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與AI難共存?AI訓練太耗電,Google直接買7座核能反應爐
Google 與 Kairos Power 簽訂協議,購買未來 7 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電力,以滿足 AI 需求,並推動清潔能源轉型。

Google 購買 7 座核能反應爐,滿足 AI 能源需求
面對人工智慧(AI)訓練所需的龐大能源消耗,科技巨頭 Google 宣佈與美國核能新創公司 Kairos Power 簽訂協議,購買該公司未來 7 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所生產的電力。根據協議,第一座反應爐預計於 2030 年上線,其餘將於 2035 年前陸續投入運作,總計將為美國電網增加高達 500 兆瓦的 24 小時無碳電力。這筆交易被視為全球首個企業與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購電協議。
Google 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電網需要新的電力來源來支持 AI 技術。我們簽署了全球首個從 Kairos Power 多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購買核能的企業協議,這將有助於加速新技術的發展,乾淨、可靠地滿足能源需求,為每個人解放 AI 的全部潛力。」
與 Kairos Power 合作,採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Kairos Power 成立於 2016 年,專注於開發使用熔鹽作為冷卻劑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與傳統使用水作為冷卻劑的核電廠不同,Kairos 的技術以熔融氟化鹽為冷卻媒介,承諾更短的建造時間和更靈活的本地化解決方案。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可在工廠製造,運送至指定地點安裝,預計可提高安全性並降低建設成本。

目前,Kairos 已在田納西州開始建設其 Hermes 低功率示範反應爐,這是 50 年來首個獲得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建造許可的新型核反應爐項目。Kairos 計劃為 Google 提供一組 50 兆瓦的反應爐,以及後續三座各包含兩座 75 兆瓦反應爐的核電廠。然而,這些計劃仍需獲得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和當地機構的批准,交易的財務細節和反應爐的具體位置尚未公佈。
Kairos Power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Mike Laufer 表示:「我們有信心,這種新穎的方法將提高我們項目按成本和進度交付的前景。」
什麼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是新興的核能技術,具有體積小、模組化和高安全性的特點。相較於傳統大型核電廠,SMR 的發電容量通常在 300 兆瓦以下,更適合多樣化的地理位置和能源需求。
SMR 的模組化設計允許在工廠內預先製造主要組件,然後運輸到安裝地點進行組裝,這不僅縮短了建設時間,還降低了成本。模組化製造也提升了品質控制,因為在受控環境下生產可以減少錯誤。
在安全性方面,SMR 採用了被動安全系統,利用自然現象如重力和對流來冷卻反應堆,減少對人為介入和外部電源的依賴,降低事故風險。由於其靈活性和高效率,SMR 被視為未來能源的關鍵解決方案之一,特別適用於需要清潔、可靠能源的地區。它們能夠提供穩定的電力,同時有助於降低全球碳排放。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資訊,可以參考《數位時代》的文章《全球都在瘋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是什麼?與傳統核電差在哪?一文搞懂原理》。
AI 發展對能源需求激增,科技巨頭轉向核能
隨著 AI 技術的爆炸性成長,訓練 AI 模型和運行資料中心所需的能源需求也急劇上升。根據華爾街銀行巨頭高盛的預測,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預計在本世紀末前將增加一倍以上。
Google 的能源及氣候高級總監 Michael Terrell 指出:「為了支持 AI 技術,電網需要這種乾淨、可靠的能源來源。我們認為核能在滿足我們的需求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並以全天候的方式清潔地滿足需求。」
不僅是 Google,其它科技巨頭也紛紛轉向核能。微軟近期與 Constellation Energy 簽訂協議,計劃重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哩島核電廠,為其資料中心供電。亞馬遜則在 3 月份收購了一座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由核能供電的資料中心。此外,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也投資了核融合新創公司 Helion,強調 AI 的未來發展將取決於能源技術的突破。
核能的優勢與爭議,引發各界關注
核能以其幾乎零碳排放和全天候供電的特性,成為科技公司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然而,核能也引發了安全性和環境問題的爭議。批評者認為,核能並非無風險,且會產生長期的放射性廢料。此外,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技術仍處於測試階段,尚未有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案例。
外媒《TechCrunch》指出,Google 與 Kairos 預期於 2030 年上線的目標過於樂觀。Kairos 目前才剛取得示範反應爐的建造許可,該反應爐預計於 2027 年開始運作。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美國僅有 56% 的民眾支持核能發電,反之,大概有 44% 的民眾反對核能,再加上選址問題,可能導致在選擇反應爐建設地點時面臨居民的強烈反對。

核能能否成為 AI 時代的能源解方?
面對 AI 技術對能源需求的激增,核能是否能成為解決方案,仍有待觀察。Google 此次與 Kairos 的合作,象徵著科技業對核能的重新評估與重視。
Michael Terrell 強調:「這項里程碑式的宣佈將加速向清潔能源的轉型,如果我們能讓這些項目實現規模化,並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將為全球社群和電網帶來巨大收益。」
然而,技術的成熟度、成本效益、安全性以及公眾接受度,都是核能在未來能否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因素。隨著時間推進,核能能否真正滿足 AI 時代的能源需求,並在環境與安全上取得平衡,值得全球共同關注和討論。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參考資料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