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外送員搶飯碗?Uber Eats 推「AI 機器人送餐」,網笑:在台灣會摔爛
近日,Uber Eats 宣布將原本在美國試行的機器人送餐服務,引入日本東京的部分地區,不少台灣網友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盤點過往,Uber Eats 發展 AI 也行之有年。

Uber Eats 在日本推出 AI 機器人送餐
知名食物外送平台 Uber Eats 宣布與機器人公司 Cartken、日本工業巨頭三菱電機合作,將在日本首度推出自動人行道機器人送餐服務,預定將從下個月(3 月)開始在東京的部分地區試行。
據了解,這是機器人外送服務的首個國際站點,也是美國之外全球第二個實施新服務的國家。

這款名為 C 型機器人的配送機器人將負責在東京的人行道上運送食物。作為合作夥伴,三菱電機將負責監督其操作,使用人工智慧和電腦視覺技術來引導其行駛路線。
機器人配備了四個輪子,由 AI 驅動,速度與人行走相當。它配有保溫箱,每次充電能夠行駛 25 英里(約 40 公里),最大負載達到 50 磅(約 23 公斤)。Serve Robotics 表示,這款 AI 機器人一天可完成數十張訂單,並能夠避開障礙物、讓行人通行、在紅綠燈處停車。
網友笑了:在台灣會摔爛
對於這項服務,許多人對於無接觸的送餐體驗表示樂觀,但也有人好奇,無人操控或監督的機器人,是否容易被搶劫?對此 Uber Eats 也有解法,外送箱需要客戶輸入隨機密碼才能取餐,而機器人身上也裝有定位裝置,一旦偏離路線,平台就會收到警示。

也有網友表示,這項服務在道路平整的日本可能很好用,但在騎樓高低不平、馬路上一堆障礙物,甚至人行道走一走會突然斷掉的台灣,或許並不是那麼實用,最慘不僅可能開到坑洞裡摔爛,還會因無路可走被迫開到路上,最後被三寶撞爛。
Uber Eats 推出 AI 相關服務並非首次
Uber Eats 發展 AI 也不是首例,該公司的 AI 計畫最早可以一路追朔到 2019 年,而 Uber Eats 和 Cartken 的首次合作則是在 2022 年,當時 Uber Eats 在邁阿密推出了機器人送貨服務,後來也擴大業務與美國機器人公司 Serve Robotics 合作,並宣告計劃於 2026 年在美國各大城市推出 AI 機器人外送服務。

至今為止,Uber Eats 機器人外送業務目前每月增長超過 30%,洛杉磯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城市,已有超過 200 家餐廳加入了這項服務。
此外,去年(2023 年) Uber Eats 還曾宣布與 Google 旗下的「PaLM 2 LLM」合作,表示正在開發新功能「AI」助手,預計將於 2024 年正式上路。
根據官方介紹,該功能可以讓使用者無需輸入餐廳名稱,而是可以透過搜尋「哪間是台北最好吃的日本料理」、「素食餐廳有哪些」、「15 分鐘內能送到的有什麼」這類型問題,就可以快速得到相應的搜尋結果,對於有選擇障礙的人而言十分方便。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加密詞條庫
- ChatGPT
你可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