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總裁:比特幣無法變成「數位貨幣」!還透露台灣已開發出 CBDC?
台灣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在一次財金公司年會專題演講時,談到比特幣、穩定幣無法成為數位貨幣的理由,並透露台灣已開發出央行數位貨幣(CBDC)。

金融業正邁入 Bank4.0
台灣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在 12 月 7 日出席財金公司 112 年度金融資訊系統年會專題演講時,談到「貨幣支付的演進及未來」、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及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重要性。
朱美麗表示,近年隨著科技及數位經濟的發展,金融業數位化已是不可 逆的趨勢。當前金融業正邁入 Bank4.0「金融服務無所不在」的新時代,未來客戶需要即時且主動的金融服務(Banking),而不是銀行(Bank)。
為此,因應數位金融的持續發展趨勢,貨幣支付數位化將會是備受關切的議題,朱美麗回顧了貨幣扮演支付工具的歷程,並探討央行與商業銀行的雙層貨幣制度、數位金融帶動貨幣支付轉型數位化、資產代幣化趨勢等議題。
比特幣無法成為真正的數位貨幣
朱美麗指出,因應資產代幣化,數位貨幣或可能成為未來貨幣體系的核心,但比特幣價格波動大且具結構性缺陷,無法成為數位貨幣,穩定幣雖具支付潛力,但迄今為止,穩定幣仍不是貨幣,也不能確保價值完全穩定。
為此,朱美麗認為央行貨幣具有周延的制度性安排,且無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因此央行貨幣仍是未來貨幣體系的信任基礎,而如何應用加密資產的代幣化、可程式化技術,來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並透過 CBDC 作為未來貨幣體系的記帳單位,是當前不少國家央行都在研究的課題。
透露央行已完成 CBDC 研究
目前而言,因應未來數位貨幣支付的需要,已有部分國家央行開始驗證, 積極探索可行性與應用性,台灣也不例外。
朱美麗表示,目前央行已分別完成「批發型 CBDC 可行性技術研究」 及「通用型 CBDC 試驗計畫」,未來將持續針對 CBDC 認知度、需求、風險、設計及監理等各個層面,向公眾、政府機關、產業界及學術界等辦理意見調查,以及持續調整與精進平台架構、提升交易處理量能、開發創新功能、研議離線機制等,並持續與國際組織 SWIFT 及 BIS 等進行資訊分享及經驗交流。
・ 本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加密詞條庫
- 比特幣(BTC)
- 穩定幣
你可能想知道