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真的要來了?馬斯克開造人形機器人,最新成果曝光!

技術是到位了,造價還得大砍。

技術是到位了,造價還得大砍。「變形金剛」真的要來了?馬斯克開造人形機器人,最新成果曝光!

當 5 個人形機器人迎面走來,你會下意識地期待它們具備怎樣的能力。特斯拉最近公佈的影片給出答案,它自研的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能夠探索環境,復刻人類動作,自主操縱物品。

《加密城市》補充影片: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對這些與《變形金剛》汽車人領袖同名的機器人充滿期望,預測比電動汽車更有市場需求,未來會人手一個。

當前,工廠裡「機械臂」已經稀鬆平常,餐廳、酒店的過道裡跑著送餐機器人,家裡還能安個掃地機器人,但這些結合具體場景的機器人,大多是給程式化運行的智能芯片和傳感器裝上了胳膊腿,顯示屏「腦袋」也實在很不「人」。

特斯拉要造的是一體多能、可自主行動的人形機器人。雖然這個領域的傳奇公司波士頓動力已經研發了運動能力強大的雙足機器人,但它有兩個致命硬傷:智商低、造價高。

能理解自然語言、與人類互動的 ChatGPT 們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機器人的智商缺陷。馬斯克要著手解決的是造價問題。


特斯拉釋放 5 個「擎天柱」

「狂人」伊隆·馬斯克總是能提出各種令人不可思議的計劃,並一步步讓夢想照進現實。近期,馬斯克又拋下一顆重磅炸彈,他要造出未來「每個人都要配備」的人形機器人。

5 月 16 日的特斯拉 2023 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公佈了該公司人形機器人的最新研發動向。公開的影片裡,5 個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的工廠中直立行走,它們能夠探測周圍環境,還能通過傳感器實時復刻真人的動作,並且能夠執行分揀物品等任務。

這些機器人有一個霸氣的代號——「擎天柱」(Optimus),熟悉《變形金剛》的影迷一定對它印象深刻,擎天柱是汽車人領袖,帶領著正義軍團維護和平。

「擎天柱」這個名字倒是和特斯拉造車企業的屬性很搭,而他們打造機器人的方式也與造車異曲同工。根據官方數據,擎天柱軀幹處搭載了 2.3kWh、52V 電池包,高度集成了充電管理、傳感器和冷卻系統。「從傳感到融合、再到充電管理都匯集到這一系統內,這借鑒了我們在汽車設計方面的經驗。」特斯拉工程師表示。

這意味著,當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時,擎天柱也會進化。馬斯克也說,特斯拉已經試著打通電動汽車的輔助駕駛軟件(FSD)系統和人形機器人的底層模塊,形成「汽車人」組合。

對於造出高度智能的機器人,馬斯克自豪地表示,大量的特斯拉電動車已經能夠觀察並理解周圍的世界,且能夠根據採集到的信息進行決策。而利用特斯拉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技術進步,未來也能夠對人形機器人進行進一步的部署。也就是說,擎天柱的「眼睛」也有譜了。

擎天柱並不是近期才開展的項目,早在 2021 年,馬斯克在「特斯拉 AI 日」上發布了通用機器人計劃。當時,他給出了一張概念圖,展示了該機器人的基本形態。說來有趣,當時機器人還沒有研發出來,但馬斯克安排了工作人員穿上了特製的服裝,扮成機器人的樣子跳了段舞。

「變形金剛」真的要來了?馬斯克開造人形機器人,最新成果曝光!
圖源:《ForesightNews》特斯拉 2021 年發布的機器人概念圖

不得不說,馬斯克的執行力驚人。一年後,初代「擎天柱」亮相了,它緩緩走出舞台,還和觀眾們揮手致意。

可別小看了這個簡單的動作,有機器人研發工程師解釋,開發性能優異的人形機器人時,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雙腳直立行走。人類在行走時,為了保持平衡需要運用到視覺、內耳、小腦等多個器官進行感知與調節,讓機器人通過技術模擬這個過程,實現起來是個大工程。

