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領域,他被簡稱為 CZ,是該行業最具統治力的參與者之一的負責人。
Binance 首席執行長兼聯合創辦人趙長鵬僅用了五年時間就將他的公司(於 2017 年成立)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擁有 9,000 萬客戶和約 760 億美元的日交易量,超過了美國加密貨幣巨頭 Coinbase。
但幣安也成為加密領域最具爭議的公司之一。它被指責為「黑客、欺詐者和毒販的中心」。該公司被禁止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市場運營——美國,他們在那裡有一個獨立的實體 Binance.US,在 Binance 的幫助下運營。另外一個國家則是 Binance 起步的國家。
儘管幣安在成立後不久就不得不放棄其原籍國,但批評者仍將交易所描述為他們的工具。CZ 出生於那裡,但在加拿大長大,是一名歸化加拿大公民,在一名記者在 Twitter 上詢問一名被指控為間諜的 Binance 員工後,他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談到了這一指控。
在接受 Protocol 采訪時,CZ 談到了為什麼他覺得有必要解決這些指控,最近幣安處理 USDC 穩定幣的方式引發的爭議,以及他對持續推動更多加密貨幣監管的看法。
穩定幣政策
Benjamin:你為什麼要下架 Circle 的 USDC?有人將其描述為非常激進的競爭舉措。
CZ:那是用詞不當。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將 USDC 下架。人們依然可以從 Binance 存取 USDC。只是當他們存款時,我們會自動將它們轉換為 BUSD。我們以 BUSD 的方式整合了所有的流動性。當人們完成交易,他們想提現時,他們可以提現 USDC 和其他穩定幣。所以不是退市。這是一個誤解,我們不知何故沒有很好地解釋這一點。
Benjamin:為什麼你不對 Tether 做同樣的事情呢?
CZ:對於 Tether,我們不知道它脫鉤的風險有多大。我們與 Circle 建立了商業關係,以一對一的掛鉤進行轉換。我們與 Circle 達成了一項協議,我們非常有信心可以一對一地交換該協議,而對於 Tether,我們沒有這個商業協議。所以 Tether 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黑匣子,我們不能確保一對一的轉換對於我們來說是無風險的。
Benjamin:與 USDC 的這一舉措是與 Circle 協調後的結果嗎?
CZ:是的,我們正在與 Circle 進行交流。我們提前通知了他們。他們覺得這沒有問題。這只是消息傳遞。許多人誤解了消息傳遞。
Benjamin:您如何看待穩定幣市場的發展方式?對 CBDC 的推動正在獲得動力。中國有自己的數字人民幣。美國也在推動數字美元的發展,您認為幣安在這一趨勢中的作用是什麼?
CZ:我認為我們本身並沒有真正的角色。我們只想為用戶提供盡可能多的訪問權限。我們目前無法使用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所以我們無法與之集成。我們也不知道美國的數字美元會是什麼樣子。理想情況下,希望我們可以直接與它集成。我認為這是保持美元全球主導地位的最佳方式。
央行數字貨幣與穩定幣略有不同。大多數央行數字貨幣將獲得更多的許可和跟蹤,而對於今天的穩定幣,它更加無需許可。因此在不同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間轉移更容易。我從根本上相信,我們擁有的選擇越多越好。
監管
Benjamin:加大監管力度,尤其是在美國,您最擔心哪些規則、法律或建議?
CZ:在監管方面,我認為更多的監管肯定是好的——監管更加清晰。業內人士知道該怎麼做。消費者知道會發生什麼。還有更多的許可。還有更多的監督。所有這些都很好。
但並非所有法規都是好的。比如印度的每筆交易稅。我相信美國實際上是相當不錯的。在美國,銀行與加密貨幣交易所合作得很好。總的來說,我認為更清晰通常是好的。其他政府,如法國、迪拜,他們正在推進相對友好的法規。
Benjamin:你能談談 Binance.US 嗎?它是一個獨立的實體,但很明顯它隸屬於 Binance。
CZ:Binance.US 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但它使用 Binance 產品和技術。它也使用品牌。我是 Binance.US 的董事會成員。但除此之外,團隊相對獨立。
美國有一套非常不同的法規和商業環境。美國是一個大市場。因此,我們顯然希望 Binance.US 能夠繼續提供美國最好的產品。今天他們提供的產品非常不錯,但與 Coinbase 相比仍然小得多。希望這會增長。
Benjamin:我想重溫一下你最近寫的那篇博客,你能否詳細說明為什麼該記者詢問了這樣一個冒犯的問題?你提到了一場攻擊幣安的活動。
CZ:有一種普遍的說法,尤其是在美國,Binance 是一家中國公司,我想主要是因為我看起來像中國人。我確實在中國度過了很多年。幣安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首先從上海開始。
所以,美國對我們有這樣的認知和看法是不奇怪的。但我們在華盛頓的遊說界聽到「Binance 由某個黨經營」、「Binance 是間諜」這與事實相去甚遠。
我們想說,不,我們不是那樣的。陳光英是原創始團隊之一。但她不是核心高層。我們聽到很多關於她的謠言,說「她是某個團體的成員」。所以我們想澄清這一點。差不多就是這樣。
Benjamin:你寫道:「僅僅身為某國人、擁有某個族裔血統或從某國移民,不應該是一個人一輩子都必須佩戴的標簽。」這對你個人有什麼影響?
