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錯了!金融時報為過去罵比特幣道歉?態度真的反轉了?
《金融時報》旗下的 Alphaville 以半諷刺、半道歉的方式,為過去對比特幣的負面報導道歉,並反思比特幣的驚人漲幅。

為比特幣里程碑道歉,但充滿諷刺?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旗下的評論版面 Alphaville 昨(12/6)日發表一篇半諷刺、半認錯的文章,為過去 14 年來對比特幣的負面報導道歉。當比特幣價格突破 100,000 美元大關之際,該媒體以一句略帶自嘲的話語回應:「對不起,若在過去 14 年的任何時刻,您因為我們的報導而選擇不購買這個數位會上漲的東西。」
城市版編輯 Bryce Elder 在這篇充滿戲謔性的道歉文中坦言:「對不起,如果您誤解了我們對加密貨幣的諷刺態度,以為我們支持傳統金融,因為我們其實也不喜歡傳統金融。」這段話不僅展現出 Alphaville 一貫的犀利風格,更道出了他們對金融體系的批判立場。

從 15.90 美元到 100,000 美元的驚人旅程
早在 2011 年 6 月,當比特幣還只值 15.90 美元時,Alphaville 就開始對這個加密貨幣持續抨擊。該媒體將比特幣形容為「負和遊戲」,認為其作為交易媒介「效率低下」,且作為價值儲存手段「存在問題」。他們甚至將比特幣描述為「與實用性脫節的任意炒作指標」。
回顧 14 年來的報導,Alphaville 一直站在比特幣的對立面。他們不僅質疑比特幣的經濟模型,更曾對其神秘創辦人中本聰進行尖銳批評。例如,前美國聯邦儲備局風險審查員馬克・威廉姆斯曾將中本聰比喻為「草率開具處方的醫生」,認為比特幣的供應時程表忽視了經濟週期的起起落落。
然而,現實卻是:比特幣從那時起已經上漲了約 1,200,000%,市值如今已達 2 兆美元(截至完稿前,比特幣價格已回落至 97,391 美元,市值約 1.93 兆美元),超越了 Visa、波克夏・海瑟威、沙烏地阿美和臉書等知名企業。這一驚人的漲幅無疑狠狠地打臉了 Alphaville 及其它眾多金融評論家的悲觀預測。

不服輸的態度與市場現實
儘管比特幣已達到令人驚嘆的高度,Alphaville 的編輯 Elder 仍強調該媒體「對於所有過去的文章依然堅持立場」。這種不服輸的態度在加密貨幣社群中引發熱議,不少人將其稱為「假道歉」(Cope-Pology)。一些評論者直言不諱地批評:「想像一下,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卻依然缺乏謙遜。」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華倫・巴菲特、摩根大通執行長賈米・戴蒙、彼得・希夫等知名金融界批評者,都曾在 2019 年錯誤地預測比特幣將永遠無法達到 100,000 美元。如今,這些預測已徹底被市場打臉。
Alphaville 的這篇半認錯文章不僅是對自身過往報導的一次反思,更是加密貨幣市場不斷顛覆傳統金融認知的又一個註腳。無論是對比特幣的支持者還是批評者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歷史時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參考資料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