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IEO 是什麼?加密貨幣發行、募資方式有哪些?最全懶人包一次看
金融 2024.06.05
資產發行方式不斷創新,從 PoW、私募、ICO 到節點銷售,不僅降低了參與門檻,還提升了融資效率,推動加密市場發展。

在我們加密圈,雖然有各種技術和應用場景的創新,但對於我們這些老韭菜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資產發行方式上的創新。
幾乎每次有新的資產發行(Ge Jiu Cai)方式,都會帶來一波財富效應。
今天和大家梳理一下歷次資產發行方式的特點吧:
PoW
咱加密貨幣的龍一比特幣最早出現的時候,發行方式就是 PoW (proof of work),早期所有代幣都是這個模式,包括萊特幣($LTC)、狗狗幣($DOGE)和早期的以太坊。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只要工作方式是有統一標準(一般都是進行數學運算),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在項目早期可以收的覆蓋度高、門檻低。
當然項目火了以後,在後期的門檻也不高,不僅要拼硬體設備,還要拼電費成本和運維能力。
這種發行方式雖然對使用者來說比較友善,但是對於項目方來說卻募集不到資金。
私募
這種方式其實傳統產業已經運行很多年了,在加密產業的私募和傳統私募其實也沒有本質區別。投資人和項目方商談好條件即可
但是大部分項目在進行私募融資的時候並沒有發幣,於是參考股權投資的 SAFE 發展成為 SAFT。
SAFT 全稱為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簡單未來代幣協議),這種方式合規性很強,現在主流的項目差不多都用這種方式融資。
但是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專業的財務投資人,散戶參與的門檻還是有點高。
IXO
我們這裡說的 IXO 包括 ICO、IDO、IEO 各種衍生形式。
我們先說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數位貨幣首次公開發行。

ICO 首次代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
早先的 ICO 和私募很像,也是項目方要準備一堆項目資料向投資人介紹項目,但是最近的 ICO 已經被 Solana 帶歪了,項目方發個文留個地址就可以了。
這裡在我們以往的 Solana 拉盤行銷的影片有介紹過。
隨著玩法的深入呢,ICO 又演化出了 IDO 和 IEO

IDO 就是 全稱為 Initial DEX Offering 指是基於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進行的代幣首次發行。
用大白話講呢,項目方在 Uniswap 或者其它 DEX 上建個池子,就是 IDO 了。散戶要獲得這個代幣就可以去 DEX 上購買,目前土狗項目的主流方式都是 IDO

IEO 的全稱是 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 數位貨幣首次交易所發行,與 IDO 類似,項目方如果一開始上的不是 DEX,而是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那就是 IEO 了。
目前 IEO 的門檻會幣 DEX 高一些,因為 DEX 上隨便誰都可以建,而在目前中心化交易所還是會對項目又一些審核,大部分通過 IEO 發行的代幣都是私募融到了一些錢的項目。
Airdrop 空投
很多加密項目在需要社群活躍的時候,就會通過 Airdrop 也就是空投的方式進行發幣。
經常關注加密的小夥伴對這個概念肯定不會陌生了,也就是擼毛嘛!
不過最近這種方式也越來越難了,一方面很多項目方打擊女巫,越來越難以通過技術的方式擴大收益。而且有些項目空投規則也越來越不透明,例如 TAIKO 這個項目的創辦人甚至拒絕公開規則:

空投這種發行方式目前看來項目方和使用者的矛盾越來越多,甚至演化成了對手盤。絕大部分拿到空投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賣出,就怕賣得晚了賣不上價格。
公平發射 Fairlaunch
正是因為空投這種方式項目方和使用者的對立情緒越來越大,2023 年公平發射的模式就流行起來了,代表性的資產就是銘文。
這種方式項目方和散戶一起搶籌碼,搶完一起喊。
但是這種毫無門檻的玩法,表面上雖然公平,但可以說最後還是被科學家扼殺了。
很多項目的大量籌碼被科學家搶走,科學家們成為實際狗莊,籌碼甚至比項目方還多。
同時這種方法項目也募不到錢,而指望手握大量籌碼的科學家們 build 是不可能的。
節點銷售
時間來到 2024,最近有越來越多的項目通過節點銷售的模式發行代幣。
因為一個去中心化網路本身就需要有大量節點,在 POW 時代使用者的礦機實際就是節點。
但是這種方式項目方並不能獲得融資,使用者購買礦機的錢其實是給到了與項目無關的生產企業。
節點銷售的模式本質就是項目方官方通過售賣節點,既可以獲得融資,同時使用者還可以參與項目建設並獲得收益。
這種方式未來可能是很多加密項目的主流方式,而且比之前提到的各種方式都好。

