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哪一個?比特幣 V.S 房地產:誰才是危機時刻最佳保值手段?
金融 2024.03.08
全球大多數財富儲存在不動產中,但戰爭和經濟逆風凸顯其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弱點。比特幣以其數位化、移動性強、難以銷毀的特性,挑戰了不動產的儲值地位,提供了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保護財富的新方式。

引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數位化的世界,但大多數人仍然使用實物商品來儲存價值。世界上最常用的價值儲存手段是不動產。據統計,全球財富的約 67% 由不動產持有。然而,最近總體經濟經濟和地緣政治逆風凸顯了不動產作為實物價值儲存手段的弱點。如果爆發戰爭怎麼辦?如果用作保值手段的房屋被毀壞了會發生什麼?
在德語中,不動產翻譯為「Immobilie」,字面意思是「不動」。擁有不動產會產生當地依賴性,這可能會在衝突和激進化不斷加劇的世界中帶來問題。如果發生戰爭,您不能隨身攜帶不動產,而且很容易被摧毀。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反烏托邦,但我相信,如果你認真對待長期財富管理,你應該考慮最壞的情況和可能的全球影響。

戰爭與財富的破壞
進入 21 世紀以來,戰爭給人類造成的損失從未如此之大。去年,超過 238,000 人在衝突中喪生。敘利亞、蘇丹、烏克蘭、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全球衝突根源正在增加。其中一些地區已經遭受了大規模破壞。那裡已經沒有更多的財產了,其中儲存的價值實際上已經蒸發了。除了戰爭帶來的痛苦和悲痛之外,很難想象人們還要忍受多少經濟上的挫折。

儘管有一些例外,例如日本,不動產在世界各地都被用作價值儲存手段。隨著破壞威脅的加劇,數百萬甚至數十億人的勞動成果受到威脅。除了通貨膨脹和稅收之外,物質財富的破壞歷來是對整體繁榮的最大威脅之一。早在古代,軍隊就殘酷地掠奪城市並摧毀居民的財物。
物理與數位價值儲存
幸運的是,有了比特幣,就可以解決儲存在實物資產中的財富遭到破壞的威脅。作為一種數位化的、近乎完美的移動價值儲存手段,它難以銷毀且易於移動。
2009 年比特幣的推出挑戰了不動產作為人類首選價值儲存手段的角色,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更好的選擇,可以讓全世界的人們相對輕鬆地保護自己的財富。
您可以購買非常小面額的比特幣,最小的為 1 聰(比特幣的 1/100,000,000),價格低至 ≈ 0.0002616 美元(2024 年 2 月 12 日)。安全儲存它所需要的只是一台沒有網路接入的計算機和一個 BIP39 密鑰生成器,或者只需花費 50 美元購買一個硬體設備錢包。如果您需要搬遷,您可以記住 12 個單詞,即錢包的備份(助記詞),並「帶走」您的比特幣。
數位化
數位化優化了幾乎所有的保值功能。比特幣它更稀有、更容易獲得、維護成本更低、流動性更強,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讓您在危機時期轉移您的財富。
比特幣是真正屬於你的財富。隨著世界各地戰爭的威脅迫在眉睫,我認為將財富持有在比特幣等數位資產中比持有不動產、黃金或藝術品等實物資產更好,因為這些資產很容易被徵稅、銷毀或沒收。
財產沒收
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很明顯,實體價值儲存使人們容易受到政府過度干預的影響。一個歷史例子是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剝奪。不幸的是,這些鎮壓並不是歷史上的孤例。這種事經常發生。正如 Michael Saylor 喜歡指出的那樣,卡斯楚上台後,許多人在古巴失去了財產。
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強調了保護比特幣等數位資產財富的重要性,事實證明,沒收、徵稅或銷毀比特幣是具有挑戰性的,而且它還易於轉移。

總體經濟變化
此外,總體經濟格局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不動產迅速貶值。 通常,不動產是通過貸款購買的。 因此,利率上升會導致融資承受能力下降,導致需求減少,從而導致不動產價格下降。 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情況現在在全球範圍內上演,利率上升和需求減少的結合導致了全球不動產價值的下降。
比特幣 VS 不動產
與不動產相比,比特幣受傳統法幣金融體系問題的影響較小,因為它獨立於系統之外運行。利率、央行決策和任意政府行為等變量對比特幣的影響有限,價格主要取決於其供應量、發行時間表和採用率。
比特幣遵循通貨緊縮模型,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供應量逐漸減少,直到 2140 年達到硬性限制。每四年,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一次(備註:比如,現在礦工打包一個區塊獎勵是 10 塊錢,由於四年之後比特幣獎勵減半,那礦工得到的獎勵只有 5 塊錢)。
即將於 2024 年 4 月 19 日星期五進行的減半預計會將區塊獎勵從 6.25 枚比特幣減半至 3.125 枚比特幣,這意味著每天發行 450 枚比特幣,而不是 900 枚。
目前,比特幣的年通膨率約為 1.8%,預計在即將到來的減半後將降至 0.9%。此後,通貨膨脹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大量的比特幣丟失了,我們可以預見,未來還會有很多比特幣丟失。有限供應量的持續下降增加了比特幣網路的通縮壓力。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和機器)使用比特幣,需求的增加被供應的減少所抵消。
這種極其強烈的通貨緊縮運動在不動產產業是觀察不到的。儘管由於建築用地供應有限,不動產也很稀缺,但沒有硬性上限。例如,可以開發新的建築用地,並且分區法可以允許建造更高的樓層。
絕對稀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想象固定供應對資產價格的影響。在比特幣出現之前,並不存在本質上稀缺商品的概念。即使是黃金也具有彈性供應。需求的增加促使挖礦工作更加密集,這種靈活性不適用於比特幣。
因此,每次減半事件都意味著供應量減少,比特幣的價格就會上漲,並持續下去。只要有相應的需求,這種永久性的成長就會持續存在,這可能歸因於比特幣特殊的貨幣屬性。
即使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這種動態預計仍將持續。比特幣的供應量將繼續減少,價格很可能會繼續上漲。正如所解釋的,由於危機時期預期的持續需求。即使通貨膨脹也會對比特幣的價格產生積極影響,因為它導致可投資比特幣的法定貨幣的供應量增加。
總結
在一個日益激進化和正在經歷深刻危機的金融體系的世界中,比特幣成為儲存價值的最佳選擇,尤其是在總體經濟經濟波動時期。在這個動蕩的時期,比特幣的重要性預計將會上升,有可能在遙遠的未來取代不動產成為人類首選的價值儲存手段。
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比特幣的優勢,不僅可以保值財富,而且在極端情況下也可以保障生計。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resightNews》
- 原文作者:Leon Wankum, Bitcoin Magazine
- 編譯:Block Unicorn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