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knet 空投引爭議!社群在吵什麼?回顧 2 大引風波的歷史空投事件
金融 2024.01.12
2023 年 12 月,Starknet 公佈了空投計劃,引發爭議。空投規則傾向開發者,激起普通用戶不滿。類似情況發生在其他項目,如 Arbitrum 和 SEI 空投中。空投規則一直受關注,引起爭議

2023 年整個 12 月關於 Starknet 空投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歇。
在 12 月 1 日,Starknet 官方公佈空投計劃後;緊接著又公佈了空投規則:設置了「Provisions Committee」來負責分配 9 億 $STRK 代幣。官方表示,這個組織的目的是確保代幣在多個項目和階段中實現公平、去中心化、透明地分配。並且表示計劃在 2024 年第一季度開始執行和部署的「Devonomics」計劃,從之前累積的 1,600 枚以太幣中拿出 10% 作為交易營運商費用的獎勵。其中 8% 分配給 DApp 開發者,2% 分配給核心開發者。
很多普通使用者質疑 Starknet 的空投規則明顯偏向於開發者,從而忽略他們普通使用者的利益,並且認為這是 Starknet 對於自己生態不自信的表現,生怕使用者拿了空投就跑。並且 Starknet 官方捂嘴的做法,社群也陷入了混亂。
其實除了 Starknet,此前有許多項目在空投期間都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Arbitrum:不管白貓黑貓,只要貢獻了數據就是好貓
2023 年 3 月,Arbitrum 開啟了空投,代幣 $ARB 初始總供應量 100 億枚,每年最多通貨膨脹 2%。代幣空投方面,初始總供應量的 11.62% 會空投給 Arbitrum 使用者,1.13% 將空投給構建在 Arbitrum 構建應用的 DAO 金庫。

根據公開數據,鏈上總地址數 266 萬,得到空投資格的地址數為 625,143,佔比達到 23.5%。
在 $ARB 的空投後,很多人表示自己多個地址都收到了獎勵。可見 Arbitrum 制定空投規則時,並不完全把 Bot 排除在名單外,他們認為只要是地址活躍,且貢獻了足額的交易量就有資格獲得空投。
Sei 空投輿論戰
細數 2023 年空投爭議 $SEI 一定榜上有名。
從 2023 年 8 月 Sei 公佈了空投計劃,圍繞空投規則的 Drama 事件接連不斷: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 Discord 實名驗證,一經推出,就遭社群強烈反對,後面官方迫不得已否認了 Discord 實名認證的規則。
空投規則將使用者分為兩大群體:激勵測試網參與使用者和六大公鏈活躍使用者。
首先是測試網參與使用者,根據數據有 700 萬地址參與測試網,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女巫地址。在使用者確認自己的代幣空投數量後,不少使用者感到被戲弄:地址收到的代幣價值堪堪 cover 之前做測試網互動任務時所消耗的 Gas Fee。雖然後續可以通過完成 X 任務和跨鏈任務,可以再領取 400 個左右的 $SEI,不少使用者還是心生不滿。
在 Sei 因為測試網空投規則面臨輿論每況愈下時,針對公鏈活躍地址的空投規則一舉扭轉了糟糕的輿論態勢。
Sei 基金會發推文稱:Sei 基金會將跨鏈空投的合格錢包數量從 50 萬個增加到 150 萬個,包含來自以太坊、Polygon、Arbitrum、BNB Chain、Solana、Optimism、Osmosis 鏈的使用者。空投對象直接提升 2 倍,範圍為 2023 年主流區塊鏈活躍使用者。領取規則為跨鏈資產到 Sei 網路。
地址能獲得的空投數量多少大致與兩個方面掛鈎:
- 活躍地址的判定:近一年內跨鏈操作頻繁的地址。
- 跨鏈到 Sei 網路的資產價值。
根據使用者回饋,這一部分獎勵比較可觀,並且因為空投的地址數增加,獲得了更多群體的好評。
空投直接與利益掛鈎,使用者的重視程度很高,聚集了無數雙眼睛的地方,自然會有許多爭議,從 Arbitrum 到 Sei,每一次空投都伴隨著巨大的輿論風波,Starknet 也不能避免。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News》
- 撰文:Web3 Insights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