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打詐儀表板每天更新!單日詐騙額破億?「這地區」的人最好騙
內政部近日推出了一項新政策「打詐儀表板」,卻讓不少民眾「看傻眼」,驚呼「台灣人真有錢」,究竟發生了什麼?

政府推「打詐儀表板」每天更新
隨著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內政部近日推出了一項新政策——即在警政署「165 全民防騙網」上每日更新「打詐儀表板」,讓民眾即時掌握各地詐騙動態。
然而,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打詐儀表板的數據一出,仍讓不少民眾「看傻眼」,驚呼「台灣人真有錢」。
究竟發生了什麼?本文將詳細探討這項新工具提供的數據,以及各地詐騙狀況與詐騙集團的常見手法。
單日詐騙金額就破億?
根據「打詐儀表板」的數據顯示(9 月 5 日)更新,單單在 9 月 4 日當天,全台詐騙損失金額就高達 4 億 1,513 萬元,詐騙案件數量達 661 件,數據令人震驚。

而這項數據目前仍在攀升中,回顧今年 7 月的數據,全台詐騙損失金額已達 110 億元,僅在 7 月警方就查獲了 131 件詐騙案件,逮捕 1,123 名涉案人員,與 6 月相比,單單受理案件數就增加了 506 件。
值得注意的是,綜合近 2 日(9 月 3 日至 9 月 4 日)的數據,全台灣詐騙最為嚴重的地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在內,無論財損數或是案件數都居高不下。
台北市成為詐騙集團重災區
從數據來看,9 月 4 日當天,新北市受理了高達 138 件詐騙案件,總裁損高達 1 億 3,789 萬 5,380 元,位居第一;而一河之隔的台北市儘管只受理了 78 件詐騙案件,數量看起來較少,但財損金額仍達到 1 億 188 萬 9,440 元,直逼新北市。

另外,高雄市與台中市分別受理 91 件和 87 件案件,損失金額則落在 4,499 萬元與 1,984 萬元。
除了案件數量驚人外,儀表板提供的 7 月份統計數據顯示,台北市目前是詐騙集團主要聚集的地區,當月警方在台北市查獲詐騙案件共 47 件,逮捕 415 名嫌疑人;新北市則為 18 件,逮捕 232 人;桃園市則位居第 3 名,查獲 14 件並逮捕 109 人。

網路廣告成詐騙主要渠道
儘管警方不斷加強打擊力度,但詐騙手法仍層出不窮,從假投資、網購詐騙、假交友騙財、假買家騙賣家,到騙取金融帳戶等手法,都是成為詐騙集團最常見的犯罪方式。
而隨著網路使用的普及,有超過 68% 的假投資廣告來自臉書,29.5% 來自 Instagram,儘管警政署數據顯示,自去年 6 月開始已通報網路廣告平台下架超過 13 萬則假投資廣告,但許多相似內容的詐騙廣告仍然持續出現。

針對這些廣告,警政署呼籲民眾注意幾種很可能是詐騙的關鍵詞,包括「AI 妖股」、「最強黑馬股」、「飆股特別通知」、「限時免費領取」等,往往都是詐騙集團設下的陷阱。
此外,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不少政商名人的形象經常被惡意剪輯、修改並用於詐騙廣告,讓民眾誤以為是受信任的人士推薦,最終導致財損。
杜絕詐騙方法:政府與民間聯手、多關心家人朋友
最後,內政部推出的「打詐儀表板」雖然是一個有效的監測工具,但數字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的防止詐騙,杜絕詐騙依舊需要每個民眾的警覺與參與。
政府方面,也必須持續加強與網路平台的合作,降低詐騙廣告的曝光率,從根源上打擊詐騙活動。
《加密城市》也提醒市民,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務必要查證資訊的真實性。除了自身做好警覺和防範措施外,也要注意「多與家人朋友分享」最新的詐騙手法,和身邊的人普及詐騙防範意識,以免悲劇發生。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