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tech爆紅!電競選手、球星都來玩,為何被唱衰活不久?
去中心化社群平台Friend.tech在近幾週內持續竄紅,特殊的賺錢機制更吸引了眾多 KOL 們,就連知名電競選手、NBA 球星都來玩。然而,近日卻有批評者指出,這其實是一場龐氏騙局,並看衰會活不久。

去中心化社群平台 Friend.tech 爆紅中,連 NBA 球星都來玩
由美國上市交易所 Coinbase 推出的 Base 區塊鏈,才剛上線幾週,就迎來的第一款爆紅項目——Friend.tech,如果你經常在 X(推特)上追蹤幣圈大小事,或許早已被「Friend.tech 邀請碼」給洗版了!
一夜爆紅!社群平台Friend.tech怎麼用?有機會獲利?一文教你
據《Decrypt》報導,去中心化社群平台 Friend.tech 在近幾週持續竄紅,特殊的賺錢機制更吸引了眾多 KOL 們,就連知名電競選手、NBA 球星都來玩。然而,近期卻有批評者指出,這其實是一場龐氏騙局,並看衰會活不久,發生了什麼?
Friend.tech 之所以會吸引 KOL 們,是因為能強制綁定你的 X 帳號,把你的社群價值轉化為一種股權(Shares),讓其他人可在 Base 鏈上透過以太坊($ETH)來購買股權,以獲得跟你進行私訊聊天的權利。
因此,如果你在 X 上本來就是有號召力的 KOL 網紅,就有機會吸引粉絲來購買股權。

要開始使用 Friend.tech,必須先拿到邀請碼
簡單來說,KOL 在進入 Friend.tech 之後,其社群影響力可以轉化為股權,若該 KOL 越有名或越懂得經營社群,就會吸引更多人用 $ETH 來交易股權,進而推動價格。
例如,知名幣圈 KOL Cobie 與 Hsaka 的股權,就在短短幾天內飆漲到 3 $ETH;而後來進場的電競團隊 FaZe Clan 旗下選手「Banks」、NBA 球星 Grayson Allen 也成為印鈔機,其代幣也快速飆漲。
Friend.tech 的爆紅也反映在鏈上數據上,自推出以來,其鏈上交易量已經逼近 30 億美元。區塊鏈分析平台 DeFiLlama 的數據還顯示,截至今日(22 日)撰稿時,Friend.tech 在 24 小時內產生的鏈上手續費達到 168 萬美元,是全網的第二名,僅排在以太坊主網之後。

Friend.tech 爆紅之際,批評者卻稱是一場「龐氏騙局」
然而,就在 Friend.tech 爆紅之際,卻有市場分析師指出這只是一場龐氏騙局,這股熱潮可能會曇花一現。
分析師 ChartGuys 直言:
「有人可以告訴我嗎?Friend.tech 為何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唯一的升值方式就是拉更多人進場,這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大量的包包持有者(Bag Holder)。」
在幣圈中,Bag Holder 是用來形容持續持有價值不斷減少的 NFT/代幣持有者,而這些 NFT/代幣未來可能會歸零,所以才用袋子(Bag)來形容,就像他們拿著空包包一樣。
另一位 NFT 界資深用戶 Beanie 也開噴:
「在幣圈中,每隔幾年就會有人重新引入精心設計的龐氏騙局,也總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稱讚是『新典範』,但最後會以大屠殺而告終。」
加密貨幣交易員 Alex Wice 也質疑,Friend.tech 可能會失敗,因其沒有能讓用戶長期使用的動力,該平台不像 OnlyFans 這類粉絲訂閱平台,能為用戶帶來經常性收入的訂閱者基礎,並警告大家可能很快就會拋售股權並套現。
問題慢慢浮現?Friend.tech 還爆出隱私擔憂
除了上述的批評之外,最近還有鏈上分析師發現,Friend.tech 的 API 還洩露了用戶的資訊,包含在平台上生成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
而知名 DeFi 項目 Yearn Finance 的核心貢獻者 Banteg,也在昨天發表了公開數據庫,上頭列出超過 10 萬名 Friend.tech 用戶的錢包地址與對應的 X(推特)用戶名,該數據庫還顯示,這些用戶都授權給 Friend.tech 任意發表推文的權利。
面對洩露隱私的擔憂,Friend.tech 官方回應,因為這些資料本來就是公開的,所以不存在洩漏的事實,「這只是有人抓取我們的公開 API 資料,來展示公開錢包地址與公開 X 用戶名之間的關聯。」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