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當小白?不看這 7 個指標,你買的 NFT 有 9 成會虧錢
在 NFT 市場,每天都有上百個項目誕生,如果不想買到 JPG,那麼你應該要知道這些 NFT 指標。

如何在瞬息萬變的 NFT 市場獲利?
在龐大的 NFT 市場,每天都有無數項目誕生。許多新手剛開始肯定看得眼花撩亂,甚至買到不少的 RUG 項目(跑路項目),手中的 NFT 淪為 JPG 圖片。
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值得鑄造(Mint),或是在二級市場購買呢?最重要的就是數據,如果不看數據就想買 NFT,會很容易虧損。
先前我們曾介紹過許多 NFT 市場必看的實用工具,在購買之前先看看這些工具為你整理的指標與數據,才能把虧損的可能降到最低。
我們也為加密城市的讀者們準備了以下 7 個必看的數據:
1.交易量與流動性
在 Opensea 中,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看到項目的即時交易量。 一般來說,當一個有潛力的項目剛上線時,通常會產生一波較高的交易量。若你發現項目的市場交易量極低,或甚至沒有交易紀錄,就千萬不要購買。交易量低就代表,買入後想要賣出的難度就會更高。
2.鑄造速度與熱門項目
我們可以從 ICY TOOLS 中發現正在鑄造的熱門項目。透過右上角的時間分類,我們可以調整觀察不同時間斷的鑄造數度與數量,下方我們也可以看到總共已鑄造數量,以及持有人數。
不過,單看鑄造速度仍無法判斷好項目。若鑄造速度極快,但只由少數人持有,那很有可能是項目設下的陷阱!
3.地板價
在 ICY TOOLS 中,我們點進項目介面後,可以在資訊欄下方看到這些數據,有單日總交易量、總銷售量、當前地板價、單日地板均價。
判斷地板價的價值比較容易:地板價比 Mint 價格(發行價格)還低就不要 Mint,這代表項目已經跌破發行價。即便地板價比 Mint 價格高,若是交易量顯示根本賣不出去幾張,也建議放棄。
4.社群活躍度
購買項目前,建議先進入項目社群 Discord(DC) 或推特等社群上觀察。
DC 方面,我們可以進到聊天頻道,觀看大家討論的內容以及訊息量,若是沒幾個人在聊天,顯示項目可能熱度不足。此外,在 DC 上我們也可以觀察項目方更新的速度與公告的頻率、內容,甚至是官方 MOD(社群管理員) 在聊天時發言的內容。
舉個例子,筆者曾經遇過對持有者非常不客氣的 MOD,該項目最後因失去社區支持而死亡。
推特方面,可以觀看項目方的追蹤人數真實性、推文中社群的按讚、轉推、活躍度,是否有大 V 或知名項目追蹤回應等。
5.合約問題
許多項目在準備鑄造時聲勢浩大,卻因鑄造時出現合約問題而死亡,若看不懂智能合約,建議鑄造時可以直接看看社群對於鑄造的即時反應。
6. 供應量
供應量是指 NFT 發行的總數量。NFT 的供應量經常會影響收藏品的價值。一般來說,供應量高的 NFT 往往要拉升地板價時難度更高,供應量低的收藏品通常會有較高的地板價。
儘管數量與價格的關係並非絕對,最終價格依然取決於持有人的 HOLD 程度和 FOMO 程度。但若是看到總量極高的項目,或甚至沒有上限的鑄造,就必須做好獲利可能性較低的心理準備。
7. 項目資訊、故事、路線圖與理念
這項指標比較屬於在前期或鑄造前加入項目時,若有多餘的時間不妨研究一下項目的路線圖與故事,千萬記得一句話:「投資就是看不懂的不要玩。」
如果你再怎麼認真研究都看不懂項目方想幹嘛,或是項目方開出的承諾與路線圖都虛無飄渺,建議審慎評估該項目。
最後,遵循指標不 FOMO!
以上 7 種是較為基本的判斷方式,當然許多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 NFT 市場中獲利,但若能遵守以上這 7 個基本的判斷方式,再踏入 NFT 市場時肯定能夠降低虧損的風險。
最後謹記一句話,幣圈賺錢的機會很多,一個項目不適合還有下一個可能,千萬不要讓任何 FOMO 情緒影響自身的判斷!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