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Punks》是什麼?它如何改變 NFT?
《CryptoPunks》是區塊鏈第一個爆紅的大頭貼 NFT 項目,也是 NFT 市場的先驅,甚至推動了後來的 ERC-721 協議的發展,可以說是「大頭貼 NFT 之父」。去年幣圈蓬勃發展,也讓《CryptoPunks》登上了蘇富比拍賣行,進入大眾視野。截至目前,《CryptoPunks》仍是區塊鏈最貴的 NFT 之一。
起源:市場先驅,推動 NFT 變革

Larva Labs 創辦人 John 和 Matt 的自畫像
2017 年,一間紐約實驗室 Larva Labs 內,兩位年輕人 John 和 Matt 設計出一款像素角色產生器,可以自動生成許多有趣的像素角色。然而,他們還不知道這個程式有何用途,甚至沒有收入,直到他們認識了比特幣、以太坊。
當年,比特幣迎來歷史上第一次 2 萬美元高價,以太坊也到達了 1,400 美元附近,許多項目蓬勃發展,還誕生了第一個爆發性的 NFT 應用——加密貓(CryptoKitties)。
在了解區塊鏈之後,John 和 Matt 便試著把像素角色帶進區塊鏈,推出了《CryptoPunks》,這些 Punks 都是 25X25 的簡單像素大頭貼,稱不上是什麼藝術大作。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幾年之後,一個《CryptoPunks》竟能賣出 2,380 萬美元。

在項目推出時,並沒有現今廣泛用於 NFT 的 ERC-721、ERC-1155 協議。Larva Labs 只能修改以太坊上既有的 ERC-20 協議代碼,勉強創造出了《CryptoPunks》,其最大發行量設定為1萬個,還在智能合約中設計了一個交易市場。
由於 1 萬個圖像實在太大,無法儲存在以太坊上,他們便將 1 萬個 Punks 集合在一張大圖上,而《CryptoPunks》代幣合約展示了每個 Punk 對應的哈希值。例如,假設你買下 CryptoPunk #1200,代表你是大圖中第 1,200 個 Punks 的持有者。
巔峰:合約出漏洞,卻賣出天價

《CryptoPunks》創造多樣人種角色
最初,《CryptoPunks》是免費的,只要你願意支付以太坊交易費用(gas)就能領取。每個 Punk 都是獨一無二的像素角色,其中有 3,840 個是女性 Punk,6,039 個是男性 Punk,剩下的是稀有的猿人、外星人與殭屍 Punk。
在 Larva Labs 團隊寫的智能合約下,許多《CryptoPunks》持有者開始熱絡交易彼此的 Punk。某日,一位賣家稱自己賣出 Punk 後沒收到錢,才讓團隊發現《CryptoPunks》合約的致命漏洞,他們在社群承認漏洞,並打算遷移到新的智能合約上,多數社群成員都支持這個改變。

史上最貴 CryptoPunk #5822 以 8,000 ETH 賣出
隨後,NFT 熱潮掀起,《CryptoPunks》登上了蘇富比、佳士得拍賣行,成為富豪的新玩具。NonFungible 數據顯示,CryptoPunk #5822 以 8,000 ETH(當時約值 2,380 萬美元)成交;DappRadar 數據也顯示,截至 5 月 19 日,《CryptoPunks》總交易量達 27 億美元,是目前交易量最大的 NFT 項目。
衰退:版權爭議,賣出心血

數位藝術家 Beeple 繪製畫作,諷刺《CryptoPunks》的版權爭議。
然而,後起之秀《無聊猿》快速崛起,虛實結合的賦能與各種空投給持有者帶來莫大的吸引力。相反地,《CryptoPunks》在帶起 NFT 風潮後就停止發展,Larva Labs 甚至與美國好萊塢代理機構(UTA)簽訂合約,《CryptoPunks》的出版及曝光機會皆被 UTA 掌握,引起社群質疑:買了 NFT 卻沒有真正擁有。
今年 3 月 12 日,第二大藍籌 NFT 項目《無聊猿》開發商 Yuga Labs 買下 Larva Labs《CryptoPunks》、《Meebits》版權,允許所有持有者複製、二創與商用,並加入 Yuga Labs 打造的「猿」宇宙。這件收購案成為了 NFT 發展的兩大里程碑,一是 Yuga Labs 正式成為目前 NFT 業界龍頭,二是確立 NFT 市場最重要的需求:開放持有者商業版權應用,才能擴大 NFT 的發展。
至此,這 1 萬個「區塊鏈龐克」已經不屬於 Larva Labs,那他們該走向何方?或許只有社群和 Yuga Labs 才會知道了。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參考資料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