CZ:我在加拿大長大。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我對國際城市或國家非常滿意。新加坡也是這樣。新加坡國內有很多移民。所以我覺得很舒服。實際上,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對種族、種族、膚色這類東西非常不敏感。
直到最近,我們的團隊才不斷告訴我,有一種強烈的說法,尤其是在華盛頓特區,說 Binance 是一家中國公司。隨著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許多人給我們貼上了另一家同名公司的標簽,字節跳動,它是一家中國公司。它的總部設在北京。他們在北京有一個龐大的團隊。所以我們經常被混為一談。
Binance.US 融資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你和某國政府有關係嗎?那裡的記者有很多這樣的問題,它們一直在發酵。所以我們看到記者在博客和推特上寫了這些。所以我寫了一篇博客,希望直接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我們就可以消除任何擔憂。我們不是中國公司。我是加拿大人。我已經成為加拿大人 33 年了。這就是我們。
Benjamin:你聲明的另一面是,它也可能被包括亞裔美國人和亞裔加拿大人解釋為你對你的中國傳統和身份的拒絕。我想知道你是否也可以談談這一點。
CZ:這絕對不是否認我的種族。相反,我很自豪能夠由華人領導一個行業領先的組織。我一直為此感到非常自豪。我知道這可能是一個問題。在發布該博客之前,我們實際上已經討論過它。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關於這些方面的負面評論。至少,我沒有。
Benjamin:您的團隊提出了哪些擔憂?
CZ:我們實際上有一支龐大的亞洲團隊。我們的很多用戶都是亞洲人。這正是你所描述的:他們會不會因為我們說的「我們不是中國人」而感到疏遠。我想,看,我們應該陳述事實。我只是陳述事實,我們應該搶在謠言之前。我們為我們的種族感到非常自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公司是一家中國公司。
加密市場
Benjamin:顯然,加密貨幣的演變和增長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然後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競爭的國際地緣政治背景下發生的。幣安計劃如何應對這一現實?
CZ:Binance.US 在美國,Binance.com 為世界其他地區提供服務,只要我們能提供服務。我們不講政治。我們不支持也不反對任何國家。
Benjamin:對您而言,市場低迷中最艱難的部分是什麼?什麼讓你感到驚訝?
CZ:老實說,它一直是教育的組成部分。關於加密的誤解太多了。每當發生負面事情時,「哦,加密貨幣很糟糕。」當 Netflix 的股價下跌 70% 到 75% 時,人們不會說「股市不好」。他們只是說,「Netflix 很糟糕。」 當一個項目失敗時,他們會說,「哦,整個加密生態系統都很糟糕。」他們不會只說「那個項目」。
在這個行業的早期階段,總是很難糾正的教育和誤解部分。但我認為隨著行業的成熟,這將自行解決。我們正在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斷教育人們。
Benjamin:據報道,幣安正在對福布斯進行投資。那是什麼狀態?你能談談做出這項投資的決定嗎?
CZ:據我所知,這項投資正停滯不前。當時,福布斯正在做一個 SPAC 上市,所以我們打算參加。但 SPAC 上市並沒有發生。據我所知,我認為還沒有真正發生任何事情。我沒有密切參與。
該投資背後的論點是,我們希望選擇傳統行業,關注不同的行業,並在這些行業中選擇一兩個參與者,對它們進行投資,幫助它們進入 Web3,采用加密貨幣,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發行 NFT。如果我們能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它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希望通過這些新模型,他們得到更好的資金,從而賺更多的錢。
我們想發展這個行業。當行業發展時,幣安會受益,因為我們是最大的參與者,擁有最大的交易所。所以這是一種論點。
我們看了福布斯,這是一家媒體公司。我們看了推特,這是一家社交媒體公司。我們還研究了遊戲、電子商務和許多其他領域。所以我們仍在關注它們,但其中許多交易並不小。所以需要時間。
Benjamin:告訴我你第一次遇到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情況。
CZ:它實際上發生在一場撲克牌局上。我和正在成為 BTC 中國首席執行官的 Bobby Lee 一起玩撲克。那是在 2013 年,一場非常友好的小額撲克遊戲。
第二天,我約他吃午飯。他說:「CZ,你應該將你持有的 10% 的資產兌換成比特幣。歸零的可能性很小。10 倍的可能性更高。如果是 10 倍,你的淨資產就會翻倍。」我當時想,「好吧,這很有道理。」那是我開始更認真地了解加密貨幣的時候。我為了比特幣賣掉了我的公寓。
Benjamin: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讓 2 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價值縮水的崩盤。在世界不同地區,局勢更加緊張。考慮到這一切,您在行業中最擔心的是什麼?
CZ:我認為這只是人才成長的問題。我們可以進入這個行業的開發人員越多,這項技術就越有效。但這項技術需要時間來發展。計算機不只是自行發展。有成千上萬、數十萬或數百萬人在計算機的不同部分工作——芯片、CPU、內存和互聯網。我們仍處於區塊鏈世界的 TCPIP 階段。我們仍然在談論共識機製。我們仍在談論技術人員的東西。
只要有更多的開發人員來構建不同的應用程序、構建不同的工具,這個行業就會繼續發展,人們、更多的企業家就會進來。
對我來說,最大的風險是監管規定你不能在這個領域進行創新。但幸運的是,世界上有 200 個不同的國家。說這種話的國家通常會被甩在後面,他們的經濟會長期受到影響。我們看到更聰明的國家已經采用了這一點。所以這不是導致我擔憂的原因,但這是我們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之一。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PA News》
- 原文作者:Benjamin Pimentel
- 原文編譯:Colin, SevenUpDAO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