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 準備大升級?蘋果開發者大會六月登場,傳 iOS18 擬加入生成式 AISiri
AI 2024.05.31
蘋果計劃在iOS 18中整合生成式AI,提升Siri智能,標誌著正式進入AI手機賽道,利用OpenAI的大模型增强系統功能。目前市面上的AI手機仍屬過渡品,真正的AI手機需硬件晶片突破。

國內外科技公司瘋狂捲大模型時,市值全球 TOP 10 裡的蘋果沒什麼存在感。ChatGPT 這樣「無所不能」的生成式 AI 讓 Siri 顯得「低智能」。
當三星、華為、OPPO、vivo 等手機廠商都在造 AI 手機時,蘋果一直不動聲色。直到今年 5 月 ,距離蘋果 WWDC24 全球開發者大會還有十多天時,長期關注蘋果的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放料,生成式 AI 將在 iOS 18 系統中得到應用。
從各路「果透社」的消息看,蘋果並不打算以開發大模型的方式與 ChatGPT 們直接競爭,而是選擇將優質模型引入系統,利用生成式 AI 形成新功能或增強老功能,比如加強 Siri 理解使用者意圖和複雜指令的能力,以對話方式提供詳細且個性化的響應。
而在底層模型選擇方上,憑借 GPT 紅透全球的 OpenAI 很可能成為蘋果的夥伴。在「AI 手機」這條熱門大道上,蘋果沒法不參與。
iOS18 擬加生成式 AI Siri 將「升智」
按照計劃,今年的蘋果 WWDC24 全球開發者將在美國時間 6 月 10 日(台北時間 6 月 11 日凌晨 1 時)舉辦,大會還有十多天,新系統 iOS 18 是果粉關注的重頭戲,「而有沒有 AI」則是外界聚焦的焦點。
不久前,蘋果其實已經通過官方新聞稿給出了些許答案:iOS 18 將會添加新功能,包括整合一系列的 AI 功能。
綜合包括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等「果透社」們放出的料:
- 首次整合 AI 能力的 iOS 18 會以 Beta 版或預覽版形式發佈;
- AI 功能包括語音備忘錄轉錄、AI 照片編輯、消息回復建議、Safari 和 Spotlight 智能搜尋等等;
- iOS 18 將會單獨整合聊天機器人,由 OpenAI 的大模型提供技術支持,蘋果與 OpenAI 合作消息將在 WWDC24 上官宣;
- 搭載 AI 功能的 iOS 18 則會在最新款手機中首發;
圍繞目前流出的資訊看,蘋果將以「系統先行」的方式正式切入到「AI 手機」這一賽道,而接入 OpenAI 的大模型可能會讓蘋果使用者無地域限制地體驗全球最先進的 AI 模型。
從功能上看,AI 將幫助蘋果硬體設備「升智」老功能、增加新體驗。
Siri 語音助手很可能將因 AI 得到升級;而智能摘要是蘋果在 AI 應用上的重點項目,它可以總結手機上彈出的資訊摘要,包括通知、個人短信、網頁、文章、文件、筆記和其它媒介內容;「生成式」將會應用到電子郵件和短信的回復中。
蘋果的 AI 功能到底香不香,還得等 iOS 18 正式亮相一睹真容。不過,其它的手機廠商已經把 AI 的總結、生成、修改能力整合進了自家硬體設備,早早就打出了「AI 手機」的概念。競爭之下,蘋果很難不參與。
在「AI 手機」賽道上,國產品牌衝得最多。
今年初召開的 OPPO 發佈會上,OPPO CEO 劉作虎宣佈 OPPO 正式進入 AI 手機時代,後續機型諸如 Reno 12 系列,發售之初就搭載了擁有 AI 功能的 ColorOS。vivo X100 系列、vivo X Fold3 系列也搭載了自研的「藍心大模型」,實現生成式 AI 在移動終端上的應用。
隨著華為 P70 系列的發佈,國產手機「一哥」華為也正式加入了生成式 AI 的角逐。忙著「造車」的小米也沒落下自己的「主業」,儘管小米此前聲稱「AI 手機是噱頭」,但它對大模型進手機是一點也沒拒絕,小米 14Ultra 就搭載了小米影像大腦 AISP(AI 大模型計算攝影平台),實現攝影升級。
在海外,「AI 手機」同樣是熱門概念。與 OpenAI 對打自研大模型的Google,早在去年 10 月的硬體設備發佈會上就宣佈將自家 Gemini 模型裝進 Pixel 8 系列手機中。三星也在今年 1 月 25 日推出了三星 Galaxy S24 系列的三款產品,以雲端端和本地大模型相結合的方式強調 AI 賣點。
2024 年,隨著蘋果的加入,「AI 手機」已然是最火熱的賽道之一。但,它們真的是 AI 手機嗎?
