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資產佔GDP近30%,不丹如何透過BTC挖礦,推動經濟發展?
不丹通過政府支持的比特幣挖礦計畫,成為全球第四大比特幣持有國,挖掘出約 13,119 枚比特幣,促進了經濟發展。

比特幣挖礦助力不丹經濟
不丹王國,這個擁有不到 800,000 人口的喜馬拉雅山小國,近日引起了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關注。根據多家加密情報公司的資料,不丹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比特幣持有國,僅次於美國、中國和英國。與其它國家不同的是,不丹的比特幣持有量主要來自其積極的挖礦活動,而非執法部門的沒收或單純的市場購買。
自 2019 年起,不丹透過其政府支持的投資機構 Druk Holding & Investments(DHI),開始進行比特幣挖礦。截至目前,DHI 已累積了約 13,119 枚比特幣,價值約 8.66 億美元。僅在過去三年半的時間裡,不丹就挖出了超過 27,000 枚比特幣,展現了其在加密貨幣產業的強大實力。

根據 Arkham Intelligence 的數據,不丹每週透過礦池如 AntPool、Braiins 和 Foundry 等,挖出約 55 至 75 枚比特幣,價值約 360 萬至 490 萬美元。不丹還曾在以太坊轉為權益證明(Proof-of-Stake)之前,挖掘了 92.53 枚以太幣(ETH),價值約 24.5 萬美元。

水力資源與國家投資的雙重優勢
不丹之所以能在比特幣挖礦產業取得如此成就,與其豐富的水力發電資源和國家戰略投資密不可分。作為一個山區國家,不丹擁有大量廉價且清潔的水力發電,為挖礦活動提供了充足而穩定的電力供應。此外,涼爽的氣候條件也有助於降低礦場的冷卻成本。
DHI 自 2020 年至 2023 年間,投入了 1.92 億美元用於購買挖礦設備,並在全國多處建立了比特幣挖礦設施。其中,最大的礦場位於原先計劃用於教育城項目的地點,這顯示了不丹政府將科技創新融入經濟發展計畫的決心。
為了進一步擴大挖礦規模,DHI 與比特小鹿(Bitdeer)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將挖礦產能增加五倍,達到 500 兆瓦。新礦場預計將於 2025 年中期開始運作,這將使不丹在全球比特幣挖礦產業的地位更加穩固。
加密資產對經濟的深遠影響
不丹的比特幣持有量已經對其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不丹 2023 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 29 億美元,而其持有的加密貨幣總價值約為 8.3 億美元,佔其 GDP 的 28.6%。這意味著,加密資產已成為不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財政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然而,這一策略也引起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關注。IMF 指出,由於比特幣價格的高波動性,這種投資方式存在一定風險。如果比特幣價格未能保持在每枚 60,000 美元左右,DHI 可能無法輕鬆償還來自不丹央行的貸款。儘管如此,DHI 已在 2024 年 3 月向央行償還了一部分款項,並向政府支付了約 3,300 萬美元的特別股息。他們還承諾在 2024/2025 財年再提供 6,400 萬美元的股息。

未來展望與全球啟示
不丹成功利用比特幣挖礦來促進經濟發展的案例,為其它小國家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薩爾瓦多一樣,不丹積極擁抱加密貨幣技術,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這種策略不僅多元化了國家的經濟結構,還使不丹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產業的重要參與者。
然而,專家也提醒,雖然比特幣具有高增值潛力,但其價格波動風險不可忽視。國家在投資加密資產時,需審慎評估風險,並確保有足夠的風險管理措施。
總體而言,不丹的經驗證明,透過合理利用自身資源和積極的國家戰略,小國家也能在全球經濟舞台上取得重要地位。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不斷發展,不丹的成功故事或將激勵更多國家探索數位資產的潛力,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參考資料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