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幣圈天堂?新加坡擬禁止加密借貸,穩定幣也嚴管!
曾經被評為對加密貨幣最友善國家之一的新加坡,近日傳出要收緊加密監管的政策,除了擬定禁止借貸購買加密貨幣外,還計畫對穩定幣實施一系列的措施。

新加坡計劃收緊加密監管政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 10 月 26 日,在官方網站發布了兩份文件,提出了有關監管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的新措施。金融管理局表示,這次的提案,主要是針對數位資產本質上具有的「投機性和高風險」,而不得不做出的調整。
第一份文件的內容為「數位支付代幣服務擬議監管措施」,而目前在新加坡,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達世幣、門羅幣、瑞波幣等數位資產,以及 $USDT 和 $USDC 等主流穩定幣,都已經在 2019 年提出的支付服務法案 (PSA) 中被認定為「數位支付代幣」。
第二份的文件內容則是「穩定幣相關活動的擬議監管方法」,主要針對數位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DPTSP)做出規範。
禁止以高獲利宣傳以及借貸交易
在第一份有關「數位支付代幣服務」的文件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要求數位支付代幣服務提供商(DPTSP),有責任在客戶使用加密服務之前,對其進行風險知識宣導以及風險評估測試,並主動提供文件來詳細解說 DPT 服務的風險。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往後可能將不再允許 DPTSP 以高報酬和獲利的宣傳方式向客戶推銷,而是必須對其進行完整的風險宣導。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文件中提議,希望未來能夠限制債務融資和槓桿 DPT 交易,這意味著 DPTSP 此後不能再向客戶提供以信貸購買加密貨幣的服務,同時針對使用信貸作為投資資金來源的散戶,也必須拒絕交易。
穩定幣需有足夠儲備
第二份文件「穩定幣相關活動的擬議監管方法」,則主要針對穩定幣發行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無論是法幣掛鉤穩定幣(SCS)、算法穩定幣,或是任何形式的穩定幣都將列入監管範圍。
文件中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與諸如支付服務提供商、銀行等一起接受監管,遵守反洗錢和反恐法規,這意味著往後穩定幣發行商的交易流水都必須向相關監管機構披露,此外技術和網路風險管理的審查也必須通過監管機構認證。
往後在新加坡的穩定幣發行商,有義務向有關單位申辦許可證方可上市,此外還需每月接受獨立審查,並滿足監管要求。
此外,這次改變最重要的是,穩定幣發行商至少必須擁有與發行穩定幣 100% 同等價的儲備資產,並且儲備資產只能和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現金等價物或債務證券等,由政府認證的資產進行掛鉤。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