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割跟風 AI 的韭菜!派盾:有「這名字」的詐騙幣千萬不要碰
據《Cointelegraph》報導,區塊鏈資安公司派盾(PeckShield)週一(20 日)發現數十個蹭 ChatGPT AI 熱度的詐騙代幣,這些幣都使用了同一種名稱......

詐騙集團蹭上 ChatGPT 熱度,狂創 BingChatGPT 代幣
近期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爆紅,微軟最近也推出採用 GPT 最新模型的 Bing AI,成為大眾的焦點。在幣圈,也有不少 AI 概念幣因此瘋漲,但也有不少存心想詐騙的代幣大量湧現。
據《Cointelegraph》報導,區塊鏈資安公司派盾(PeckShield)週一(20 日)發現數十個名稱為「BingChatGPT」的代幣,分別建立在以太坊(Ethereum)、幣安鏈(BNB Chain)上。
根據監測,至少有 2 個 BingChatGPT 代幣被拉高出貨,下跌超過 99%;也有 3 個代幣是蜜罐騙局(Honeypot),專門用來騙走受害者的加密貨幣資產,而這些代幣的智能合約都由一個以 0xb583 開頭的地址部署。
雖然這些代幣並未在大型交易所上架,但詐騙集團仍能透過社群渠道推廣,用「代幣與微軟有關」、「保證獲利 XX 倍」等話術,誘騙單純的投資者上鉤。
Chainalysis:2022 年有約 1 萬個代幣是「拉高出貨」詐騙
其實,這類讓幣價暴漲又快速歸零的拉高出貨(Pump and Dump)加密貨幣很常見。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近期報告指出,2022 年區塊鏈共有 110 萬個加密貨幣發行,但只有 40,521 個真的有作用,甚至還有約 1 萬個是拉高出貨的騙局。
該報告還稱,2022 年投資者共花 46 億美元買了這些加密貨幣,而其行銷手法都有一定的套路,包括運用話術塑造一種 FOMO(害怕錯過)的氣氛,或給予受害者不會實現的路線規劃,甚至還可能會進行「秘密銷售」,讓受害者以為自己搶到了暴富先機。

而且,由於這些騙局大多透過網路跟社群進行,所以同一個騙子還可以連續犯罪。Chainalysis 指出,2022 年最高產的詐騙犯共發行了 264 種拉高出貨代幣,而詐騙犯的總數可能只有 445 人。不過,與 2021 年相比,2022 年的鏈上加密貨幣詐騙案已經減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市場表現低迷,討論熱度也在下滑。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