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幣安上幣困境!新幣上市作假刷量沒懲罰,如何改變現狀?

分析認為,幣安的上幣困境是必然結果,並指出在 Crypto 項目解決「無收入」問題前,上幣無意義,並提倡停止上幣的方案。

icon
AI 文章總結
閱讀
幣安-上幣困境-Crypto-解決方案

我也不怕得罪人——「幣安上幣困境」是必然結局,且救贖方案非常殘酷。


一、傳統上市 vs Crypto Listing

傳統公司上市的最重要兩個目的:

  1. 再融資並擴大生產;
  2. 背書;兩者都是為了讓企業獲得商業競爭優勢,進而為自己 & 股東創造更多利潤。
  3. 創辦人和投資人退出;
  4. 激勵員工;

前者是真正的福利,並且鼓勵社會上更多商業誕生;後者通過增加員工忠誠進而獲得商業優勢。

重要性 1 > 2 > 3 > 4

這就為什麼過去大家總講「資本會自我繁殖」,因為一切目標終結於:通過商業優勢賺更多錢。

而且,很多公司甚至不想上市,比如字節跳動,比如華為,因為人家自己賺錢已經足夠,不再需要通過再融資擴大商業優勢。

敝產業的殘酷的事實大家都清楚,Crypto 項目,99% 的項目根本不賺錢。

擴大商業優勢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壓根「不存在」。投入再生產毫無意義,投入越多,損失越大。

那麼只剩下目的 3、目的 4,即創辦人、投資人和員工的退出。


二、福利與義務

傳統上市有苛刻的要求和義務:

上市前:要有有實力的保薦機構做 IPO,這一步至少要證明創辦人和商業模型沒太大問題,讓創辦人知道這個機會昂貴,不要亂搞;保薦機構也極度珍惜自己的羽毛(牌照),不會使用過分的盤外招。

但是,Crypto 協議的問題就在於,它享受了傳統上市的福利:投資人退出 / 激勵員工…

它卻沒有承擔任何傳統上市的義務:

Listing 前,項目方沒有保薦機構,很多創辦人壓根沒有意識到 Listing 這是個嚴謹的事。相反,大家都是匿名項目,又壓根不考慮未來再生產。

那麼——賄賂 / 作假 / 刷量 / 騙,一切招數,當然是「應出盡出」,因為不會獲得懲罰!


三、不會獲得懲罰

詳解幣安上幣困境!新幣上市作假刷量沒懲罰,如何改變現狀?
圖源:PANews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會獲得懲罰;

不會獲得懲罰

不會獲得懲罰;

項目方不會獲得懲罰,交易所員工不會獲得懲罰,交易所自己更不會獲得懲罰。

3.1 項目方

項目方受到最重的懲罰,就是被交易所拉黑。

但是拉黑又算得了什麼呢?

套用一個經典的幻想問題,假如你面前有一個紅色按鈕:

  • 50% 機率獲得 1,000 萬;
  • 50% 機率再也按不了這個按鈕了;

你按麼?你特麼的馬上按 100 次——這算個雞毛懲罰?

3.2 交易所員工

你可以說幣安、Coinbase 對於受賄員工有懲罰——批評、開除,甚至理論上追究法律責任。

但是,取證太困難了。Crypto 是世界上最難以追蹤的資產,這可是連俄羅斯、伊朗和北韓都在使用的資產。要知道,我們產業在隱私方面的基建是世界第一的:

我聊天使用 Signal 或者 TG 隱私聊天;

我交易使用一些跨鏈橋,甚至混幣器;

我出金使用一些不需要 KYC 的三線交易所。

就算國際刑警親自調查,也未必能破解。你的區區一個交易所的內審部,憑什麼敢妄言解決貪腐?

