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佬賺錢都靠它!6 大鏈上數據分析平台大比拼,哪一個最好用?
本文探討Web3數據服務平台,包括DeBank、0xScope、Nansen、Dexscreener、Arkham和Dextool。它們提供不同的數據服務,收入來源包括訂閱、廣告和API費用。

隨著 Web3 產業的高速發展,數據查詢和分析成為使用者關注的焦點。代表性的資訊數據服務平台正經歷商業化的考驗與變革,站在追求自我可持續的十字路口。
本文以 DeBank、0xScope、Nansen、Dexscreener、Arkham 以及 Dextool 這六個提供數據服務的資訊類產品為案例,討論變現路徑的選擇與資本驅動下的平台圖景。之所以選擇這六個產品原因有二:一是它們服務時間相對較長,使用者基礎較為穩固;二是已代表目前變現路徑選擇的不同嘗試。
以下我們簡單介紹下這六個資訊類網站各自提供什麼服務,主要可以分成三類:
- 第一類是 Debank 獨領風騷的個人資管平台,能夠輕鬆的管理你全鏈上的各種資產;
- 第二類是 0xScope、Nansen 以及 Arkham 這類型專業的鏈上分析平台,提供視覺化鏈上數據並且能夠主動分析聰明錢包、大額轉帳以及項目方錢包、大戶錢包動態這類型的鏈上分析服務;
- 第三類則是 Dexscreener 以及 Dextool 這類的看線網站,提供鏈上發幣的項目看線圖以及項目資訊介紹的服務。

流量分析
接著我們從獨立數據平台 SimilarWeb 上的網站訪問次數統計觀察這六個平台的熱度並以中心化交易所龍頭幣安以及去中心化交易所龍頭 Uniswap 這兩個網站作為比較組。
能發現,DexScreener、Dextools 以及 Debank 這三個更面向散戶的服務月訪問人次大約落在 500-1,500 萬之間,雖距離幣安仍相當遙遠但與 Uniswap 相比絲毫不遜色。而 Arkham、Nansen 以及 0xScope 由於提供的服務更為專業,面向的使用者更多為機構或是使用其 API 服務的使用者,甚至許多散戶只選擇關注其 X 上的推送內容,因此在自家網站流量上遜色不少。
這部分較早專攻區塊鏈的資訊數據平台,正在透過持續提供豐富工具形成規模,積累了大量基礎使用者,為後續商業嘗試夯實了基石。

融資資料
而同時由於這類型提供資訊數據服務的項目早期皆需要以免費功能打出知名度故風險投資機構的參與佔據了很重大的一部分。接著我們參考 Crunchbase 網站的資料一一列出這六個資訊數據類產品的融資資訊。

