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確定金管會管!暫不列特許事業、靠業者自律,和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金融 2023.03.31
加密貨幣確定由金管會納管!並以洗錢防制為基礎架構、業者自律的方式,循序漸進主要監管方針。和過去到底有什麼不同?又有哪些影響?

虛擬通貨由金管會管!暫不列入特許事業
加密貨幣由誰來管?在三月結束前,答案終於揭曉。
金管會今(30)日宣布,已奉行政院指定擔任「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之虛擬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未來將參考國際監理趨勢,循序漸進強化國內虛擬資產平台,對客戶的權益保護。
不過,暫時還不打算將虛擬通貨列為特許事業(如銀行)。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表示,未來將會參考國外趨勢循序漸進監管,同步要求國內業者「自律」配合發展。
邱淑貞強調, 虛擬資產平台業者要提高客戶信心,必須從自身做起 ,平台業者也應從交易透明度、公平性、客戶資產、平台資產分開保管、強化資訊安全等各面向,增加對客戶的保護,以提高客戶信心。
金管會確定要管!加密貨幣主管機關出爐,主委:只管支付、交易
監管循序漸進,以產業「自律」為主
去年交易所 FTX 破產後,各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皆開始針對加密貨幣產業監管有所研議。
各國目前的監理重點包括:客戶資產保管、交易公正透明、市場誠信、利益衝突管理及資訊揭露等,且各國監理法制規範仍持續發展中。
金管會表示。將透過以下三點方式,循序漸進強化國內虛擬資產平台,對客戶的權益保護。
一:訂定指導原則
金管會將依「洗錢防制法」的規定為基礎架構,以及加強業者自律、配合資訊揭露透明,訂定「管理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指導原則」。
九大指導原則包括:VASP 有關資訊揭露、商品上下架審查程序、客戶與平台業者資產分離保管、交易之公正與透明度、洗錢防制、客戶(消費者)權益保護、資訊安全、營運系統與冷熱錢包管理,及機構查核等面向提出管理架構之指導原則,加強對客戶保護,提升交易透明度,並持續落實洗錢防制執行。
二:推動產業相關協會,組織訂定自律規範
在指導原則訂定後,將請業者推動業界自律,由產業公會依據指導原則,訂定自律規範, 並且期待以大型業者帶動小型業者,引導業者強化內部控制,提升客戶權益保障。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目前國內有申報相關業者大約 有25 家,至於細項需,要再與區塊鏈大聯盟以及台灣金融科技協會二大公會進行討論。
三:與其他部會共同協力
虛擬資產涉及跨部會業務,政府各部會將共同協力合作,來強化國內業者自律成熟度,及累積管理經驗,並持續蒐集、觀察國際組織及各國主管機關的監理發展方向,來研擬合適的法制規範方向。
另外,由於近期國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生許多損失事件,金管會強調,將參考國際監理趨勢,提出對國內 VASP 管理架構之指導原則,以期保障客戶權益。
最後強調,虛擬資產價格波動大、投機性高,國人在買賣虛擬資產時,務必要審慎評估風險。
律師:自律規範應根據不同業務性質擬訂
恆業法律事務所加密貨幣小組負責人林紘宇律師認為,各國都開始進行加密產業監管,因此加密貨幣監管是有其必要性,也相當肯定金管會這次的監管方向。
目前,金管會採取業者自律規範和部會指引,最後再看國際趨勢決定要不要訂專法,林紘宇強調,目前的方向對產業發展是好的,政府也能根據國際趨勢,滾動調整產業方針。
不過, 台灣監管現在的重點之一,就在於自律規範的訂定。 林紘宇表示,目前台灣的業者業務種類差距很大,有些是大型交易所、有些可能是較小型的錢包業者,因此自律規範應該要根據不同業務性質擬訂,而不應該只有一種標準。

至於產業該怎麼落實自律規範?林紘宇強調,金管會和公會組織必須共同合作。不過,由於台灣目前沒有加密貨幣商業同業公會,也呼籲台灣需要產業同業公會來落實產業自律。
雖然,金管會目前的方針看起來力道不大,但林紘宇表示,由於自律規範還包括上下架審查、資產分離、權益保護、資安等不同的細項,還是會和過去單純只有洗錢防制有所差異。
台灣產業協會內部,也有相關規範以及譴責的力量,因此對於本次的監管方向是相當樂觀的,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好的業者落地合規。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Web3+》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