而且貪腐實施也很極其隱蔽:

在交易所內部美言兩句,在項目方會議上指點兩句就行了。

甚至,你只要在領導被資訊繭房時——選擇默不作聲而不是刺破,就完成了賄賂的全過程。

所以,正如 Jocy 講的,項目方專門賄賂交易所老闆關注的 KOL。你的交易所內部的錦衣衛,哪怕陳立夫再世毛人鳳復活,再也解決不了,這是無解的陽謀。

3.3 交易所本身

我們把交易所想象成一個實體。

上線一個幣先跌 90%,一年後再跌 90%,相比上線一個十倍幣而言,無非前者少賺錢,後者多賺錢而已。

是的,你發現了,交易所上垃圾幣,甚至還是賺錢的,不會虧錢。

而口碑上的懲罰壓根無法量化,交易所裡也不會設立一個部門來專門統計口碑變化,得罪領導又得罪同事,還沒有油水,沒人會做。

所以,這算什麼懲罰?上一個垃圾幣,懲罰就是「少賺一點錢」?

這算懲罰麼?


四、財務揭露

傳統公司上市後,定期揭露財務報表,而且還要數不清的做空機構和散戶去扒著財報看。

舉個我們都知道的例子,由於普華永道接了恆大這個單子,至今還被罵得不能自理,而且更關鍵的,普華被監管開出了 3.2 億元的巨額罰單。

詳解幣安上幣困境!新幣上市作假刷量沒懲罰,如何改變現狀?
圖源:PANews

但是,Crypto 項目上市後,還別說沒有財務揭露,鏈上國庫裡的資金去向都很難明確。

項目方可以任意支配減持獲得的錢,可以去買豪宅,去辦遊艇趴,去談戀愛,甚至去研究長生不老,唯一確定的,就是不會去復投擴大再生產。

這是問題關鍵——Listing 之後,減持 / 套現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問題是套現之後不復投生產,這是就是失血循環。


五、解決方案

症之切,疾之深,唯有:停止上幣、停止上幣、停止上幣。

在 Crypto 項目沒有徹底解決「壓根沒有收入」問題之前,上幣沒有任何意義:

上一個直接跌 90%,就是快速割一切使用者;

上一個先拉 10 倍,在頂部再套住,是幫聰明使用者割傻使用者。

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只不過後者面子好看一點,算是憑本事割的,所謂「給過機會了」。

警告:如果交易所繼續採用現有的上幣策略,逐步被 DEX 侵蝕甚至取代,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有一天,Telegram Bot 拿到 BN CB 和 UB 的 5-10% 市佔率我都絲毫不意外。

-------- 分割線 --------

下面進入幻想時間:根本解決方案:設置兩個站點,主站 + 社群站。

詳解幣安上幣困境!新幣上市作假刷量沒懲罰,如何改變現狀?
圖源:PANews

【主站】 逐步收縮

立即停止上幣,如果激進點,還要逐漸末位淘汰下架之前的代幣。

【社群站】 新設

新設的社群站採用 DEX 模式,即註冊制,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公平上幣。

試問,Uniswap 或者 Raydium 每天上幾萬個代幣,什麼時候被罵過?

Hayden Adams 什麼時候被人賄賂過?特麼 Alpha Ray 連名字都假的,更沒人需要給他創造資訊繭房。

可能會陣痛,但是好處是:

未來,上幣安,上 Coinbase 不再是項目方的退出終點;而是開始奮鬥,立志做出立志做出牛逼應用的起點(否則賺不到錢)。

價值發現完全交給社群,而不是上幣組或者投資部。註冊制可以完美解決「為什麼 BN 總是最後一棒」的問題。

如果裡面有 Crypto 明日之星,它一定不會錯過。

而裡面的垃圾幣,也永遠不會通過不公平的手段騙到更多人。

期待這一天,這個決定是偉大而殘酷的。

然而一旦成功,甚至可以一舉逆轉整個產業的風氣,停止 To 幣安和 To Coinbase 風潮,進而誕生真正的如 ChatGPT 一般的 killer app。

永遠不要違背人性;

永遠不要違背商業規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詳解幣安上幣困境!新幣上市作假刷量沒懲罰,如何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