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即可買幣!Telegram 推出 P2P 加密貨幣交易功能
幣圈人常用的 Telegram 正式推出 Wallet Bot ,用戶現在可以使用銀行卡購買、交易加密貨幣。

Telegram 上線 P2P 功能
幣圈人常用的「電報」 Telegram,正式推出了 Wallet Bot P2P 交易新功能。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擔保,用戶可以使用金融卡購買加密貨幣、兌換或轉移到其他錢包。要出售加密貨幣的賣家,需在 Telegram 中發布通知,買家可自由選擇向誰購買,目前僅支援美元、歐元、$UAH、$BYN 與 $KZT 交易。
Wallet Bot 最早在 4 月推出,當時只提供 Telegram 用戶購買 Toncoin ($TON) ,並可以在聊天訊息中互相發送,而現在則開放用戶直接進行加密貨幣的 P2P 交易。為防止買賣雙方發生任何爭議,交易過程中將由交易所擔任保證人,目前僅開放 Toncoin ($TON) 和比特幣 ($BTC) 交易。
不過,儘管官方表示新功能是「完全匿名的 P2P 交易」,但用戶還是必須認證手機號碼才能進行交易,此外目前訊息發送功能依然僅限於 $TON。
Telegram 致力打造易普及化的加密交易方式
TON 是由 Telegram 創辦人 Durov 兄弟創立的區塊鏈,根據其開發組織 The Open Network (TON) Foundation 的開發人員表示,交易的賣方需要支付 0.9% 的交易費用,而買方則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開發團隊發言人表示:「 它面向普通用戶,為學習區塊鏈提供較低的門檻,用戶無需離開 Telegram 就可以購買加密貨幣,不需要透過繁雜的手續以及冗長的地址,就可以自由交易加密貨幣。」曾遭美國政府封殺,轉型去中心化社區從頭開始
2020 年,Telegram 曾打算推出官方代幣 $GRAM,但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駁回,最後被迫退還早期投資人投入的的 12 億美元,並支付 1,850 萬美元的罰款。
Durov 被迫放棄 Ton,而後來的 TON 基金會是在 Telegram 退出該項目後,由 Anatoliy Makosov 和 Kirill Emelyanenko 共同創立的去中心化社區。
TON 基金會發言人表示:「 我們的目標是將區塊鏈技術與傳統互聯網結合, 透過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推進去中心化的概念,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DNS、站點和代理。」
總的來說,Telegram 正嘗試跟上 Meta 和推特的腳步,透過一步步地完善功能來打入 Web3 市場。不過與正式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相比, Telegram 提供的功能與服務似乎相當有限。這項服務是否會獲得用戶的青睞,還有待後續觀察。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