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預言成真!AI日記軟體Life Note,讓歷史偉人當你的私人顧問
AI 2025.03.24
Life Note 是一款 AI 日記軟體,結合歷史名人思想,為用戶提供心靈陪伴與個性化智慧,並透過情緒分析與記錄功能,幫助用戶深入自我探索。

「我希望在我的一生中,能打造一個工具。這個工具不只可以讓學生讀到亞里斯多德的著作,還能夠問亞里斯多德問題,並獲得解答。」賈伯斯在 1985 年的演講,預示了未來 AI 的樣貌。
Steve Jobs in 1985 foresaw what AI will be able to do one day
40 年前,賈伯斯只能想像這樣的未來,40 年後,AI 日記軟體 Life Note 把賈伯斯的構想化為現實。
Life Note:「成為最有智慧的伴侶」
AI 日記軟體 Life Note 和常見的日記軟體相似:你可以寫下生活點滴、當下的情緒和煩惱,或者值得銘記的一刻。
只不過寫完這些之後,馬上會有「名人」回覆你。

從下拉式選單中,你可以選擇想要對話或交流的知名人物,人物包含古今中外的經典偉人,有宗教類的佛陀、耶穌基督、思想家、作家或是商業人士等等——賈伯斯朝思暮想的亞里斯多德當然也在名單內。這位人物會成為「人生導師」,陪你度過每一刻。
「Life Note 幫你找到靈魂的使命,幫你向內看探尋自己,找到每一個人的意義,才會有更有力量地創作。」Life Note 創辦人陳韋亘這麼解釋他的產品。

問題是,怎麼復刻、還原這些名人的個性、思想與個性?
Life Note 串接 OpenAI 以及 Claude 的語言模型,系統會在網路上爬梳與名人相關的資料,再將每一位人生導師劃分專業領域和適合回應的話題。在幾秒鐘內,Life Note 會完成日記分析,並找到「最佳配對」就會以名人視角寫作,生成那位名人對日記的回應,像是真的和他通信一樣。內容不乏與日記相關的個人軼事,那位名人也會給你對於目前煩惱的建議、思考方向或是對於事件的不同見解。

如果用戶輸入的日記內容和「創業」有關,系統可能會將賈伯斯、馬斯克,或是 YC 創辦人 Paul Graham 等和創業相關的成功人士,放在名人名單的高順位中。如果用戶描述因工作發作的恐慌症,系統則會請專門研究焦慮的 20 世紀心理學家 Carl Rogers 安撫你,同時提供問題供用戶反思,不過,用戶也可以照自己的需求調整對象。
這個使用情境與國外的 Character.ai 非常相似,不過先前 Character.ai 曾發生誘導青少年輕生的案例,Life Note 的聊天設定更像是以正面回饋、心靈陪伴為導向,而不是 Character.ai 純閒聊的形式。
Life Note 會自動判別使用者記錄下的每一則情緒,並以開心、冷靜、生氣、難過等 10 種情緒分類,之後再個別分解為各個微小、細膩的情緒。
另外,Life Note 儲存記憶的功能也比 ChatGPT 還要強大。當累積一段時間後,Life Note 就能夠幫用戶分析那段期間內用戶情緒。同時,頁面會顯示用戶提到特定主題、人、事、物等的情緒。陳韋亘大方分享他的頁面,「可以看到,當我在日記中寫到創業時,情緒都是興奮的,但講到科學又會冷靜下來。」

