原則,跟上不斷變動的 AI 世界。
例如,如歐盟於 2021 年提出「人工智慧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在 2024 年通過審議,著重於人民權利的保護。
美國於 2023 年發布「發展與使用安全且可信任的 AI 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Safe, Secure, and Trustworth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訂立聯邦各部門人工智慧發展的推動任務。
而台灣政府依照產業與社會需求,主要參考美國鼓勵研發創新、仿效歐盟兼顧人民權益的精神,作為草案的推動方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