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廳提加密仲介牌照!提供低門檻合規標準,重大里程碑來了?
日本調整加密資產與穩定幣監管,強化資產保護,推動仲介牌照,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並優化穩定幣信託資產運用,以兼顧創新與安全。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於 7 日的所信表明演說中宣布,將檢討並調整現行送金 (匯款) 與支付服務的監管規範,以適應金融數位化的變革。而在 12 日的財務金融委員會上,具體改革內容包含了交易所用戶的資產保護,以及穩定幣框架。
金融廳提出全面改革方案,涵蓋加密資產與穩定幣
在財務金融委員會上,金融廳企畫市場局長油布志行公布了一項涵蓋加密資產與穩定幣的全面制度改革方案。此方案依據金融審議會作業部會的討論結果制定,目標是在保障使用者權益的同時,為新興技術與業務模式提供更具彈性的監管框架。
加密資產交換業者須在國內保管用戶資產
改革中最受關注的措施之一,是對加密資產交換業者 (多指交易所業者) 實施「資產國內保管命令」。此規定是針對 2022 年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破產事件的教訓,旨在強化使用者資產保護,降低交易平台倒閉所帶來的風險。此舉有望提升市場透明度與投資者信心。
加密資產仲介業將成獨立業態,降低市場準入門檻
另一項重大變革是允許加密資產的買賣仲介業成為獨立業態。過去,即使僅從事仲介服務,業者仍需取得加密資產交換業的完整執照,導致市場準入門檻過高。
新制度將針對仲介業者訂立專門的監管規範,使其能夠在更具效率的法規框架下經營。
這項調整預計將吸引更多企業進入市場,特別是遊戲公司、電信業者等擁有廣大客戶群的企業。例如,遊戲應用程式內的 NFT 交易,或是基於加密資產的支付服務,都可能因此加速發展。
日本加密資產仲介牌照是什麼?

FSA 為何考慮推出新的加密資產仲介牌照
日本金融廳一直以來收到來自各界,特別是遊戲公司與電信業者的請求,希望能夠在其應用程式 (App) 與非託管錢包 (Non-Custodial Wallet) 中,促進加密資產與穩定幣的交易。然而,根據現行規範,這類中介活動往往需要申請完整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VASP) 牌照,這對於許多企業來說是極大的門檻。
FSA 開始重新審視現有規則,並強調決定是否需要牌照的關鍵因素,不只是交易發生的場景 (例如:遊戲 App 或交易所平台),而是業者在交易過程中的中介角色。因此,這促成了新仲介牌照的討論,以適應市場需求,同時確保合規與安全。
新仲介牌照與 VASP 牌照有何不同?
目前,擁有完整 VASP 牌照的業者可以提供加密資產的存儲、交易與兌換等完整服務。然而,新提案的仲介牌照 (Brokerage License) 將只針對純粹的中介業務,其核心特點包括:
- 不允許持有用戶資產:仲介商僅作為交易的橋樑,減少監管風險
- 重點關注用戶保護與廣告規範:確保消費者獲得透明、公平的資訊
- 與 VASP 建立監管連結:仲介商須與已註冊的 VASP 合作,由 VASP 承擔監督責任與潛在賠償義務
- 降低財務要求:相比 VASP 牌照,仲介業務的財務門檻將更低,使更多企業能夠進入市場
這種調整不僅能減少監管負擔,也能促進市場創新,讓 Web3 服務更易於融入各種應用場景。
仲介業者須依附特定交易所,建立賠償機制
根據 2023 年 11 月金融審議會資金決濟制度工作小組的報告,新的仲介業者將採「所屬制」,必須在特定的加密資產交換業者監督下運作。這意味著,若仲介業者的業務導致用戶受損,該仲介所屬的交易所將承擔賠償責任。此舉意在平衡創新發展與用戶保護,降低潛在風險。
穩定幣監管調整,信託資產運用更具彈性
在穩定幣方面,日本政府也計劃調整相關規範,放寬信託型穩定幣的資產支持範圍。根據新方案,未來穩定幣的儲備資產可包括高安全性的短期國債及特定的定期存款,為發行機構提供更具彈性的資金管理選項,並確保穩定幣的穩定性與可兌換性。
財務大臣:兼顧用戶保護與金融創新
對於此次制度改革,加藤勝信財務大臣表示:「透過這次監管調整,我們希望建立一個讓使用者安心、同時兼具高便利性的數位支付環境。」這顯示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希望為市場帶來更多創新機會。
後續發展:修法推動改革落地
未來,金融廳將以「信託業法部分修正法案」與「資金決濟法部分修正法案」的形式,逐步將這些改革方案落實為法律。這些變革將如何影響日本數位金融市場,值得業界與投資者持續關注。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鏈新聞》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