「AI 手機」純度低好壞仍賴大模型
根據 IDC 定義,AI 手機是 NPU 算力大於 30 TOPS(INT8)、搭載支持生成式 AI 的 SoC 並支持端側大模型的手機。
中國電信發佈《人工智慧終端白皮書》也規範了人工智慧終端(即 AI 手機)的定義:平台要求方面,提出了硬體設備運算單元、深度學習架構等要求;能力要求方面,提出了人臉識別、語音助手、場景識別與系統優化等功能、性能要求;應用要求方面,定義了美顏、背景虛化、照片分類、AR 影片和翻譯等 AI 應用體驗需求。
簡單來說,AI 手機應具備的要點應有:搭載了深度學習架構 / AI 晶片,且能運行 AI 應用,擁有常用 AI 功能的手機。
如此以上述標準看,目前市面上的「AI 手機」還是過渡品,沒有 AI 晶片加持的智慧型手機們更準確的定義是具備 AI 應用和功能的手機。
它們絕大多數是在原有作業系統上整合 AI 大模型或通過 API 接口調用模型,進而讓手機內的自有功能或應用擁有了生成式 AI 的能力。例如三星發佈的 Galaxy S24 系列,通過接入大模型實現即時翻譯、即圈即搜、AI 助理智能摘要生成等功能。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目前各家 AI 手機的功能十分類似,評價一個好不好用的關鍵最終還是在落在了底層大模型的比拼上。
國內手機市占率排名前五名的手機品牌廠商,多數已發佈了自有的端側大模型,包括華為的盤古大模型、OPPO 的安第斯大模型、vivo 的藍心大模型等等。三星則選擇以「拿來主義」超車,主打 AI 功能的 Galaxy S24 系列直接搭載了 Google 的 Gemini 大模型。
不管體驗如何,對於消費者來說,功能上「+AI」但價格沒有明顯上漲,也算良心。例如三星 Galaxy S24 系列起售價為 5,499 元,而前代產品 Galaxy S23 系列的起售價為 5,199 元,多了 300 塊。OPPO 新款 AI 手機 Reno12 系列起售價為 2,699 元,前代產品 Reno11 系列則為 2,499 元,漲了 200 塊。
沒怎麼漲價的「AI 手機」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核心的手機晶片仍未進入 AI 時代。不過,儘管「AI 手機」噱頭十足,但依然帶來了銷量的提升。
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17 日期間,三星 Galaxy S24 系列手機發售前三周全球銷量較 2023 年同期的 Galaxy S23 系列成長了 8%。OPPO 首款搭載 AI 模型的 Find X7 系列的前三月銷量也較上代同比成長 132%。
如今,最晚入局的手機大廠蘋果也在沒有自研大模型的情況下決定在最新系統 iOS 18 中植入 AI 能力,按例,秋季推出的新手機 iPhone 16 系列將有可能率先搭載。基於蘋果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友商 AI 化後提供的市場試水,「蘋果式 AI」很可能將為它的新硬體設備銷量達成助力。
而過渡版「AI 手機」們的另一個問題是,當第三方應用也能實現 AI 功能時,「AI 手機」的吸引力能持續多久?畢竟 ChatGPT 都已經出 App 了,裝上它雖不意味著你的手機就是 AI 手機了,但使用者也用上了 AI 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各廠商發佈「AI 手機」後,部分使用者覺得體驗升級感沒那麼革命性的原因。真正的 AI 手機仍然需要等待晶片的突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 News》
- 原文作者:木沐, 元宇宙日爆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