此外,如果想要單獨找心靈導師對話,不一定需要透過筆記形式,也可以像是在通訊軟體中傳訊息一樣交流。像是陳韋亘最近想要閱讀佛教經文,他就會打開與佛陀的聊天視窗,詢問推薦書單,並請佛陀告訴他應該可以從哪一本讀起,或是現在的他適合哪一本佛經。「我很喜歡和 YC 創辦人和賈伯斯聊創業,總是覺得被 inspire(啟發)!」陳韋亘也這麼說。
勇敢裸辭,找到心靈富足
或許也是因為被退學的經歷,讓陳韋亘跟賈伯斯之間有許多共鳴之處。
因為性情自由、開放,陳韋亘和台灣過去處處都管的教育體制並不相容,經歷退學後決定將轉到美國求學。在「沒有人管」的狀況下,陳韋亘反而發奮圖強考上華盛頓大學,並到柏克萊大學的研究所,除了主修的電腦工程外,他也選了許多歷史、哲學等文科課程。
在科技業工作多年、做過金融科技產品的陳韋亘發現,環境總是急促地推進生產力,希望產品可以趕快變現,不過他的本性並非如此,陳韋亘說:「我覺得,做事情可以有更多意義,或者說,我認為心靈的富足很重要。這並不代表我否定物質的富足,而是我覺得還有其他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2014 年,陳韋亘閱讀《賈伯斯傳》後深受感動,強調心靈成長的想法開始萌芽,他因此跟著賈伯斯的腳步,接觸靜坐、禪修以及冥想等等,也開始接觸許多賈伯斯的理念和素材。
經過 10 年修行,陳韋亘毅然決然裸辭、離開公司,開始思考如何結合他熱愛的科技、AI、程式,以及他在意的內在成長,來填滿被現代社會掏空的自我。
在這段期間,陳韋亘依然延續冥想的習慣,並嘗試「自由寫作」以跟內心對話,這也意外成為他創業的起點。他問自己,「我大概寫了幾個月,感覺自己的身體變輕了,每天都更有力量。是否可以把這種內在探索的方式結合 AI,幫助更多人?」
最初,陳韋亘把公司命名為「靈性的人」(Spiritual Human)。「這也符合賈伯斯的精神;他那時候做了一個『Think Different』的行銷活動,致敬所有當代最厲害的思想家,從畢卡索、披頭四到 Miles Davis(爵士巨星)啊,當代最厲害的藝術家和思想家。」深受賈伯斯影響的陳韋亘說明,「我想做的,就是致敬這些『靈性的人』。」
雖有理想,不過陳韋亘創業的前半年用戶不多,儘管嘗試不同功能,似乎還是沒有找到受眾最需要的功能。到了 2024 下半年,他收到用戶回饋,說用 Life Note 這個功能讓人生重獲希望,他才找到產品主軸。人們需要的並不只是 AI 分析日記內容,而是能夠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透過產品提供智慧。
考慮申請 YC,盼繼續提升用戶體驗
Life Note 在 Product Hunt 平台上獲得 #4 Product of the Day 的成績,顯示市場對這款 AI 日記工具的興趣。陳韋亘表示,這樣的成果完全是有機成長的結果,並未投入大量行銷資源,而是仰賴產品本身的口碑傳播。「2024 年結束時,產品的滿意度已達 4.6 分,許多來自其他日記軟體(如 Day One、Notion)的用戶開始轉向 Life Note,」他說道。
目前,他們的用戶主要分布在美國與台灣,各佔大約 30%,而剩下的用戶則分布在歐洲等地區。
談到未來發展,陳韋亘仍在考量是否參與 Y Combinator(以下簡稱 YC)。他提到,YC 的核心哲學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這與 Life Note 的目標一致。他也指出,「我們現在的產品和內部數據,與一些 YC 畢業的新創在早期階段的情況很像,所以確實有考慮,」至於目前的用戶數量與其他相關的精確數據,陳韋亘不願意透露,Life Note 用戶至今已經寫了 2 萬篇日記。
目前,Life Note 的資金來源只有來自會員的訂閱收費;價格分為月訂閱 4.99 美元(約新台幣 164.29 元)以及年訂閱 59.99 美元(約新台幣 1,975.11 元)。他強調,目前最重要的仍然是持續提升產品體驗,而不僅僅是追求加速成長。「如果進 YC,我當然會很開心,但這並不是現在最主要的目標。」他說明。至於未來是否考慮籌集天使輪資金(Angel Round),陳韋亘語帶保留地回應,「今年的目標是透過目前的商業模式,但也不排除未來籌資。」
關於提升產品體驗的目標,主要有 3 個明確方向。他希望能加強 AI 內容的查證機制,確保名人回應的準確性,避免使用內容農場,提高事實正確性。此外,目標設定功能也是改進的方向。AI 能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更貼合個人特質的建議。Life Note 也要強化記憶功能。陳韋亘希望 AI 不僅能記錄用戶的日記內容,還能更深入追蹤情緒變化,讓導師回應更個人化,讓每一次對話都更貼近真實的心理需求,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回應。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這是做什麼的? Life Note 是您最聰明的人工智慧伴侶,您可以在其中記錄並向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學習。將您日常的噪音轉化為個人化的智慧。(What does it do? Life Note is your wisest AI companion where you can journal and learn from the history's greatest minds in human history. Turn your daily noise into personalized wisdom.)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超棒的產品 + 超棒的團隊。(insanely great product + insanely great team)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世上的人們很需要智慧和視角。(people are in dire needs of wisdom and perspectives in this world)
團隊資訊
- 公司名稱:Life Note
- 成立時間:2024年
- 產品名稱:Life Note
- 官方網站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
- 原文標題:《想跟賈伯斯、馬斯克聊創業?AI日記軟體Life Note幫你找到「人生導師」》
- 原文作者:蔡愷恆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