目前採用節點銷售的項目有哪些呢?
今年比較頭部的項目有這麼三個:XAI,Aethir,和 Sophon
XAI
本輪的節點銷售行情,可以說是 XAI 帶起來的。
XAI 是今年 1 月份上線幣安的項目,這個項目是 Arbitrum 的親兒子,是一個做遊戲的 Layer 3。

XAI 這個項目售出了 35,155 個節點,銷售金額為 13,080 枚以太幣,按當時的以太坊幣價是募集了 4,000 萬美金。
在這個項目的代幣經濟學中,85% 的代幣釋放用於節點獎勵,大概有十億枚。按照最近的市值 0.76 美金計算,節點投資人的平均浮盈是大概 20 倍左右。


投資人和團隊都有 6 個月的鎖定期,節點投資人挖幾個月下來,是不是在其它投資人還沒解鎖就應該早就回本了呢?
其實也並不是哈,節點挖出代幣後,並不是馬上得到代幣,而是拿到 esXai,esXai 轉化成 $XAI 需要等待 180 天,還有兩種選擇,15 天轉化的話,只能拿到 25% 的 $XAI。90 天能拿到 62.5% 的 $XAI。
Aethir

Aethir 這個項目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吧,之前介紹 AI depin 的時候有介紹過,也是 AI 算力的龍頭項目。
Aethir 從今年 3 月份開始對外銷售節點,已經出售節點 74,040 個,銷售金額為 41,627 枚以太幣,按當時的價格計算是 1.3 億美金。
Aethir 的釋放規則沒有明確,只是說明有 4 年的釋放時間。節點獎勵只有總量的 15%,預計第一年在 5%~7% 左右。
這根本原因是 Aethir 還留了很大的部分獎勵給算力提供者進行挖礦。
Sophon

Sophon 是一個模組化的區塊鏈項目,今年 3 月份獲得了 OKX 參投的 1,000 萬美元融資。
Sophon 已經出售節點 121,261 個,銷售金額 31,087 枚以太幣,價值 9,600 萬美金。
看到沒有,自從有了節點銷售這種募資方式,是不是私募都不香了?
最終收益考驗項目方格局
但是節點銷售還是一個新生的發行模式,XAI 作為本輪第一個吃螃蟹的項目,目前節點投資人的代幣都還沒有到 6 個月的解鎖期。不過按照 90 天贖回 62.5% $XAI 代幣計算,節點投資人也應該是早就回本了。
Aethir 和 Sophon 的代幣還沒正式發行,所以這種模式還處於早期,而且從本質上看就和私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是通過節點銷售的模式,可以把投資的門檻降低,而且還完成了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
前面提到的 XAI、Aethir、Sophon 的節點銷售階段都已經結束了,最近還在銷售節點的明星項目就是 CARV,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尋相關資訊。
加密產業發展這麼多年,今年這個節點銷售的代幣發行模式好像確實比其它方式更適合加密。
直接在公鏈上發起的方式是最原始的 ICO 不能滿足業務長期建設的需要,使用者很容易被項目方割韭菜;直接向使用者的錢包裡面免費發送是 Airdrop 空投引起了使用者和項目方的對立;私募參與門檻高,符合咱加密去中心化廣泛參與的特徵。
只有通過這種節點銷售的模式,使用者既可以拿到比私募還要好的融資條件,而且項目方也能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何樂而不為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PANews》
- 原文作者:加密市場觀察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