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迷因幣正流行!老套傳銷為何有大量信徒?帶你看背後關鍵心理學

迷因幣的崇拜現象類似邪教,通過心理和社會過程形成。投資者因經濟損失尋求新信仰,最終建立牢固的社群認同。

迷因幣-崇拜-心理學-社會現象


導讀

最近,伴隨著新晉迷因喊單王 Murad 嶄露頭角,你應該還會看到一個高頻詞語反複的伴隨出現:

「迷因幣 Cults」(邪教迷因幣)。

邪教當然是一種有趣的比喻,它更多的指一種出現在加密貨幣社群中的現象,包括但不限於:強烈的群體認同、非理性信仰、傳教式宣傳以及喊單領袖的崇拜。

相應的,邪教迷因幣都有著不錯的漲幅,但問題在於這種看似 CX 、老土和膚淺的邏輯,究竟是怎樣會擁有大量的「信徒」的?

除了單純的逐利動機,迷因幣 Cults 能夠流行,可能遠沒有那麽簡單。

這篇文章對目前流行的邪教迷因現象,從一種補償心理學的角度進行解讀,有助你更好的理解目前超級週期中,大家是怎麽一步一步「質疑迷因、理解迷因和擁抱迷因」、並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共識圈子的。

「迷因幣邪教」的形成遵循與其它邪教形成類似的心理和社會過程。但在目前環境下,它是由經濟損失、情感依戀以及通過加密市場和線上社群進行的社會驗證所驅動的。

以下是迷因幣邪教創建過程中不同思維階段的細分:


實用代幣的幻滅--損失和不信任

散戶們進入加密世界,往往從在實用代幣或 VC 支持的項目中賠錢這一步開始,而這就是最初的心理轉變發生的地方:

  • 認知失調——人們相信這些代幣的效用或長期價值,但在經歷了經濟損失後,他們的思想陷入了衝突。他們相信這些資產能夠交付,但現實與他們的期望不符。
  • 失去信任——人們對這些實用代幣的承諾感到失望。財務損失導致人們對系統(VC 支持的或以公用事業為重點的項目)失去信心,從而引發了一種心理需求,需要找到另一種敘事方式來解釋為什麽他們錯了。
  • 尋求救贖——失望過後,人們的思想會變得開放,接受新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承諾更快或更戲劇性的產生經濟收益的想法。這種開放性為他們最終轉向迷因幣奠定了基礎。


迷因幣的成功--通過收益增強信念

接下來,個人通過投資迷因幣來賺錢,這會導致他們的心態發生情感轉變:

  • 救濟和驗證——在實用幣中虧損之後,從迷因幣中獲利就像是驗證。人們開始將迷因幣與成功聯係起來,從而引發確認偏差:他們開始相信迷因幣不僅有利可圖,而且是實用代幣的合法替代品。
  • 偏見強化——在這個階段,人們的頭腦開始創造一種迷因幣將難以運行的敘事。人們的偏見轉向迷因幣,將其作為實現財務成功的新途徑,儘管缺乏基本面的支持。大腦不需要迷因幣的深度實用性;利潤和情緒的緩解效應提供了足夠的驗證效果。


社交挫折--努力說服他人

個人開始向他人宣傳他們對迷因幣的新信念,但面臨阻力:

  • 無法闡明願景——儘管個人相信迷因幣的潛力,但他們很難向他人有效地傳達自己的願景。這可能是由於迷因幣背後缺乏連貫的理論,導致它們只有情感信念,而不是邏輯。
  • 社會摩擦——來自他人的抵制會造成挫敗感。頭腦會尋求對新發現的信念的社會驗證,但如果沒有來自同輩的外部確認,信念仍然是個人的和內在的。這促使他們加倍堅定自己的信念,並繼續在社交媒體上積極推廣迷因幣。
  • 認知鞏固——一個人越是受到他人的拒絕,他們的信念就越根深蒂固。在這個階段,頭腦開始尋找外部理由來解釋為什麽其它人不理解他們「看到」的東西。


碰見魅力非凡的迷因理論家--情感聯係

當個人遇到一個有魅力的人物時,轉折點就出現了,他對迷因幣的未來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論述:

