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Web3 大會落幕!他揭 10 大心得:我們在牛市初期,主升浪還沒來

從大會的熱鬧程度,可以很確定市場處於牛市初期,能感受到濃厚的參與熱情,但還沒有太 Fomo。

從大會的熱鬧程度,可以很確定市場處於牛市初期,能感受到濃厚的參與熱情,但還沒有太 Fomo。香港 Web3 大會落幕!他揭 10 大心得:我們在牛市初期,主升浪還沒來

結束了 3 天的香港 Web3 大會之行,感觸良多,千言萬語道不盡,就利用細碎時間簡單分享下我的感受:

  1. 從大會的熱鬧程度,可以很確定市場處於牛市初期,能感受到濃厚的參與熱情,但還沒有太 Fomo。儘管這段時間二級市場持續震盪磨人,聯準會降息的預期也延遲了,牛市不確定因素增加了,但一級市場 Builder 們的參與熱情卻很確定,這也是這一輪牛市走的足夠堅定、持久、磅礴的基礎;
     
  2. 主會場、分會場的主題分享和 Panel、以及週邊的社區主導活動等等呈現出分散化、專題化、社區化的形態,因此很難說哪一塊就是主流。有人相信 Solana 能 Flip 以太坊,有人認為 $CKB 能帶動比特幣  Layer2 繁榮,也有人鑽到 AI + DePIN 方向找 Alpha,當然更多的人在以太坊 Layer2 領域死磕堅守等等。似乎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主流」,但還沒有一個獲得全民共識且全民 FOMO「主升浪」出現。整個晉西北打成了一鍋粥,誰是牽頭的還沒決出高下,這恰恰驗證了當下還處於牛市初期,還沒有一個有絕對話語權的賽道和領頭羊出來。
     
  3. 整個會場外 Social 下來,感覺 CEX 交易所的權重不那麼「凸顯」了,也許他們迫於某些原因躲到了暗處。但少了成排成群的西方美女 Model 和大範圍的 Shill 即視感,放眼望去能吸收到更營養的精神食糧。雖然仍然有許多形形色色的技術、社群和產業敘事讓人眼花撩亂一頭霧水,但明顯感覺故事也在認真講了,市場美學也被抬高了。比特幣 ETF 通過之後,被主流化的不僅是比特幣本身,還有 Crypto 從業者的 Build 心態?其實,市場不怕講故事,而恰恰怕市場把韭菜當傻子。
     
  4. 圍繞「鏈」的敘事仍是重中之重,無論是以太幣 Layer2 、比特幣 Layer2、高效能 Layer1、平行 EVM、模組化發鏈、鏈抽象可交互操作性、AI + Crypto、ZK、DePIN 等等等,每個敘事方向背後似乎都在圍繞著「鏈」infra 在做文章。表面上看,產業各方都把開發力量 Focus 到了「發鏈」的敘事上,而應用程式落地方向似乎陷入了停滯?但實際上,應用落地方向其實也很熱鬧,只不過應用的敘事只有達到 Stepn 一樣的現象級才能有存在感。本身一鎖定應用,就得經歷拉新、留存、成長等網路式內卷,而現在市場的 Mass Adoption 程度遠未到可以捲應用的地步。相反,卷 B 端服務,可以用模組化資源整合嵌套,用鏈抽象跨生態組合流動性,可拓展性實在太豐富了。與其說市場偏好講 B 端故事,不如說現階段只能講這些;
     