從特斯拉最新發布的影片來看,即便是現在,擎天柱們走路還是較為緩慢。影片下的一個高讚評論稱,「它們走路的樣子,就和我試圖不拉褲子時差不多。」


人手一個?馬斯克得把價格打下來

儘管「擎天柱」目前看起來還很笨拙,但馬斯克對它抱有巨大期望。他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將達到 100 億台,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比汽車更有市場。他還半開玩笑地宣布,特斯拉「大部分的長期價值」最終將來自「擎天柱」。

不管馬斯克的預言能不能實現,但可以確定,人類對機器人的追求幾乎貫穿了整個文明史。在古希臘神話時代,就有很多關於人造人的故事,比如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曾經打造過黃金少女作為宮殿的侍女;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留下的手稿中,也曾找到一張有關仿人機器人的設計圖。

在科技時代,人類更是一直在探索機器人的研發,希望有一個忠實的僕人減輕工作量。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工業機器人其實已經應用了,但人形的基本沒有,它們大多以智能機械臂的樣貌呈現,在工廠、物流等領域從事重複的單一動作。而在餐館和酒店,也有一些送餐機器人,但它們更像是滑行的餐盤,並不具備自主端菜、上菜的能力,只能夠在特定環境中移動。

「變形金剛」真的要來了?馬斯克開造人形機器人,最新成果曝光!
圖源:《ForesightNews》海底撈的送餐機器人

相比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人類在打造軟硬件結合、具備自主能力的人形機器人上一直進展緩慢。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具備可以完成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等多項任務的能力。

目前,機器人在傳感器的作用下已經可以做到感知環境。AI 時代下,特斯拉想要實現的是人形機器人能理解人類後自主行動,包括準確抓取物品。一旦智商在線了,機器人的能力將提升一大截,GPT 等大模型很可能成為提昇機器人智商感的主要方案。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特斯拉其實也是後來者,這個賽道的傳奇是成立於 1992 年波士頓動力。

最初,波士頓動力為美國軍方服務,生產了可在泥地、水中負重行走的四足機器人「大狗」,用以在地形複雜的環境中運送彈藥、食物等其它補給品。後來,該公司又研發了雙足仿真機器人,它的職能是為美軍實驗防護服裝。

經歷了數十年的研發積累,波士頓動力最終在 2017 年帶來了巔峰之作,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Atlas 在不同高度的箱子之間跳躍、旋轉,並完成標准後空翻的視頻在全網瘋傳。正是這個視頻,讓人們看到了機器人夢想落地的曙光。

近期,一位工程師又將 ChatGPT 和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狗 Spot 結合起來,使得 Spot 能夠和人類進行語音交流,還能通過點頭和搖頭來回應問題。

到了這一步,人形機器人的軟件、硬件和智商,有史以來第一次接近齊備了。但要達成馬斯克所說的「人手一個」,更大的挑戰在於價格。

強如波士頓動力,也無法壓低機器人的成本。

該公司的四足機器人 Spot Mini 定價約 52 萬元,上線半年後僅售出了大約 400 台。人形機器人 Atlas 並沒有被擺上貨架,但業內預估其售價高達 200 萬美元左右。由於持續研發投入但鮮有現金回流,波士頓動力命途多舛,在 2013 年被谷歌收購後,它又於 2017 年被變賣給軟銀。僅僅 3 年後,波士頓動力再次易手至現代汽車麾下,旗下機器人成為了現代汽車工廠的「打工仔」。

高昂的成本擺在眼前,馬斯克要實現他的豪言壯語,必須大幅削減造價。他曾公開表示,「擎天柱」的售價要打到 2 萬美元以下,用更低廉的技術解決方案,實現人形機器人產品標準化、低成本和可量產。

馬斯克曾樂觀預測,「擎天柱」3 至 5 年間即可量產上市,但從它當前遲緩的步伐和動作來看,這些機器人現在還只能低效處理簡單的任務。

不過,一旦核心技術被特斯拉突破,上市不過是時間問題。要知道,特斯拉的第一代運動型跑車 Roadster 的推出只用了 5 年;Model 3 從公開到交付只花了 1 年。「狂人」馬斯克從不讓人失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變形金剛」真的要來了?馬斯克開造人形機器人,最新成果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