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 市值狂蒸發!報告揭背後原因:大投資者紛紛脫手釀潰堤
金融 2022.06.02
5 月上旬全球第三大穩定幣 UST 及其關聯貨幣 Luna 價格崩盤,在幣圈引發震撼,如今有研究機構發表報告,揭露這起事件的真正原因。

前陣子,全球第三大穩定幣 TerraUSD(UST)突然崩盤,上百億市值在短短幾天內蒸發殆盡,這一場令所有幣圈人士心有餘悸的大地震,近日有評論指出,背後原因並不是有心人士的攻擊,很可能只是部份投資者無意間的調整導致。
穩定幣 UST 及其關聯貨幣 Luna 在今年 5 月 10 日前後突然與美元脫勾,維繫價值穩定的機制失靈,導致兩三天之內暴跌超過 90%,原先兩者總計超過 400 億美元的市值瞬間消失。
這起事件嚴重打擊眾多加密貨幣投資者的信心,甚至讓最大穩定幣 Tether 一度與美元脫勾,也被認為是近來加密貨幣市場走下坡的原因之一。然而當時卻沒有人知道這起大崩盤的確切原因,有人猜測可能是有心人士對 UST 發動的攻擊。
區塊鏈分析平台《Nansen》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他們的研究顯示,穩定幣 UST 的崩盤並不是因為某位駭客或有心人士的攻擊。先說結論的話,主要是少數幾個擁有大量 UST 的持有者,認為繼續保留 UST 的風險太大決定脫手,最終導致與美元脫勾。
不過《Nansen》提到,他們其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將使得 UST 脫勾,並非有意掀起危機。
幾大投資者脫手 UST,成日前崩盤主因
「相反地,UST 與美元脫勾可能是幾個擁有大把銀彈的企業,做出的投資決策導致。」文章中指出,「好比說,遵守風險管理限制,或者總體經濟及市場情況不穩的條件下,減少分配存入 Anchor 的 UST。」
這些大頭持續在去中心化穩定幣交易平台 Curve 上,出售 UST 換取 USDC 等其他種類的穩定幣。而 UST 及 Luna 背後負責維持幣值穩定的 Luna Foundation Guard,也持續消化這些 UST 來保持價格穩定。「這種攻防一直持續到 5 月 8 日上午。」《Nansen》表示。

《Nansen》指出,UST 及 Luna 創辦人 Do Kwon 在推特上放話嘲諷後不久,UST 就開始漸漸失守。
《Nansen》指出,有四個加密錢包地址將大約 1.05 億美元的 UST 放到 Curve 上,並點名其中的加密錢包的擁有者是區塊鏈借貸平台 Celsius Network。事實上,先前就有研究機構懷疑,Celsius Network 可能是這起大崩盤的推手之一。
然而這些大投資者脫手的 UST 之多,Luna Foundation Guard 沒有足夠多的資產來穩定 UST 與美元掛勾的價格,UST 與美元兌換的價格漸漸鬆動。眾多投資者開始感到擔憂,即使用 0.97、0.98 美元等低一點的比例也要兌換美元,UST 的潰堤就再也無法阻止。
區塊鏈媒體《CoinDesk》評論,幾大投資者都認為繼續持有 UST 的風險太高決定脫手,這是因為他們從 Luna 及 UST 的基本架構中,發現了某些永遠沒辦法發揮作用的東西。事實上,交易所 FTX 創辦人 SBF(Sam Bankman-Fried)也在推特上表示,他認為 UST 顯而易見會在某個時間點崩潰。
Terra 2.0東山再起,外界卻不太買帳
UST 的崩盤過去兩週後,Terraform Labs 在美國 5 月 28 日推出了第二代區塊鏈的 Terra 2.0,包含新打造的 Luna 幣(也被部份交易所命名為 Luna2)。
然而重啟的狀況並不樂觀,根據《Decrpto》報導,剛推出 12 小時 Luna 的價格已經跌落了超過 70% 的價值,從 19.54 美元掉至 5.18 美元。目前則稍稍回升至 6 美元上下。

第二代Terra剛登場價格便直直落,顯見外界已經失去信心。
截至 5 月 30 日,第二代 Luna 也登上 7 個加密貨幣交易所,不過還沒有一家開始期貨交易,顯示對這款貨幣的前景可能還有些存疑。在 Terra 2.0 及 Luna 推出後不久,交易所幣安創辦人趙長鵬也不點名地在推特上表示,「信譽才是最終的貨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