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戰爭未結束,以太坊還有戲嗎?研究員:L2像上一輪牛市的L1

在熊市中,Layer1 鏈如 Solana 等重獲關注,而 Layer2 儘管表現良好,仍未明確勝出以太坊,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Ethereum - Layer1 vs Layer2

作為智能合約運作平台的公鏈一向是加密貨幣的主要敘事之一,2021 年牛市期間,上一代 Layer1 如 Solana、BNB Chain、Fantom、Polkadot、NEAR Protocol 和 Avlanche 等「競爭鏈」相繼出現,它們最初價值主張不外乎是高擴展性(低 Gas Fees、高 TPS)或者可互操作性,藉此競爭該板塊的領先者以太坊,開啟了所謂的「公鏈戰爭」。Layer1 系列代幣確實成功地在牛市期間取得爆炸性漲幅,不過在進入熊市後,其跌幅均遠大於以太幣。

約莫在 2021 上半年,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開始力推 Layer2 Rollups,以提升以太坊因網路效能不佳所受限的擴展性。熊市期間,Layer2 更取代了過去的競爭 Layer1,成為主要的公鏈敘事。然而,以太坊因此從公鏈戰爭勝出了嗎?或許不見得。DeFi 研究員 Ingas 昨日於 X 平台發表以太幣、Layer2 和 Layer1 的比對分析,以下節錄自其觀點。


Layer1 式微,Layer2 上位

在熊市期間,社群普遍認為 Ethereum($ETH)就是公鏈戰爭的贏家,原因是 Layer1 競爭者不僅幣價大幅下跌,更流失了大部分鏈上資金(總鎖倉價值)和活躍使用者,導致許多投資者出售了競爭 Layer1,並買入比特幣和以太幣。

此外,Layer1 競爭者多採用 Aave 或 Uniswap V2 的分叉協議,為渴望收益的 DEGEN 們創造挖提賣獎勵,由此可見,以太坊以外的應用層幾乎不存在創新。Avalanche、BNB Chain、Polygon,這些專案和以太坊僅存在以下四點差異:

  • 較低的 Gas Fees
  • 較高的處理效能
  • 品牌推廣
  • 更多的流動性獎勵

另一方面,包含 Optimism 和 Arbitrum 在內的 Layer2,皆標榜能在不影響安全性的前提下,為以太坊帶來擴展性。即便在熊市期間,二者也表現出色(TVL & DAUs),競爭鏈(Layer1)則呈現相反趨勢,不斷流失總鎖倉價值和活躍使用者。


競爭鏈重回顛峰

隨著市場的好轉,競爭鏈在面臨困境的情況下,成功做出了自我重塑。Solana 在 FTX 的崩潰中遭受巨大打擊,但它不僅滿血復活,還粉碎了「以太坊 Rollups 是公鏈擴容的唯一解」的幻象;而 Layer2 的推陳出新,卻使以太坊的流動性更為碎片化,進而讓一體式(Monolithic)解決方案的 Solana 更具吸引力。於是,熊市期間大量買入以太幣的投資者相繼出售以太幣,以買入 Solana($SOL)或其它競爭鏈代幣。

公鏈戰爭未結束,以太坊還有戲嗎?研究員:L2像上一輪牛市的L1
圖源:X/@DefiIgnas 競爭鏈幣價表現遠勝以太坊和 Layer2

事實上,除了 Solana 之外,許多 Layer1 競爭鏈也做出了確實的創新,例如 Avalanche 開發團隊推出的 Avalanche 9000 升級,計畫在未來支援無須信任與許可的 Layer1,藉此最大化 Avalanche 的跨鏈互操作效益。

Avalanche 的另一大優勢是遊戲板塊,利用 Avalanche 子網開發的大逃殺射擊遊戲《Off the Grid》最近在 EPIC Games Store 取得漂亮成績,僅在數內便登上熱門列表之首,表明 Avalanche 有望成功復興上一輪的 GameFi 敘事。


表現強勢的競爭鏈還有哪些?

NEAR Protocol、BNB Chain、Fantom 和 Gnosis 也分別創造出不同於以太坊的價值主張。NEAR Protocol 不僅在鏈抽象和帳戶抽象方面領先所有競爭者,更在上個月成功實現了以太坊半放棄的分片技術(Sharding);BNB Chain 也推出了 Optimistic Layer2 opBNB,大大降低了交易手續費,更重要的是,其儲存層 BNB Greenfield 還能滿足 DataFi 和 AI 等需求,進一步搶佔 DePIN 賽道價值;Fantom 將透過品牌重塑為 Sonic,成為新一代高性能公鏈;而 Ignas 本人經常使用的 Gnosis 則是代幣化 RWA 板塊的領先者。


有待創新的 Layer1

競爭鏈之中固然也存在失敗的案例,Cosmos 就是其中之一。它曾經是模組化區塊鏈的先驅,但目前已大量流失使用者、沉澱資金(TVL)和話題性。

至於 Sui、Sei 和 Aptos 這類新興專案,仍僅受益於幣圈「炒新不炒舊」的敘事;若要能在長期競爭中存續下來,開發團隊須實現創新和差異化。


Layer2 面臨什麼問題?

Ignas 指出,現今百花齊放的 Layer2 與上一輪牛市的 Layer1 競爭鏈並無二致,同樣是低交易費用、高 TPS 的價值主張,除了品牌之外幾乎沒有區別。而它們所吸引到的使用者和流動性,皆是基於對治理代幣的空投預期;代幣經濟模型則是相當糟糕。與此同時,曾被認為失敗的上一輪競爭鏈死灰復燃,再度發揮超越以太坊的表現;而熊市期間不斷受到 KOL 推廣的 Layer2 公鏈,則因代幣模型和價值捕捉能力的缺陷面臨幣價瓶頸。


Layer2 和 Layer1,誰是最終贏家?

Ignas 認為,現階段以太坊並不是公鏈戰爭的贏家,這主要歸因於 Layer2 的價值累積尚不明確;儘管如此,Ignas 仍從中看到 Layer2 朝向多元化發展的跡象,例如試圖整合 Layer2 跨鏈流動性的 OP 超級鏈、zkSync Elastic Chain 等計畫,以及得益於 Coinbase 支持的 Base 鏈等案例。總結而言,這一輪公鏈板塊的戰爭尚未開打,在那之前,能否克服流動性碎片化的課題,將成為以太坊的衛冕關鍵。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icon

參考資料

+

展開

加密城市 CryptoCity 要求作者引用第一手資料來支持報導,包括白皮書、政府數據、原創調查,以及對業界專家的訪談。我們也會在適當情況下參考其他權威媒體的研究與分析。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公鏈戰爭未結束,以太坊還有戲嗎?研究員:L2像上一輪牛市的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