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集負責人受訪!台灣需要「區塊鏈支付」嗎?三大優點、挑戰一次看
金融 2024.04.26
台灣雖有豐富支付選擇,區塊鏈支付因透明度高、成本低及跨境便利性,提供新的支付選擇。然而,目前面臨用戶接受度低、法規模糊及技術問題等挑戰,需更多政策支持與市場教育以推廣普及。

我們需要「區塊鏈支付」嗎?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全球迅速發展,並開始在各行各業中嶄露頭角,其中也包括了支付領域。
台灣目前在支付方面有相當豐富的選擇,包括現金、信用卡,或甚至是近年來各式各樣的行動支付,都能夠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與喜好進行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區塊鏈支付」嗎?
台灣區塊鏈支付的現狀
由於區塊鏈支付和傳統支付之間的基礎建設還不完整,再加上大多數的商家沒有加密貨幣錢包可以收款,因此目前台灣的區塊鏈支付大多需要一個中間平台,協助將用戶支付的加密貨幣,轉換成法幣提供給商家。
例如台灣本土交易所 MaiCoin,在 2015 年就已經計畫進軍區塊鏈支付領域,MaiCoin 集團策略長李坤穎笑著回憶,當年不僅行動支付都還沒普及,甚至連以太幣都還沒誕生。但是當時大多數的商家都沒聽過比特幣,再加上加密貨幣波動大,因此根本無法推動。
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認識加密貨幣,漸漸的也開始有一些商家對區塊鏈支付感興趣。
穩定幣的出現,解決了加密貨幣價格波動的問題,第二層區塊鏈(Layer2)也讓區塊鏈上的交易可以更快、更便宜。在這時機逐漸成熟之際,MaiCoin 推出了區塊鏈支付服務「MaiPay」,讓用戶可以像使用行動支付一樣,用手機掃描 QRCode 就可以用加密貨幣完成付款。
MaiCoin 推加密支付「MaiPay」!可以買冷錢包、手搖飲料,使用教學一次看
加密城市共同創辦人蔡易廷也認為,加密貨幣應該作為一種「貨幣」的存在,因此在 2023 年打造了加密貨幣支付的電商「加密市集」,希望可以增加更多的應用場景,讓區塊鏈支付可以漸漸走進大眾的視野中。
區塊鏈支付有哪些優勢?
李坤穎表示,區塊鏈最初創造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實現去中心化的支付,因此非常適合應用於支付服務。
首先,區塊鏈支付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理論上不需要依賴一個中介機構,來進行交易驗證和結算,因此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其次,區塊鏈支付具有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所有的交易資訊都被記錄在區塊鏈中,且無法被修改或刪除,也能確保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並降低詐騙和洗錢後續的追查問題。
最後,區塊鏈支付還具有跨境支付的優勢,由於區塊鏈技術具全球性和無國界性,支付交易可以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即時結算,且無需繁瑣的匯款程序和高昂的手續費。
以日常支付場景來看,似乎也不需要特別再導入區塊鏈支付,但李坤穎認為,區塊鏈支付可以提供用戶更多元的支付選擇,「就像用戶現在可以針對消費場景,選擇刷哪一張信用卡回饋比較高,當用戶手中有比較多穩定幣的時候,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用加密支付付款。」
區塊鏈支付面臨的 3 大挑戰
不過,李坤穎表示,大多數的用戶對於加密貨幣的認知,更像是一種投資產品,而不是一種交易支付的工具。
另外,目前加密貨幣支付的基礎建設還不完整,加密貨幣被貼上的諸多負面標籤,也仍深存大眾的心中。再加上台灣現在支付方式相當多元,不論是店家或是民眾,都不需要、也不想再接受更多的新興支付方式,因此區塊鏈支付在台灣業務的推廣上,也面臨了諸多挑戰。

挑戰一:使用者習慣
用戶接受度和普及度,可以說是台灣區塊鏈支付面臨的最大挑戰。儘管區塊鏈支付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安全等優點,但一般社會大眾對於這類新興支付方式的接受度還相對較低,需要進一步提高用戶的意識和信任,推廣區塊鏈支付的應用和普及。
蔡易廷指出,目前台灣在區塊鏈相關支付的領域,不管是用戶還是廠商,其實接受度都還是不高。
李坤穎也表示,由於台灣各式支付方式都相當發達,再加上隨處都有 ATM,現金交易也很容易,光是現金、信用卡、行動支付現在再加上加密貨幣,可供用戶選擇的支付方式已經太多了。
「我覺得加密貨幣支付只要能到5%以上(的使用率) ,我就覺得是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成功了。」李坤穎笑著表示,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取決於未來用戶的資產分配,加密貨幣佔了多少比例。
挑戰二:法規監管
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是台灣區塊鏈支付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目前,台灣對於區塊鏈支付的監管還處於相對模糊的狀態,缺乏清晰的監管框架和規範,導致企業在開展相關業務時面臨著法律風險和不確定性,商家也因為擔心後續會有其他問題,而抑制了區塊鏈支付的進一步發展。
區塊鏈支付在薩爾瓦多、土耳其等地,其實都是隨處可見的,而造成區塊鏈發展差距的關鍵,就在於政府的支持。
蔡易廷指出,「薩爾瓦多會有那樣子的發展,是因為比特幣是當地的法幣,」並強調,「如果希望台灣區塊鏈支付也能這樣支付,還是會需要政府的支持。只要政府支持,應該很快就會水到渠成。」
蔡易廷接著舉例,就像過去大多數人不習慣和商家索要發票,直到發票可以兌獎後,大家就會特別注意商家是否有漏開發票的問題。之後為了減少紙張印刷浪費,又改成雲端發票,還增開了雲端特別獎,鼓勵民眾綁定載具。
「在有政府支持的狀況下,普及度就會慢慢的擴展,雖然不可能一天之內用戶暴增幾百倍,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它終究會走進人們的生活當中。」
挑戰三:技術問題
由於目前區塊鏈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傳統金融與 Web3 金融之間,也還需要時間建立連結。對於商家來說,開放新的支付方式,就代表從店長到第一線的店員,都必須清楚了解具體的操作方式,以及後續使用可能發生的問題與排解方法。
這對於商家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人力訓練成本,更何況目前開啟區塊鏈支付,也無法為商家帶來大量的客源,因此多數的店家對於區塊鏈支付仍秉持著觀望的態度。
目前台灣已經有相當多元的支付手段,更尤其各種支付 QR Code 規格不同無法互通,近期整併為一個「TWQR」,讓民眾不管使用哪一種支付 App,都可以掃同一張「TWQR」進行結帳。而區塊鏈支付雖然還沒有特別多的用戶及通路開放使用,但若未來能有更多政策支持,未來逐漸普及,終究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多元、更貼近需求的支付選擇。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Web3+》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