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加密貨幣要繳稅?財政部朝4面向研究,NFT、鏈遊也被盯上!
據政府研究資訊系統顯示,台灣財政部賦稅署已委外釐清加密貨幣、NFT、區塊鏈遊戲等定義,並提出分類與課稅方針等。

財政部委託會計事務所,研究加密貨幣課稅制度
據 GRB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顯示,台灣財政部賦稅署已委託會計事務所,研究「新興數位商品交易課稅可行方案」,其中一大重點是釐清加密貨幣、NFT、區塊鏈遊戲等定義,並提出分類與課稅方針等,研究期間為今年 5 月至 10 月。而《中央社》稱,報告預計在年底前出爐。
該研究摘要指出 4 大面向,除了將重點釐清被金管會定義為「金融商品」的加密貨幣之外,網路直播服務、交易等也被納入研究。同時,委託之事務所還需要檢討現行稅法,以及參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或國外各國法令等資料,提出具體的可行建議,讓台灣的稅制與世界接軌。

據《風傳媒》報導,研究人員兼會計師游雅絜指出,台灣加密貨幣課稅的課題有二:一是台灣沒有加密貨幣主管機關,二是由於加密貨幣交易特性,課稅資料難以掌握。
如果投資者大多在交易所買賣加密貨幣,那政府可考慮要求交易所提供所得稅資料。譬如,韓國政府已與當地數十家業者開會,打算在明年提出加密貨幣課稅制度;而金管會目前則將加密貨幣視為金融商品,適用財產交易所得相關稅制,採個人自主申報。
金管會無法管制境外交易所,主要朝反洗錢方向監管
國外研究機構 TripleA 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全球加密貨幣持有者高達 3.2 億人,佔全球人口數的 4.2%。而台灣也有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加密貨幣,近期全球知名交易所 FTX 倒閉後,台灣人成為官方認證的第七大受災戶。
鑒於加密貨幣交易所在台蓬勃發展,金管會也開始朝反洗錢方向監管,但對於投資者的部分,僅以保護投資者的方向監理,無法對境外交易所採取監管措施,金管會也多次提醒境外加密貨幣交易風險。
FTX 破產日本能管,台灣卻管不動?金管會無奈揭 1 原因!
因此,本次台灣 FTX 受災戶,很可能無法透過金管會為自己討公道,但台灣律師蔡昆洲建議,可以考慮參與國際訴訟。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