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STEPN》後沒有其他鏈遊「跑出來」?拆解業界當前2大困境!
遊戲 2023.07.12
為什麼 Stepn 之後還沒有另一個 gamefi 跑出來?一個是仿盤居多,趕窗口期快上,創新不夠,沒有能力吸引外部體驗用戶,圈的都是幣圈用戶;另一個是和宏觀市場有關⋯⋯

1、商業邏輯最本質的,是看服務的對象是誰,以及最終要賺誰的錢/哪部分人的錢?
2、Stepn 帶來的正向意義,是靠產品裂變性,吸收大量圈外用戶入場,賺的是 web2 人的錢;
3、Axie 的負面啟示是過於依賴 YGG 等打金公會,反而缺少了外部產品體驗型用戶;
4、雖然 Stepn 自身也有問題,但賺錢模型的用戶框架是正確的。那賺的就不是打金,也不是幣圈的老玩家們,而是外部性體驗用戶的錢;
5、公會/工作室/crypto native 群體,(《加密城市》補充:crypto native 加密原生人士,指的是那些在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領域中,具有深入理解和參與的人),他們來到幣圈,第一天就是為了賺錢,這是該圈子的特性,哪怕原神過來,如果他們覺得賺錢效率不高,也會跑去效率更高的平台,總是流向賺錢效率更高的地方;
6、為什麼 Stepn 之後還沒有另一個「鏈遊」跑出來?一個是仿盤居多,趕窗口期快上,創新不夠,沒有能力吸引外部體驗用戶,圈的都是幣圈用戶;另一個是和宏觀市場有關,且在輿論負面影響下,大量外部的用戶不願意進來;
7、一個遊戲產品,一定要有它的體驗型用戶,為了體驗,他們是願意付費的,這是遊戲行業的規律,但這部分用戶不在 crypto 圈子裡,一部分是因為場景和心態的影響,他們也不太願意為體驗付費,當然這也和產品有關係;
8、fully onchain game (全鏈遊戲)問題在哪裡?它對 web2 外部用戶來說,門檻偏高,不容易進來。但如果只服務單純的幣圈用戶,那就要滿足他們的賺錢效率導向。但這裡有一個內捲問題,永遠會出現比你更新的平台、做出賺錢效率更高的產品來搶奪用戶。但如果拋開狹義的遊戲定義去看 defi 賽道,defi 在這個問題上的矛盾點顯得沒有那麼明顯,但如果你是 uniswap、curv、dydx,你靠協議本身就能贏取用戶了,根本不需要穿遊戲的外衣,因為 native 用戶不在乎這層外衣,只追求協議本質的賺錢效率,而外部用戶即便看到你批了一層遊戲外衣,仍然會覺得進入門檻太高;
9、今天的鏈上日活用戶太少了,3,000 個賬戶還沒去重,能容下多少平台 player,更不考慮到黑暗叢林的野蠻競爭。我們還是要心懷大海,讓更多用戶進來。2.5 的本質就是通過場景讓更多 web2 用戶來 web3。今天一個意識形態的分裂是,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把 web2 和 web3 對立起來,就和我們把 AI 和 blockchain 對立起來一樣,但其實不是。做一個新的有創新性的產品,讓最廣泛的用戶進來,通過一些增值玩法,逐步滲透,不用急於期待轉化率太高,而是把整個產品用戶池子先搞大。然後就是期待牛市市場的共同教育。如果你相信區塊鏈的趨勢不可逆,年輕用戶對加密元素文化的認同感不可逆,這是唯一正確的場景化路徑。當然,全局獲客需要先獲得融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及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