  5. 可以顯著感覺到比特幣 Layer2 新歡和以太坊 Layer2 舊愛正在展開一場較量,Vitalik 提出的 Layer2 - centric 故事願景很美好,但反映到幣價和實際交付預期上依然差強人意,也正因為此, 比特幣 Layer2 才承接了足夠大的新市場預期。因此,毫無疑問,比特幣 Layer2 吃的就是以太坊 Layer2 落地不及預期的紅利。這樣內卷當然會有重複造輪子的嫌疑,但別忽略了,玩比特幣生態的和玩以太坊生態的用戶群並非百分百重疊,比特幣強共識下很可能這輪牛市拉新的核心驅動力量。放長遠看,比特幣 Layer2 可以衍生出一條獨特的 UTXO 架構新路線,也完全可以組合已經成熟的以太坊 Layer2 生態,我們以 Layer2 為本位的話,比特幣 Layer2 和以太坊 Layer2 並非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可以明顯感覺,雙方陣營都在擁抱彼此;
     
  6. 確實沒有看到創新性和啟發性很強的優秀 Alpha 項目,有人說這是東方力量秀肌肉的舞台,西方力量都集中在數天後的杜拜 Token2049。就敘事方向而言,AI、DePIN、ZK,並行 EVM,如果不考慮落地,西方力量確實更吸引人一些,畢竟很多西方項目傳到華語圈估值就高到可怕;就創新活力而言,銘文市場、比特幣 Layer2、DePIN 硬體挖礦,如果不計較 Rug 摩擦的話,東方力量的財富效應拉新能力的確在驅動著整個產業前進。與其說東方力量和西方力量在暗中較勁,不如說是各自錯過了彼此的增長而已。現在的東方銘文和西方 Meme 力量總會在某個主升浪力量產生後,形成合力。
     
  7. 明顯感覺到優質 KOL 的話語權變強了,某種程度影響力上超過了部分 VC。這根本上源自於 VC 的打法變了,VC 聯合專案方孵化項目,拉攏交易所攢項目,這一輪 VC 明顯都成了「老韭菜」心態,過去鎖倉很久的 VC 托底築夢故事,已經不 Work 了。某種程度上,隨時想要出逃的錢,就成了燙手山芋,大多數優秀項目並非有錢就能拿到額度,而同時具備一級投資能力和二級帶貨能力的 KOL 就成了香餑餑,所以,KOL Round 不是憑空來的,很好的補充了 VC 在一級市場話語權變弱的不足。
     
  8. 在 Restaking、模組化等敘事方向的牽引下,專案的資源整合(拉幫結派)能力愈發凸顯了,這無異成為專案方主流技術和發展敘事之外的軟實力顯現。應該講,專案方背後的資源攢聚能力會成為其發展預期的強支撐。一旦某個專案有著極強的資源和關係,從商業視角來評判,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同樣在講難落地的故事,使用者會傾向哪一類項目呢?答案很明顯;
     
  9. 這一輪有太多,老樹發新芽的故事,我個人對此喜聞樂見。雖然新鏈也有了一鍵發的條件和環境,但老鏈的 Great Again 背後藏著一個個社區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份份本該交付的預期。如果舊鏈能講新故事,盤活社區、共識並和新鏈並駕齊驅,我個人更希望有更多的老鏈崛起。
     
  10. 每次開會都會有各色的 FUD 聲音,當成八卦聽聽也就罷了。 TVL 虛假繁榮、DeFi 挖礦收益困局、交易所潛在暴雷可能等等,如果你都認同資源整合是現在的市場主旋律,FUD TVL 造假這種撕掉行業底褲的行為,並沒有任何意義。至於,不確定性下的黑天鵝事件很難避免,但大凡有能力跨越牛熊的專案方和團隊,這一輪一定能走得更穩健,成熟。 FUD 搞不死項目,只能增加一些市場噪音而已。

Note:以上所思所想僅代表個人參會體驗與觀察視角下的感受,並不能反映香港 Web3 大會的全貌。但,我希望業界能撕掉小眾、騙局的標籤,逐漸朝著趨於大眾、成熟的方向發展,我很希望有一天我看不懂這個行業了,但卻始終能感受到它的成長。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PANews》
  • 原文作者:鏈上觀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香港 Web3 大會落幕!他揭 10 大心得:我們在牛市初期,主升浪還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