  • 情感訴求——魅力理論家提供了個人支持其信仰所需的缺失的知識架構。這些理論解釋了迷因幣混亂、投機的世界,並為它們成為未來提供了理由。
  • 感同身受——在研究魅力人物後,個人發現他們的故事中有相似之處,從而建立了情感紐帶。這位理論家的背景故事引起了共鳴,因為它反映了個人自己的旅程——經濟損失、幻滅和通過迷因幣的救贖。這種情感聯係鞏固了對理論家想法的信任。
  • 認知封閉——心靈終於感受到了封閉感。這位魅力人物的論述解決了內部衝突(過去的損失和目前的收益之間),並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方式來解釋為什麽迷因幣是未來。理論家的架構成為個人信仰體系的新知識支柱。


在社媒傳教--多巴胺爆發

當個人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宣傳魅力理論家的想法時,他們的影響力開始擴大,從而產生強大的心理強化:

  • 多巴胺回饋循環——每當個人在社交媒體上得到點贊、評論或新關注者時,大腦就會受到多巴胺的刺激。這種獎勵系統強化了傳播理論的行為,使人們感到受到外部認可的認可。
  • 迷因幣表現強化——如果迷因幣價格在此期間上漲,個人會得到額外的驗證,進一步鞏固他們對貨幣和理論家想法的信念。大腦開始將經濟上的成功與意識形態的傳播聯係起來,創造出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和社會獎勵的回饋循環。
  • 社會身份轉變——隨著社交媒體影響力的擴大,個人開始將自己視為迷因幣的傳播者或推動者。他們的認同感與迷因幣的成功和魅力理論家的想法交織在一起。


迷因邪教形成--領袖與共同信仰

最後,當其它有類似偏見和挫折的人找到同樣有魅力的理論家時,個人的信仰成為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

  • 發現邪教領袖——其它同樣對傳統代幣失去信心並對迷因幣抱有看漲情緒的其它迷因幣愛好者,最終找到了同樣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這會在領導者的論述周圍產生大量的追隨者,並且個人意識到他們是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
  • 共同信仰系統——迷因幣崇拜是圍繞對理論家的想法、迷因幣的獲利能力以及它們所承諾的情感和財務成功的共同信念而形成的。魅力型領導者成為這一信仰體系的中心,為團隊的集體偏見提供智力和情感上的驗證。
  • 回音室和團體強化——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該運動,該團體就變成了一個回音室,成員們不斷強化彼此對迷因幣的信念。魅力型領導者的理論幾乎變得神聖,人們不鼓勵對其提出質疑。個人的思想現在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運作,不同意見被駁回,對迷因幣的集體信仰變得更加堅定。


類邪教行為--充分認知與承諾

在這個階段,個人完全致力於迷因幣運動:

  • 內群體/外群體思維——個人現在將迷因幣信徒視為「內群體」,將任何懷疑迷因幣的人視為「外群體」。人們的思想開始保護邪教的信仰體系,駁回懷疑論,並加倍關注迷因幣的論述。
  • 認知鞏固和社會身份——個人的身份現在與迷因幣運動密不可分。他們從社交媒體影響力和迷因幣表現中獲得自我價值,魅力型領導者的想法被視為絕對真理。
  • 持續的多巴胺獎勵——個人繼續從社交媒體互動和迷因幣價格變動中定期獲得多巴胺刺激,使其越來越難以脫離信仰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思想從經濟上的幻滅轉變為與魅力型領導者的情感聯係,隨後對他們的偏見進行智力驗證,最終對迷因幣崇拜進行全面的認知和社會承諾。

這個循環受到情感、社會和經濟強化的推動,使其成為一個難以打破的強大回饋循環。

迷因幣崇拜作為一個共同的信仰體系運作,提供經濟希望和社會歸屬感,所有這些都是由其中心的魅力理論家驅動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icon免責聲明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crypto_city_linecrypto_city_threadscrypto_city_telegram

你可能想知道

即將開始下一篇upcoming

background
login_logo
logo

使用以下帳號繼續

繼續表示您已同意 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

copy

邪教迷因幣正流行!老套傳銷為何有大量信徒?帶你看背後關鍵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