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 變 .eth!ENS NFT 大賣,是區塊鏈未來還是泡沫?

.eth 註冊風潮讓許多投資者好奇,究竟 .eth 是什麼?與 .com 相似嗎?是否也會泡沫化?

.eth 註冊風潮讓許多投資者好奇,究竟 .eth 是什麼?與 .com 相似嗎?是否也會泡沫化? .com 變 .eth!ENS NFT 大賣,是區塊鏈未來還是泡沫?

.eth 註冊熱潮再起

OpenSea 數據顯示,以太坊域名服務 ENS NFT 近七日交易量為 6,853.66 ETH,超越了知名藍籌《無聊猿》,成為上週全球交易最熱門的 NFT。DUNE 數據也顯示,上週 .eth 域名的註冊量成長了 216%,許多人搶著註冊中文與 emoji 域名。

不過, ENS NFT 沒有賦能也沒有路線圖,甚至沒有發行量上限,但在一些 DAO 的推動下,卻依然成為上週 NFT 市場的寵兒。這也讓許多投資者好奇,究竟 .eth 是什麼?與 .com 相似嗎?它是否也會走向泡沫?本文將解答三個疑問,帶你輕鬆了解 .eth 熱潮:

問題一:.eth 是什麼?

.eth 是以太坊域名服務 ENS(Ethereum Name Service)提供用戶創建的區塊鏈域名。在區塊鏈的世界中,用戶需要使用加密錢包地址訪問各種去中心化應用,但這些地址都由數十位英數組合的字元組成,不僅很難記,也很難被其他用戶識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ENS 透過 ERC-721 代幣標準(也是 NFT 使用的技術),提供將錢包地址鏡射成自訂域名的服務,因此用戶可以得到獨一無二的 .eth 的域名,對應持有的錢包地址。以太坊創辦人 V 神就擁有一個 Vitalik.eth 的域名,並稱 ENS 服務是「區塊鏈的電話簿」。

.com 變 .eth!ENS NFT 大賣,是區塊鏈未來還是泡沫?
圖源:Infostor

2021 年 NFT 風潮席捲全世界,當時 ENS 也開放用戶將域名上傳到 NFT 市場拍賣。ENS NFT 在今年造成兩次熱潮,分別是因為 4 月底有一個三位數社團「10 Club」炒作3位數 .eth,以及 7 月初一些社團炒作中文與 emoji 域名。

以太坊域名 ENS NFT 又爆紅!一週註冊量暴漲 216%

問題二:.eth 跟 .com 相似嗎?

在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當年的 .com 究竟發生了什麼?.com 泡沫一般代稱 1995 至 2000 年左右發生的大量投機事件。根據歷史資料, 1993 年第一個全球資訊網(www)出現,引起大眾的注意,但直到 1995 年才被大肆炒作。

當時的年輕人迷戀我們現在熟悉不過的「電商」與「雙向即時通訊」的概念,也積極投資 dot-com 相關企業。有研究指出,當時冠上 dot-com 名稱公司的股票,比同類型但沒冠名的公司,股價上漲了 125%。

.com 變 .eth!ENS NFT 大賣,是區塊鏈未來還是泡沫?
圖源:Dreamstime

2000 年 3 月,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到達 5,132 點高峰,隨後發生了日本經濟衰退的新聞(日本泡沫經濟時期),而美國在當年 2 月也宣布可能要大幅升息的新聞,造成大量投資者恐慌拋售。短短兩年內,那斯達克指數下跌了近 77%,許多冠名 dot-com 卻沒有實際作為的公司,也快速在泡沫中消散。

將 .com 泡沫套用至現在的區塊鏈、.eth 的風潮,其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方便理解,可以參考下表:

 .com(網際網路).eth(區塊鏈、Web3)
有領先時代的新技術O(全球傳輸、電商)O(比特幣、智能合約、NFT、鏈遊等)
出現大量註冊域名風潮
出現大量風投積極投資
在媒體、電視等多媒體大量曝光
上漲幅度極大,波動極端
大幅上漲前發生大幅度降息O(1998 年代聯準會 7 週內連續降息 3 次)O(因新冠疫情,聯準會於 2020 年連續降息至接近 0% 水準)
泡沫破裂前發生大幅度升息O(2000 年連續升息 6 次)O(今年目前已升息 3 次)
未經歷過牛熊,只有一次拉抬便泡沫X(2013、2018 比特幣都遇過大幅度回調,有看似規律的牛熊週期)

問題三:.eth 會是下一個泡沫嗎?

從上表來看,新技術+大量資金湧入是 .com 熱潮與本次區塊鏈熱潮的共通點。不過,若追溯回區塊鏈第一個現象級應用——比特幣,就會發現區塊鏈技術已歷經超過 10 年的發展,幾乎每一輪牛市,都由新的應用領導。而且,在本輪牛市之前,比特幣就曾被稱呼為「鬱金香泡沫」,但依然沒有歸零。

與前幾輪牛市比起來,這次加密貨幣相對更出圈,也面臨了必然的監管問題。加密貨幣交易也終於從所謂的「場外交易」、「無掛牌交易所」演進到「比特幣 ETF」與「合規交易所」。

其實,本輪牛市真正的資金狂潮早在先前的比特幣、狗狗幣炒作,以及鏈遊、NFT 上消磨殆盡。近期流行的 .eth 註冊風潮,反而像是「文藝復興」。透過社群炒作,鼓勵投資者買下「獨一無二」的 Web3 域名。以 .com 的例子來看,確實有人在當時買下域名後,之後幾年透過出售域名而發大財。

.com 變 .eth!ENS NFT 大賣,是區塊鏈未來還是泡沫?
圖源:IONOS

不過,.eth 與 .com 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例如,.com 只能註冊英文+數字的域名,.eth 卻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讓用戶註冊各國語言、emoji、特殊符號域名,而這些域名都可以用來鏡射持有者的加密錢包,塑造一個去中心化身份。

即使有中心化交易所、ETF、加密錢包等方式降低大眾進入 Web3 世界的難度,但 Web3 依然「很難理解」。因此,.eth 要正式接軌未來,取決於以太坊能不能走到最後,成為數十億人使用的 Web3 網路。

參考 IE、Yahoo 等入口網站最終都被 Google 取代的例子,或許以太坊也可能面臨同種局面。但投資者也不用過於恐慌,.com 泡沫時期有多家公司倒閉,但也留下了微軟、亞馬遜、PayPal、蘋果等市值極高的科技巨頭。

免責聲明:以上分享不做投資建議,請永遠記住 DYOR(投資前自己做好功課)!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icon

參考資料

+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com 變 .eth!ENS NFT 大賣,是區塊鏈未來還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