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假徵才」!臉書應徵派單作業員慘成人頭,男中招恐關 7 年、重罰 5 百萬
近日,高雄市一名三十三歲的蔡姓男子,在臉書上應徵了一份看似輕鬆的派單作業員工作,卻沒想到不僅成為詐騙集團的幫兇,還可能吃上官司和罰金。

找工作小心「假徵才」!
近日,高雄市一名三十三歲的蔡姓男子,在臉書上應徵了一份看似輕鬆的派單作業員工作,卻沒想到不僅成為詐騙集團的幫兇,還可能吃上官司和罰金。
原來,今年 3 月份時,蔡姓男子希望利用工期空檔來賺取額外收入,於是上網瀏覽臉書的徵才廣告,無意間看到了一則「派單作業員」的徵才訊息,廣告內容看似正當,蔡姓男子不疑有他,當下就透過對方提供的 LINE ID 聯絡。
對方聲稱自己從事虛擬貨幣量化交易,最近比特幣市場波動大,交易量因此大幅增加,需要招聘代購人員,而交給蔡姓男子的工作是接受匯款後,再將資金用於購買比特幣,並轉至指定的電子錢包。
臉書應徵派單作業員慘成人頭
聽到每代購 10 萬元可以獲得 3,000 元的報酬,蔡男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機會,於是將自己的銀行帳號給了對方,並從 3 月 27 日起陸續收到五筆匯款,總額共計十六萬元。
他依照對方的指示開設錢包後,用約 15 萬元購買比特幣,然後轉至對方指定的電子錢包,他自己則留下了 4,800 元作為報酬。
然而正當他沈浸在收到報酬的喜悅中時,3 天後銀行突然通知他的帳戶被警示,嚇得他趕忙前往派出所報案。
男中招恐關 7 年、重罰 5 百萬!
警方經過調查發現,蔡男收到的 5 筆匯款中,有兩筆涉及假交友、假網拍詐騙,受害人已經報案,為此警方研判另外 3 筆匯款也很可能是詐騙贓款,受害人可能尚未報案。
蔡男因涉入此案,可能面臨洗錢防制法的相關處罰,儘管本人僅是被詐騙集團利用並不知情,但根據洗防法第二條第三項的「收受、持有或使用他人之特定犯罪所得」,最重可能面臨 7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500 萬元以下罰金。
詐騙集團經常利用求職者作為人頭戶,並通過贓款購買虛擬貨幣,試圖製造金流斷點,增加警方追查的難度。
《加密城市》也提醒各位市民,在找工作時務必保持謹慎,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高薪工作機會,只有通過合法正當的渠道求職,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權益。希望每位求職者都能提高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