這些數據分析的先行平台,大多選擇風險投資推動高速成長。表中幾個項目更是獲得的數千萬美元級別融資資助,即成為它們商業化佈局的有力保障。資本賦能有助這類新創站點快速壯大工程實力、拓寬業務範圍。數據平台透過投資幫扶加速完備自身產品體系與商業化體系。
而儘管 DexScreener 並未公佈其融資消息,但從 Crunchbase 網站得知其早期也曾接受 Uniswap 以及多位天使投資人的資助,另外 Dextools 則是走出自己的路,以社群草根出發,發行代幣 $DEXT 向社群募資,並且建立起完整的付費代幣機制。
付費機制
外部資本助力壯大了這些項目自身的草創期的營運能力,而直接面向終端使用者的服務收費變現,仍然是實現商業化長期獨立的必經之路。
觀察這六家項目各自的業務架構,會發現付費轉換策略的多樣與差異。大致上可以將其收費模式分為四類:
- 企業、機構客製服務
- 項目方廣告
- API 流量收費
- 散戶月費
以 Nansen、Arkham 為首的鏈上數據分析工具,因為其專業程度較高,主力使用者為企業機構,因此它們的客製化高階數據服務是核心收費來源;DeBank 與 0xScope 透過開發者接口的流量變現,也在尋求和項目方的商業合作,與此同時這四個平台也皆推出散戶付費方案;而 Dextools 和 Dexscreener 的定位則更加大眾化,提供免費服務給一般使用者使用,並向項目方收取與廣告費用以解鎖更多詳細資訊公告。
其中較有意思的是 Arkham Intelligence 除了有面向機構的商業訂閱服務外,還開發了一個區塊鏈情報獎勵平台 Arkham Intel Exchange 提供鏈上情報變現的管道,買家和賣家可以在該平台進行區塊鏈數據分析成果的交易。首先買家可以透過懸賞的方式尋找所需的特定情報分析內容,賣家也可以拍賣自己的情報產出,交易是透過智能合約進行控制和激勵,使用了 $ARKM 等加密貨幣代幣作為交換媒介,而 Arkham Intelligence 則從中抽取手續費利潤。儘管目前此平台使用者不多,但 Arkham Intel Exchange 的推出能讓人見識到一種具有創新以及加密原生的新商業模式。
而另一個耳目一新的是 Debank 推出的 DeBank Chain 計劃,目前該鏈尚未上線主網,Debank 透過其自身強大的使用者基礎打造 DeBank Chain 目標是邁向 SocialFi 產業成為為社交打造的資產層,而 Debank 則能透過 Layer2 的排序器賺取額外的費用,DeBank Chain 的推出讓我們也看到了另一種資訊分析類平台的獲利可能性。
可以看出區塊鏈數據分析這類新創平台,普遍依然存在商業模式的摸索和優化空間,如何借助 Web3 產業獨有的金融屬性打造出不同的商業獲利模式,一直是資訊類分析平台的的首要難題之一。根據 TokenInsight 的預測 2025 年,整個加密數據分析產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5 億美元,直接付費使用者總量或將超過百萬,隨著區塊鏈大規模採用(Mass Adoption)的到來屆時該市場將無比巨大。
預估收入
由於這些項目都處於早期創業階段並未公佈其獲利或是訂閱者人次等相關數據,因此只能透過 Web2 網站市場上一般月訪問次數轉換廣告率以及真實使用人數與付費使用者比率的大數據進行模擬分析。
一般而言對許多數位內容訂閱類產品來說 5% 左右的月活躍使用者能夠轉化成付費使用者,是較為典型的區間,而大多數新創類應用或工具網站 1~3% 的轉化率更為常見,由於 Web3 使用者使用訂閱服務較早期因此在此預估 1% 的轉換率,而由於統計數據中的網站月瀏覽量和月實際訪問人數通常是有一定差距的,對於部分工具類或交易類網站,使用者的重復訪問率會更高,每人每月瀏覽頁數可達到 20 次以上,此時月瀏覽量可能是月活躍人數的 10 倍以上,因此在此預估真實使用人數與月瀏覽次數約為 10% 比例。
以 DeBank 訂閱月費服務套餐 15 $USDT 的價格並配合上述的預估,500 萬月瀏覽人次十分之一的真實使用人數為 50 萬真實使用者並依據一個百分點的訂閱服務轉換率,每月將擁有 5,000 名訂閱使用者,等於約 7.5 萬美元的月收入,90 萬美元的訂閱年收入。
而 Nansen 與 0xScope 訂閱月費約為 100 $USDT,並配合上述的預估,各自的訂閱服務年收入約為 96 萬美元以及 90 萬美元。Arkham intelligence 由於並未推出使用者訂閱服務因此無法預估。
除此之外 Dextools 與 Dexscreener 主要收入是以廣告為來源,上半年度 DODO Research 曾透過鏈上地址分析出 Dextools 廣告年收入約為一千萬美元,而在月瀏覽次數相似的 Dexscreener 同樣推出付費加強廣告的服務後合理預估收入至少達五百萬美元。
請注意上述的收入預估不代表真實數據,僅為筆者根據市場行情與鏈上數據得出的預估數值,而付費訂閱與廣告收入也僅為這類型平台網站收入的一部分而已,機構企業的客製分析服務與 API 收費仍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結語
筆者認為此類資訊數據平台,除了發展社交屬性外,倘若能夠結合更多的金融交易屬性將會是另一個獲利來源。在 Web3 產業中,交易並且獲利一直都是使用者的頭號目標,不管是 Debank 的資產管理平台還是 Nansan、Arkham 與 0xScope 的鏈上數據分析平台,更不論 Dexscreener 及 Dextools 的 K 線網站,使用者訪問無一不是為了獲得所需資訊並透過其交易賺錢。
因此若此類平台能夠與交易所(無論是去中心化交易所還是中心化交易所)建立起獨特的合作關係,方便使用者一站式交易並從中獲得利潤,這將會是交易所與資訊類平台的雙贏模式,目前在 Debank 所推出的 Rabby 錢包中已經有類似的嘗試,也期待看到更多資訊類平台擁有相似的服務。
從機構資本的支持加上使用者實際訪問數據可以看到,在多鏈且區塊鏈數據高速成長的時代背景下資訊類數據平台的重要性。而如何選擇適合自身定位與優勢的獲利手段,堅持產品與使用者體驗的迭代優化,同時在必要階段透過外部融資實現快速成長,這些都是站穩區塊鏈數據服務市場的關鍵所在。
如果能夠在商業手段上與交易功能和社交屬性實現有機結合,也將為這類資訊平台打開更大的想像空間,助力其在海量資訊時代佔據更重要的角色位。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 原文作者:DODO Research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