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以太坊!專家:就像90年代亞馬遜,「這2件事」讓它難以歸零

分析師 Leena ElDeeb 指出,投資人對於以太坊的潛力仍缺乏足夠的認知,他以 90 年代初期的亞馬遜與以太坊進行了深入比較。

icon
AI 文章總結
閱讀
以太坊-亞馬遜


21Shares 分析師:以太坊潛力被低估

根據 CoinGecko 數據,就在剛剛,比特幣($BTC)突破歷史新高,一度達到 75,000 美元,單日狂漲 9.6%,Solana($SOL)也單日暴漲 15.6%。 

力挺以太坊!專家:就像90年代亞馬遜,「這2件事」讓它難以歸零
圖片來源:CoinGecko 加密貨幣排名及上漲情況

相比之下,作為山寨幣之王的以太坊($ETH)走勢就稍顯貧弱,儘管單日上漲近 9 %,但和比特幣($BTC)不同,以太坊($ETH)距離歷史新高還十分遙遠。 

其實,針對以太坊($ETH)的 FUD 自年初以來就沒斷過,不少人認為大盤漲以太坊不漲,大盤跌以太坊跟著跌,在表現上令人失望,以太坊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也不如預期 

不過近日,知名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21Shares 的研究分析師 Leena ElDeeb 就指出,投資人對於以太坊的潛力仍缺乏足夠的認知,他以 90 年代初期的亞馬遜與以太坊進行了深入比較,在亞馬遜成為市值達 2 兆美元的科技巨頭之前,也經歷了初期的「被忽視」階段。 


類比亞馬遜崛起之路:以太坊的潛在應用場景

在 90 年代亮相時,亞馬遜只不過是一間線上書店,但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它已經轉型為主導全球電子商務和雲端運算市場的科技巨頭,在這整個過程中,無數人低估了亞馬遜的潛力並錯失了機會。 

同樣,以太坊自 2015 年誕生以來,也從最初支持智慧合約的基礎平台,發展成為支撐著 1,400 億美元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的重要生態系統,Leena ElDeeb 認為,以太坊未來可能也會帶來出乎預料的革命性應用,就像亞馬遜超越書店範疇,最終重塑了產業一般。 


以太坊網路的強大基礎

以太坊的另一大優勢,在於它擁有超過 20 萬名活躍的開發人員,遠超過 90 年代末期亞馬遜的 7,600 名員工,形成了龐大的開發生態系統,這些人才在不斷改進和推動以太坊技術發展,使其逐步成為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關鍵基礎設施。 

Leena ElDeeb 認為,以太坊的開發生態系統未來甚至有可能成長至接近亞馬遜現有的 150 萬名員工規模,這將讓整個以太坊生態更加成熟,成長也更加快速。 


「2件事」讓它難以歸零 

與此同時,以太坊雖然被不少人詬病價格不振,但 Leena ElDeeb 認為以太坊的「基礎」已經非常穩固。 

首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已將其部分貨幣基金代幣化,並部署在以太坊網絡上,總價值超過 5.33 億美元;今年 11 月初,瑞士聯合銀行也推出了建立在以太坊上的代幣化基金;支付巨頭如 PayPal 和 Visa 也在積極利用以太坊進行去中心化支付技術的開發。 

此外,大量 Layer2 解決方案如 Optimism、Arbitrum 的出現,儘管看似對以太坊主網的收入造成一定影響,但 Leena ElDeeb 指出,Layer2 的爆炸性增長,最終會讓 基數「足夠龐大」,反饋的費用能夠支持以太坊主網的長期發展並恢復收入,讓以太坊的基礎更穩固。 


以太坊是否能成為下個亞馬遜?

就目前來看,雖然以太坊市值僅相當於亞馬遜當前市值的 6.25%,但應用場景已經逐步擴展至去中心化金融、穩定幣、非同質化代幣(NFT)、甚至實體資產的數位化等。 

在未來,無論是大型機構的採用、Layer2 蓬勃的發展,亦或是開發者的不斷創新,都讓擁有足夠堅實的基礎,只需下個「革命性應用」出現,或許就能像亞馬遜一樣,重新定義現有的產業結構。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力挺以太坊!專家:就像90年代亞馬遜,「這2件事」讓它難以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