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速的時代背景下,跨境支付無疑已經成為國際貿易、匯款和商業營運的命脈。然而傳統金融體系在滿足快速數位化世界的需求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面臨諸多困局,一方面,高昂的交易成本讓眾多企業和個人望而卻步,增加了全球經濟活動的負擔;另一方面,漫長的結算時間也嚴重影響了資金的流轉效率,使得商業活動的節奏受到極大制約;此外複雜的監管障礙也給跨境支付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阻礙了國際貿易的順暢進行。
風物長宜放眼量,隨著全球貿易需求的加速膨脹,市場迫切需求更靈活、更具成本效益且技術先進的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基於數位貨幣的跨境支付手段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有望徹底顛覆傳統跨境支付模式,為現代國際貿易帶來全新的變革。
傳統跨境支付的困境
在傳統跨境支付中,由於整個流程中涉及涉及多家代理銀行,流程繁瑣且多步驟,使得結算時間可能延長至數天(T+N),而在即時交易逐漸成為常態的當下,這無疑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浪費。
其次,參與交易的每一家中間銀行都會收取費用,這大大增加了匯款人的總成本,對於依賴及時付款以有效管理現金流的企業以及向跨境家庭成員匯款的個人來說,這些延遲和費用幾乎難以承受。
再者,不同司法轄區的監管環境複雜多樣,因此多家處於全球各地的中間銀行也給傳統跨境支付帶來了挑戰,在漫長的交易期間,匯率波動的不可測風險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困境。
總之,傳統金融銀行間支付流程存在諸多問題,市場迫切需要能夠提供更快、更具成本效益且更可靠的跨境支付選項的創新解決方案,以支持全球貿易的速度和規模。
數位資產:全球金融交易的變革者
數位資產和區塊鏈技術越來越被認為是應對這些挑戰的可行解決方案。
首先,通過實現即時結算並消除對仲介機構的需求,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並提高了跨境交易的整體效率——不僅減少了延遲,還解決了與傳統金融系統相關的複雜性和高成本問題,使企業和個人都能更方便地進行跨境支付,並提高其可靠性。

從上圖中可以明顯看出,數位資產在成本和速度方面比傳統支付系統具有顯著優勢,它通過直接在各方之間處理支付,消除了對仲介機構的需求,從而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節省了大量成本。
此外,它們能夠實現近乎即時的跨境轉帳,與基於多家代理銀行的傳統跨境支付系統相比有了顯著改進——傳統模式下大家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完成結清算。
更值得注意的是,數位資產通過在傳統銀行基礎設施有限或不存在的地區提供金融服務來增強金融包容性,尤其使新興市場受益,這種便利性和效率也使數位資產成為企業和個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選擇。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數位化驅動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已經開始通過提供更快、更便宜、更安全的跨境交易替代方法,來顛覆傳統跨境支付渠道。
數位支付的新興格局
正因如此,在 Money20/20 等近期活動中,跨境支付已然成為討論的核心話題,產業領導者都開始聚焦於這一不斷發展的新格局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其中,跨境交易的複雜性在新興市場(如亞洲)表現得尤為突出,預計到 2023 年,數位錢包的使用將佔據所有數位支付交易的 58% 以上。不過儘管數位創新迅速被採用,但 Payoneer 董事總經理 Jody Perla 強調,跨境交易仍然複雜且成本高昂,這凸顯出持續改進跨境交易支付手段以滿足現代全球貿易需求的緊迫性。
隨著這些趨勢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支付公司將數位支付視作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例如 PayPal Ventures 已投資數位支付新創公司 Mesh,表明數位資產作為金融服務變革力量的認可度持續提升。PayPal Ventures 合伙人 Amman Bhasin 闡述了這一願景,他表示:「隨著金融服務產業快速轉型,我們相信資產的使用者所有權和可攜帶性將成為產品創新的關鍵基石,而數位資產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第一個灘頭陣地。」
世界銀行也認識到,數位資產如穩定幣等在解決現有貨幣體系挑戰方面的應用日益增多,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s),這些數位資產被視為在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缺乏的地區增強金融包容性和提高跨境支付效率的關鍵工具。
與穩定資產(如美元)掛鈎的穩定幣的使用,在減輕與貨幣波動相關的風險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確保了交易的穩定價值,使其對企業和個人來說更加可靠。
且穩定幣的採用率在幾個關鍵指標上顯而易見:截至 2024 年 5 月,有超過 2,750 萬活躍使用者,反映出交易量同比成長 50%,此外現在約有 30% 的全球匯款是通過穩定幣促成的。這種日益成長的接受度凸顯了一個更廣泛的趨勢,即企業和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轉向數位驅動的解決方案,以解決傳統跨境支付系統的低效率和局限性。
隨著金融格局的不斷演變,數位資產有望在塑造跨境結算和全球金融的未來方面,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 News》
- 原文作者:OSL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