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恐怖的「地址投毒」!交易員中招誤轉比特幣,近 7000 萬美元全飛了

近日,一名比特幣交易員中了所謂的「地址投毒」,並誤將高達 6,930 萬美元的資金從 Coinbase 交易所發送至詐騙地址。

近日,一名比特幣交易員中了所謂的「地址投毒」,並誤將高達 6,930 萬美元的資金從 Coinbase 交易所發送至詐騙地址。 小心恐怖的「地址投毒」!交易員中招誤轉比特幣,近 7000 萬美元全飛了


小心恐怖的「地址投毒」!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不斷發展,在這片黑暗森林中,各種詐騙手法、駭客攻擊也曾出不窮,根據 FBI 網路犯罪報告,單單 2023 年的加密貨幣詐騙,就造成投資人近 39.4 億美元的損失,佔全年投資類型詐騙的大宗。 

而近日,一名比特幣交易員就中了所謂的「地址投毒」,並誤將高達 6,930 萬美元的比特幣,從 Coinbase 交易所發送至詐騙地址,導致資產暴跌近 97%,錢包最終只剩下 160 萬美元。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在最新的推文中證實了這件事,而其實所謂的「地址投毒」已非新聞。


「地址投毒」是什麼?為什麼中招?

「地址投毒」究竟是什麼?其操作方式很簡單——犯人透過不斷向用戶的帳戶發送小額資金,利用不少人在轉移資金時會貪圖方便和快速,直接透過「歷史紀錄」中最近一筆交易地址發送的習慣,誘使被害人轉移資金到詐騙犯的錢包中。 

錢包安全公司 Trezor 在報告中介紹了這類型的騙局,除了發送小額資金外,更精明的詐騙犯甚至會透過創建「虛榮地址」來投毒,意即帶有特定字元的自訂地址,嘗試讓該地址看起來與用戶經常交易的地址相似,以此降低用戶防備。 


檢查地址、交易授權很重要

同樣的投毒類型還包括發送詐騙代幣、詐騙 NFT,這類型的投毒會向你的錢包發送特殊資產,當你因為貪心而嘗試賣出、交易時會需要經過授權,而授權的過程中,很可能就將錢包的所有權交給駭客。 

在同類型詐騙手法日益更新的情況下,在每次轉帳、交易前確保萬無一失顯得格外重要。 

《加密城市》也提醒各位市民,即使交易看起來是合法代幣,在進行錢包簽署之前務必仔細檢查,在發送資產時,也必須反覆確認發送地址,來確保資金安全。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icon

參考資料

+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加密詞條庫

- 比特幣(BTC)
- 以太幣($ETH)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小心恐怖的「地址投毒」!交易員中招誤轉比特幣,近 7000 萬美元全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